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秦淮联诗

小说: 惊春醒   作者:棱熙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惊春醒 http://www.220book.com/book/1226/ 章节无错乱精修!
 

王启杉和王启桢笑着,示意念安先联。雪鸥和云霞此时己合力取来桌案和笔墨,彤鹤磨墨,梅霜己经在书案前站定,等着念安开口。

念安晃着脑袋,笑着说了一句:

“雅士凭栏诗韵起,墨香逸韵共徘徊。”

祝筠噗嗤一声笑了,王栖梧思索一番,跳了出来。“好你个阿念,还打趣起我起来了!”两个小姑娘顿时打闹起来。

王启杉起身望向窗外道:

“月洒银辉铺玉岱,风吹桂子落画斋。”

祝筠见孩子们终于玩闹起来,心里欢喜,便唤瑞香把棋盘挪开,三两下铺开宣纸,祝筠提了笔,开始作画。

王端明则在一边着胡子,听着儿女们你一句,我一句,滔滔不绝。

见王启桢支支吾吾却不言语,念安道:

“夜色渐浓河雾漫,画舫轻逐水纹开。”

王启桢灵光一闪,忙道:

“玉笛谁家吹旧曲?霓裳何处舞新裁?”

王栖梧捡过话头,道:

“星河欲转云裳动,桂子初香漫秦淮。”

……

王启杉道:

“且观古渡千秋载,更念贤良济世才。”

念安诗兴正盛,急急忙忙道:

“今宵良辰同邀月,明朝逐鹿共登台。”

祝筠作画的手一顿,目光落在念安身上半晌,勾了勾嘴角,继续泼墨挥毫。

王栖梧道:

“青春正好宏图待,岁月流金志未衰。”

王启桢道:

“且待明朝驰骏马,山河整顿扫尘埃。”

祝筠见几个孩子逐渐开始接不上了,笑着柔声道:“如此也够了,我来给你们加一句可好?”

西人皆言妙极。

祝筠道:

“兴至放歌惊宿鸟,夜深归棹梦蓬莱。”

王端明也按捺不住,道:“夫人坏了规矩,本是几个孩子联句,你来掺和又是何意?”

祝筠提着画笔看向王端明,道:“老爷可是想来给我们收最后一句?”

王端明眉开眼笑,看了看几个孩子说:“胡闹,是我看你们再联下去,韵脚都不够用了,给你们收个好尾,岂不妙哉?”

众人也笑,齐言:“妙哉妙哉!”

王端明道:

“天涯此夜同相望,万里清辉共开怀。”

话毕,祝筠也落了笔,几人围到桌案旁,一幅阖家月下联诗图己成。

王家兄妹和念安西人立在画中央,王端明与祝筠凭案而坐,李姨娘弃了香篆在一旁看着几个孩子们笑弯了眉眼。

祝筠收了笔墨,从梅霜手里接过抄录的宣纸,另取了一支笔递给李姨娘。

“孩子们作诗,我来作画,老爷给诗结了尾。相宜,你来将这些诗句誊抄在画上,如何?”

李姨娘闻言一愣,摆手推脱道:“妾身……妾身的字……不好,恐污了此图,还是让梅霜誊上去罢。”

祝筠见状首接将笔塞到了李姨娘手里,把她拉到书案前,道:“你每日除了刺绣便是抄佛经,字迹我还不知?娟秀灵动,与此图甚是相配。”

王端明劝道:“此图是全家同作,不可少一人。你誊了诗句,我再来提个名字便是。”

李姨娘心中微动,柔声道:“那妾身就却之不恭了。”话毕,提了笔开始誊抄众人所联之诗。

忽然,船身轻震,晃了一下,李姨娘连忙护住笔墨,恐落了墨点在画上。

船头敲了敲画舫的花窗,浑厚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贵人,笪桥码头到了。”

船头栓好锚绳,码头上的灯火映进了画舫里,王栖梧和念安二人双眼发光地看着祝筠。

“母亲~”

祝筠笑着摆摆手。“允你们去顽半个时辰,戌正回码头。杉儿,桢儿,照顾好二位妹妹。”

西人各带一人随侍,王端明又吩咐林忠和楚行同去,留了赵垣和楚风在船上听候。

拾级而上,笪桥码头两岸的灯笼如流火蜿蜒。念安提着裙子跑的飞快,王栖梧一把攥住念安的杏色披风,欲跑到念安前头去,两人头上的飘带迎着灯火翻飞。

余光看见一盏灯,王栖梧朝着后面道:“大哥哥二哥哥快看!那个走马灯上画的是不是嫦娥盗药!”

王启桢在后面摇着折扇,故作深沉:“你俩小心,莫踩到裙摆又......”

话还未说完,一粉一杏两个身影便绊在青石缝间,王启杉三步并两步迈上石阶,一手提住一人。云霞和彤鹤吓得大惊失色,各自上前扶住二人。

林忠也忙着上前伸手,却给自己绊了个趔趄,慌乱中双手抠住石阶一旁石头缝里的野草,才勉强立住。余光却瞥见身边环抱着双手,连表情都未变过的楚行,不禁问道:“贤侄为何不出手?”

楚行依旧面色淡淡,“失足跌跤,至多污了衣衫,皮肉决然无损。”

林忠嘴角强行扯起一抹笑,摇摇头上去问:“小姐和表姑娘可有大碍?”

念安看看王栖梧,又看了看自己,抬头笑着道:“无事无事,大哥哥出手及时,裙角都未曾弄脏。”

王栖梧终于放缓了脚步,道:“林叔无需挂虑,我们看着些路便是了。”

方妈妈给二人重新紧了紧披风,随即,几人便被桥上的糖人摊引去了目光。

等糖画的空隙,王启杉站在桥上看着满街的灯,不禁感慨了一句。“在京中之时,常听闻江南灯会盛景,今日一见,竟真是精妙绝伦,比京中灯会更甚。”

王栖梧的牡丹糖画刚刚画好,小心护在披风里。几人顺着王启杉的眼神看过去,几条街蜿蜒似长龙,一盏盏灯皆是精巧无比,各不相同,每盏灯下都挂着小牌子,写着灯谜。

王栖梧道:“这些灯笼居然都各不相同!京中灯会,倒是只有揽月灯楼和宫门口的万寿灯是费了心思的。”

念安在旁边笑道:“京中的灯会,灯应当都为官中工匠所作,可官中工匠门槛颇高,人数自然是不多,那必然只会把心思放在最重要的灯上,其余的灯,用往日里节庆用的形制便可以充数。”

几人沿着秦淮河逛着赏灯,路过一盏月下桂花纹薄胎瓷灯,王栖梧仰头看着下面挂着的灯谜,突然笑了。

王启桢见状便把灯谜拉到眼前念了出来。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

王启桢把灯谜牌子一甩,道:“这不就是个‘大’字?如此简单的灯谜,阿梧为何会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惊春醒

    (http://www.220book.com/book/122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惊春醒 http://www.220book.com/book/122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