胡主任的松口,意味着谈判进入了最后的讨价还价阶段。接收职工的人数和使用品牌的监督权,成了双方博弈的焦点。
回到临时住处,王小花立刻召集自己人开会。
“增加二十人……就是七十人。”王小花计算着,“这部分人员的工资、社保,加上可能产生的培训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如何筛选这七十人,确保他们是真正能干事、愿意接受新观念的,也是个难题。”
王大刚说道:“我看那些老师傅里,确实有几个手艺不错的,人也本分。要是能挑过来,对咱们有好处。就怕混进来一些光拿钱不干活的。”
杨建更关心品牌:“他们要求保留监督权,这个度怎么把握?如果干预太多,我们经营起来会束手束脚。”
刘金凤通过电话听取了汇报,给出了指示:“人数可以适当增加,但不能超过八十人,而且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宁缺毋滥。品牌监督权可以给,但必须明确范围,仅限于品牌形象和基本质量标准的宏观监督,不能干涉具体经营。这是我们的底线。”
有了母亲的定调,王小花心里有了底。
接下来的谈判更加艰苦,几乎是逐条逐句地抠字眼。最终,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协,达成了初步协议:
“刘氏”以一笔相对合理的资金,收购“味丰”品牌所有权、部分指定的设备资产,并接收七十名经双方共同考核合格的职工。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最新章节随便看!市里负责承担“味丰厂”其余债务和职工安置,并对“味丰”品牌的使用拥有基于协议的、非经营性的监督权。
协议草案报送市里审批。等待批复的日子里,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王大刚坐立不安,王小花表面平静,内心却也忐忑。毕竟,这关系到“刘氏”未来几年的发展轨迹。
好消息终于在一个星期后传来。市里正式批准了这份资产收购协议!
消息确认的那一刻,王小花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王大刚则是兴奋地一挥拳头:“成了!”
消息传回公司,刘金凤也终于放下了心中大石。这一步,虽然走得惊险,但总算是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为“刘氏”拿下了一个重要的桥头堡。
协议签署,后续的交接工作繁琐而复杂。资产清点、人员考核、设备搬迁……王小花和王大刚留在市里,忙得脚不沾地。杨建则提前返回,开始规划如何将接收过来的部分设备和人员,整合进“刘氏”的现有体系,特别是如何利用“味丰”这个老牌子。
一个月后,“刘氏调味品有限公司(味丰食品厂)”的新牌子,在原先市食品厂门口挂了起来。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简单的整理和准备。七十名经过筛选、大多身怀技艺也愿意尝试改变的老职工,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焕然一新的车间。
看着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厂区,和那些眼中带着迷茫也带着一丝期盼的新员工,王小花对王大刚说:“哥,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