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冬的太阳穴突突首跳,智能手环的蓝光在昏暗仓库里明灭不定。
郝倾城带来的消息让账本上的红圈编号愈发滚烫,他摸出那张匿名信纸,1985年印刷的油墨忽然在月光下泛起1993年的深交所电子屏绿光。
“县招待所204房。”他沙哑着嗓子,手环突然发出刺耳鸣响,1993年的K线图里某支机械股正在暴涨,“倾城,明早陪我去趟……”
话音未落,仓库铁门被撞得哐当作响。
王师傅举着值班记录本冲进来,劳保手套上还沾着梧桐枯叶:“大冬!厂办刚接到电话,省里要派调查组!”
智能手环的电子纹路突然爬上账本,将某个采购单号扭曲成深圳区号。
张大冬眼前发黑,扶着麻袋堆踉跄坐下。
这周第三次预支体力值,系统警告的红字在他视网膜上跳动:剩余体力值3%,强制休眠倒计时2小时。
次日清晨的县政府走廊飘着油墨味,张大冬裹着郝倾城连夜织的毛线围巾,盯着孙副县长空荡荡的办公室。
宣传栏里新贴的《关于规范国营企业改革试点的通知》正在往下淌浆糊,某个熟悉的名字在“特约顾问”栏一闪而过。
“小张同志?”行政科刘干事抱着文件探出头,“孙副县去处理焦化厂事故了,你要不……”话没说完,张大冬己经冲下楼梯。
智能手环在寒风中发出蜂鸣,他看见自己呼出的白气里漂浮着1993年某篇《国企改制十大案例》的标题。
轧钢厂西门的老槐树下,赵主任的黑色皮鞋碾着冰碴。
这个总把“苏联专家说”挂在嘴边的技术主任,此刻正用扳手在雪地上画着设备参数:“别误会,我单纯看不惯有人往反应炉里掺劣质催化剂。”
智能手环突然自动扫描赵主任的瞳孔,蓝光在他左眼视网膜上照出一串编号——省机械研究所1978届。
张大冬想起昨夜账本上自动修正的电话号码,喉咙发紧:“您认识深圳特区的陈工?”
“当年下放牛棚时,他睡我上铺。”赵主任的扳手尖戳中雪地上的某个日期,正是王师傅记录里第三次设备故障的日子,“明天省报的记者要来采风,听说他们对古冶区有个体户承包炼钢炉很感兴趣。”
暮色再次漫上轧钢厂时,张大冬瘫在配电室的值班床上啃葱花饼。
智能手环吸收着窗外的月光,体力值回升到8%的瞬间,电子纹路突然在账本空白处烙下一行小字:明晨六时,梧桐叶落处。
郝倾城提着铝饭盒推门进来,辫梢的银杏叶发卡闪着微光:“招待所前台说204房住的是……”她的声音突然被夜班火车汽笛吞没。
张大冬盯着手环上新出现的三个时间坐标,在值勤表上圈出赵主任的名字——那支老式英雄钢笔的墨迹,正诡异地泛着深圳电子城的霓虹色。
仓库外的梧桐树在朔风里抖落最后几片残叶,某片打着旋的叶子擦过配电室气窗,在智能手环的蓝光里投影出模糊的人影——穿中山装的男人正在县招待所204房撕碎一叠港币,碎纸屑上的水印是某家注册在深圳的进出口公司。
晨雾还未散尽,张大冬的智能手环在省报记者镜头前泛起细微波纹。
他借着调试炼钢炉的姿势,让手环对准赵主任带来的《设备检测报告》。
蓝光扫过泛黄的纸张时,1993年某篇曝光国企贪腐的报道标题在视网膜上闪烁——正是眼前这位戴金丝眼镜的记者十年后的代表作。
“您看这个参数。”张大冬抹了把脸上的煤灰,手环背面的温度传感器突然发烫。
他顺势将记者引向反应炉侧面,指腹擦过生锈的铭牌时,智能系统自动将1985年的生产日期与深圳陈工传来的传真重叠:“这个批次本该用大连特钢的耐热板。”
郝倾城适时递上热茶,辫梢的银杏叶发卡擦过记者录音机。
手环捕捉到磁带转动的细微电流,突然在张大冬耳蜗里生成模拟声波:“注意,三分钟后孙副县长车队抵达西门。”
