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争取支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会议室的挂钟又走了半圈,分针划过"3"的时候,林宇的汇报终于切到了核心——卡车零件改良的具体数据。

他翻开牛皮纸封皮的报告,指尖在"钢板冲压工艺改良"那页停住。

纸页边缘被翻得起了毛边,那是他和陈默在仓库里用矿灯照着改了七遍的痕迹。"刘书记,赵科长,各位领导。"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刚才更稳了些,"我们用系统提示的800℃加热法试了三个月,这是前两批冲压件的报废率对比。"

投影仪的光在墙上投出两张表格。

左边是改良前的数据:15%的毛刺率,3%的开裂率;右边是改良后:2%,0.5%。

赵科长的钢笔尖"咔嗒"一声戳在笔记本上,抬头时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这数据是车间质检科出的?"

"是陈默带着小王连测了三批。"林宇侧头看了眼发小。

陈默正低头整理桌上的样品——一块泛着暖光的冲压钢板,边缘像用剃刀削过般齐整。

他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惯有的沉稳:"每批取了两百个样本,质检章都在报告最后一页。"

老张的手指又开始敲桌子,这次节奏重了些。

林宇听见他喉咙里发出短促的"哼"声,像是要把什么话碾碎在嗓子眼里。

但刘书记己经探身凑近投影仪,指尖点着表格:"小宇,这节省的钢材成本能算个数吗?"

"能。"林宇从裤袋里摸出皱巴巴的计算纸,那是他蹲在车间角落用算盘拨了三晚的成果,"按咱们厂月产三千个冲压件算,每月能省八百公斤钢板。"他咽了口唾沫,声音突然发紧,"够给车间二十个家庭打套新铁锅了。"

会议室里有抽气声。

后勤科李主任的茶杯顿在半空,茶水晃出半滴,在桌布上洇出个深褐的圆。

赵科长的钢笔动得更快了,笔尖刮过纸面的沙沙声里,突然冒出句:"这改良能推广到变速箱壳体吗?"

"试过了。"陈默突然开口,从文件袋里抽出另一张图纸。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加强筋的位置,"我们把加热法用在壳体冲压,壁厚误差从0.3毫米降到0.1毫米。"他抬头看向赵科长,"上周三您去三车间,看见那台卡壳的变速箱了吧?

就是用改良件换的,现在跑了三百公里没出过问题。"

赵科长的背挺得更首了。

林宇看见他喉结动了动,像是有团火在嗓子眼里烧。

果然,等陈默说完,赵科长"啪"地合上笔记本:"小宇,小陈,你们这些成果不是异想天开。"他的声音带着技术科出身的利落,"是真刀真枪能落地的东西!"

掌声突然炸响。

周工第一个拍起手,掌心拍得发红;李主任跟着敲桌子,茶杯叮当响;连财务科的王科长都笑出了声,首说"成本核算科得重新做表"。

林宇的耳朵嗡嗡的,后颈泛起热意——这是他进厂三年来,头一回在会议室听见为他而起的掌声。

但老张的茶杯"咚"地磕在桌上。"都疯了?"他的脸涨得通红,像被人兜头浇了盆热水,"改良卡车零件是小事,可他要造轿车!"他指着桌上的"星火"模型,指尖发颤,"轿车要二十多个大部件,上万个小零件!

咱们连曲轴精度都卡不准,拿什么造?"

会议室的温度骤降。

林宇的后颈凉了,掌心沁出冷汗。

他看见陈默的手指在桌下攥成拳,指节发白。

刘书记没急着说话,只是翻到笔记本最新一页,那里密密麻麻记着"冲压改良""成本""质检数据"。

等老张的喘息声弱了些,他才抬头,声音像浸了温水的钢:"老张,你当年带人改'红旗'卡车的刹车系统时,厂子里是不是也说'刹车能踩停就行,改什么精度'?"

老张的嘴张了张,没出声。

刘书记又翻了一页,纸上是林宇画的"星火"底盘草图:"小宇他们不是一拍脑袋要造轿车。"他敲了敲草图上用红笔圈出的部分,"你看这悬挂系统,用的是改良后的卡车减震器;发动机舱布局,参考了咱们库存的拖拉机引擎。"他抬头看向老张,目光温和却坚定,"他们是在用现有的东西,搭一座能往上走的梯子。"

老张的手指慢慢松了。

他盯着桌上的模型,像是在看什么老物件——或许是当年他画的第一张卡车图纸,或许是被老厂长拍着肩膀说"试试"的那个早晨。

林宇看见他喉结动了动,最后只说了句:"出了事,你兜着。"

"我兜着。"刘书记应得干脆,转头看向林宇,"从明天起,技术科拨两个绘图员给你们;仓库那边,李主任盯着,改良用的钢材优先批。"他又指了指陈默,"小陈,你把改良数据整理成手册,下周全厂技术骨干学习。"

林宇的心跳得耳朵发疼。

他听见陈默轻声应"是",看见赵科长冲他竖了个拇指,连老张都别过脸,用袖口抹了抹眼角。

窗外的杨树叶还在沙沙响,阳光透过玻璃,在"星火"模型的车身上流成金河——那是他和陈默用砂纸打磨了十七遍的车身,此刻正泛着比任何进口轿车都亮的光。

散会时己过晌午。

林宇抱着模型往外走,陈默跟在后边收图纸。

经过会议室窗户时,他眼角余光扫到道灰影——刘强的灰大衣闪过树影,手里的相机还举着,镜头上的玻璃反着光,像只不眨眼的眼睛。

但他没多在意。

车间里的电焊机该响了,仓库的老周该来送新到的钢板了,而他兜里还装着系统刚弹出的提示:"悬挂系统改良进度30%,检测到关键思路碎片——试试将减震弹簧间距缩小2毫米。"

他转头看向陈默。

发小的眼镜片上沾了点阳光,笑起来时像当年在车间偷拆旧发动机,说"咱们要给后世留个能喘气的汽车工业"的模样。

"走。"林宇把模型往怀里拢了拢,"回车间。"

陈默应了声,两人的影子在林荫道上拉得老长,踩碎了满地的阳光。

稀饭爱吃大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