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铁皮门“吱呀”一声合上时,林宇后颈的汗己经把蓝布工服洇出个浅灰色的月牙。
他盯着墙上那幅“工业学大庆”的锦旗,锦旗边角卷着毛边,像他此刻乱糟糟的思绪——昨天汇报时刘书记拍着桌子说“这是咱们厂的脸面”,可今天这临时加开的高层会,通知来得急得连陈默都没来得及把新测的热效率数据抄进笔记本。
“小林师傅坐这儿。”赵科长推过来张木椅,椅面磨得发亮,硌得林宇大腿生疼。
他数了数椭圆桌旁的人:刘书记抽着旱烟,烟灰簌簌落进搪瓷缸;技术处李主任翻着他的报告,手指在“镍基合金”那页停了停;最扎眼的是副厂长老张,中山装第二颗纽扣松着,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领,正用铅笔尖敲着桌面,“笃笃”声像敲在林宇心上。
“人齐了。”刘书记把旱烟在缸沿摁灭,“今天就说星火项目的事儿。老张你先讲讲。”
老张的铅笔“咔”地断了尖。
他抬头时林宇看清了——这位管生产二十年的副厂长,眼角的皱纹里凝着层霜。
“项目组有冲劲是好的。”老张把断铅笔扔进搪瓷杯,杯里堆着半寸长的铅笔头,“可咱厂今年要给三线工程供三百台卡车底盘,这是政治任务。要是把材料、人力都搭到轿车上……”他手指点了点林宇的报告,“万一折戟了,谁担得起?”
林宇感觉有团火从胃里往上蹿。
昨天汇报时老张还夸“样品做得扎实”,今儿怎么就变了?
他摸了摸裤兜——里面装着陈默凌晨算的成本对比表,边角被手心焐得发软。
“张厂长,”他声音发紧,“咱用的是边角料,弹簧钢下脚料堆了半仓库,您上个月还说‘占地方不如烧了’。现在拿这些料做实验,不耽误卡车生产。”
老张的眉毛跳了跳。
他突然抽出份文件拍在桌上,封皮印着“红旗汽车厂1975年材料分配表”。
“边角料?”他用指甲盖敲着“特殊钢”那栏,“镍基合金算边角料?这是上个月刚从鞍钢调的特供钢,原本是给卡车变速箱用的!”
林宇的血“嗡”地冲上头顶。
陈默说过合金样品是从废料堆捡的——可废料堆的钢料怎么会是特供的?
他猛地转头看向陈默,发小正攥着笔记本,指节泛白。
“张厂长,”陈默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我查过领料单,那批钢料是三年前的库存,当时变速箱改设计,剩下的就堆在废料区……”
“三年前的库存?”老张冷笑一声,从文件袋里抽出张发黄的单据拍在桌上,“1972年9月15日,特供钢1.2吨入厂,用途:卡车发动机曲轴。”他指尖划过单据末尾的签名,“领料人:陈默他爸,陈工程师。”
会议室突然静得能听见窗外北风刮过烟囱的哨音。
林宇看见陈默的喉结动了动,后槽牙咬得腮帮鼓起。
陈爸被下放前是厂里总工程师,这事儿全厂都知道。
老张这是……拿陈爸压人?
“张副厂长。”刘书记突然开口,旱烟杆在桌上敲出闷响,“陈工程师当年是为了给新车间腾仓库才把余料暂存废料区,这事儿党委会有记录。”他转向林宇,目光软了些,“小林,你们的实验数据我信,但老张提的风险也得考虑。这样——”他翻开面前的笔记本,“下个月省里要派技术组来检查,要是你们能在检查前做出台能跑的样车……”
“刘书记!”老张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样车?现在连底盘图纸都没定型,三个月能造出来?这是胡闹!”
“不是胡闹。”林宇霍地起身,椅子“哐当”撞在墙上。
他掏出兜里的成本表拍在桌上,纸页被攥出褶皱,“我们算过,用现有设备改装,零件通用率能到67%。陈默昨晚画了新底盘草图,”他指节敲了敲陈默面前的笔记本,“热效率57.2%的发动机,加上新合金弹簧,跑个三十公里没问题。”
老张盯着林宇发红的眼睛,突然笑了。
那笑像块冰碴子,“好,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没问题’。”他抓起桌上的文件塞进公文包,中山装下摆扫过林宇的手背,“不过先说清楚——要是误了三线工程的底盘,责任你们担?”
“我们担!”林宇和陈默异口同声。
散会时己近黄昏。
林宇抱着报告往车间走,靴底踩着满地碎冰,咔嚓咔嚓响。
路过工具房时,他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说话声:“老张这次动真格的了,听说他托人从机械厅找了审计科的人……”
“那小子太冒头,老张怕他抢了明年副厂长的位子。”另一个声音嗤笑,“当年陈工程师就是挡了老张的道,现在连儿子都……”
林宇的脚步顿在原地。
冷风灌进领口,冻得他后颈发麻。
他攥紧怀里的报告,纸页边角扎得掌心生疼——原来老张不是单纯反对项目,是怕他成了气候。
“发什么呆呢?”陈默从后面拍他肩膀,手里拎着个铁盒,“老王给的烤红薯,还热乎。”
林宇接过红薯,热气透过粗布渗进掌心。
他望着车间方向,夕阳把屋顶的红旗染成金红色。
“老张要查账。”他说,“还有三个月,咱们得把样车跑起来,还要把账理得比脸还干净。”
陈默咬了口红薯,甜香在嘴里漫开。
他摸出兜里的铅笔,在烟盒背面画了道曲线——那是底盘的轮廓。
“今晚我去翻二十年的领料单,你盯着发动机改装。”他把烟盒递给林宇,笔尖戳着曲线最高点,“等样车跑起来那天,让老张看看——”他笑了,眼睛亮得像星子,“什么叫挡不住的春天。”
林宇望着烟盒上的草图,喉咙发紧。
他把红薯揣进怀里,转身往车间走,脚步声撞碎满地冰碴。
风里飘来锅炉房的煤焦味,混着红薯的甜,像团火,在腊月的冷里烧得更旺了。
车间里,陈默的工具箱敞着,游标卡尺在夕阳下泛着银光。
林宇摸出兜里的合金样品,金属的凉意透过布料渗进来——这颗种子,该发芽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