当挂着冀B牌照的吉普车卷着雪泥冲进厂区时,张大冬正握着记者的手说“改革需要实事求是”。
他手背上的电子纹路突然变成倒计时红码,在孙副县长下车的瞬间精准归零。
“小张啊!”孙副县长的大衣沾着长途奔波的汽油味,却比往常多出几分松快,“省里特批的技改资金下周就到账。”他身后秘书抱着的文件袋上,赫然印着深圳某设计院的烫金标志。
暮色染红轧钢厂烟囱时,张大冬瘫坐在配电室的工具箱上啃凉馒头。
智能手环突然震动,显示体力值回升到15%的瞬间,赵主任端着搪瓷缸推门而入:“陈工从蛇口寄来的催化剂样品,走的是特快专递。”
郝倾城就是在这时拎着竹篮出现的。
她发梢凝着细小的冰晶,蓝布棉袄下露出半截枣红色毛衣领——那是用张大冬送的毛线新织的。
配电室的铁皮柜上,两个铝饭盒冒着热气,韭菜合子的焦香混着搪瓷缸里的茉莉花茶,在智能手环的蓝光里蒸腾出奇异的暖意。
“你手指怎么了?”张大冬突然抓住郝倾城缩回的右手。
智能手环自动扫描到她食指的烫伤,1985年的煤油灯与2010年的医疗百科同时弹窗。
“试新菜时油星溅的。”郝倾城抽回手,辫子上的银杏叶却落在他膝头。
她转身盛汤时,张大冬看见她耳后新点的朱砂痣——昨夜手环投射的1993年婚纱照上,相同位置有颗一模一样的。
月光透过气窗的铁栅栏,在智能手环表面切割出细碎光斑。
张大冬咽下最后一口鸡蛋汤时,系统突然弹出银色提示框:【情感能量槽 + 20%】。
他尚未弄清这新增的数值意味着什么,郝倾城己经红着脸收拾碗筷:“王师傅说……梧桐树抽新芽的时候,钢厂子弟都爱在树下照相。”
午夜的值班铃突然炸响。
张大冬冲向车间时,智能手环的蓝光将郝倾城的身影拉得很长。
她站在配电室门口,看着张大冬手腕上流转的电子纹路,轻轻按了按贴身衣袋里的东西——那是用三个月布票换的银镯子,内圈刻着“冬”字的繁体。
改革方案重启大会当日,张大冬的劳保服口袋里塞着郝倾城绣的蓝手帕。
智能手环扫描过满场红色条幅时,突然将“攻坚克难”西个字扭曲成深圳电子城的霓虹招牌。
他按着突突首跳的太阳穴讲话,没发现郝倾城悄悄往他茶缸里加了西洋参片。
当孙副县长将“技术顾问”聘书拍在主席台上时,张大冬腕间的电子纹路突然蔓延到聘书落款处。
他看见“唐山古冶轧钢厂”的钢印在蓝光里逐渐虚化,取而代之的是某个未来科技公司的标志,但郝倾城在观众席的掌声让他来不及细想。
庆功宴的喧嚣散去后,张大冬在仓库清点新到的催化剂。
智能手环突然发出尖锐蜂鸣,体力值显示在87%的位置剧烈波动。
他以为是月光干扰,抬手时却看见电子纹路正在爬向郝倾城送的毛线围巾。
“大冬!”郝倾城提着马灯跑来,辫子散开半边。
在她身后,仓库墙上的挂历正被夜风吹得哗哗作响。
张大冬刚要开口,智能手环突然将1986年3月15日的数字幻化成血红色倒计时——而此刻挂历显示的是1985年12月7日。
马灯玻璃罩上的雨痕在智能手环蓝光里变成流动的代码,张大冬盯着郝倾城被照亮的侧脸,突然发现她睫毛投下的阴影里藏着极小的时间水印:23:59:59。
回到八十年代唐山古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回到八十年代唐山古冶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1RS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