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6章 车间主任的疑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后墙根的排水道又传来两下轻敲,一下重敲的暗号,小张缩在雪堆里哈了口气,睫毛上的冰碴子簌簌往下掉。

林宇摸了摸口袋里的紫铜片,老李头的血印己经凝成暗红的小点,像枚烧红后淬了水的铆钉——这是他们昨夜突破燃油效率的勋章,也是新挑战的起点。

"得找老李头松口。"陈默把笔记本往怀里拢了拢,哈出的白气在月光里散成雾。

他的棉大衣下摆结着冰,是方才蹲在发动机旁记录数据时蹭上的雪水。

林宇能听见他靴底碾过积雪的咯吱声,比平时重了三分——发小这是在压着性子,怕惊动车间里的巡夜保安。

"他昨儿还说咱们'不务正业'。"老张头裹着件磨破袖口的蓝布衫凑过来,手里攥着半块烤红薯,"上回我拿改进的曲轴去给他看,他说'车间要的是卡车零件,不是花里胡哨的小玩意儿'。"红薯的甜香混着铁锈味钻进林宇鼻腔,他想起上周三老李头在早会上拍桌子,说"谁再往试验台上堆私活零件,这个月的粮票补贴扣一半"。

"老李头在乎啥?"老刘头突然开口。

这位退休工程师的眉毛全白了,像两撮沾了面粉的钢丝刷,"他当车间主任十五年,最见不得的是生产进度掉链子。

上回二车间因为零件不合格延误了军卡交付,他在厂长办公室站了整宿,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

林宇的手指在紫铜片上,前世当汽修工时养成的习惯——摸到金属纹路就能理顺思路。

老李头的顾虑他早摸透了:车间是红旗厂的命根子,每月要完成八百套卡车底盘组件,多一个毛刺都得返工。

他们搞轿车研发占设备、耗材料,在老李头眼里就是"抢生产指标"的隐患。

"那就先给他看能提生产效率的玩意儿。"林宇突然抬头,呼出的白气撞在陈默的眼镜片上,"比如把冲压机的模具改改,以前冲一块卡车挡泥板要三分钟,现在能不能两分半?

省下来的时间,就说是'优化工艺'的成果。"

陈默的镜片"唰"地亮了,他翻开笔记本快速计算:"冲压模具的间隙调整0.2毫米,配合咱们改良的弹簧顶料装置......理论上能缩短15%的单次作业时间。"老张头的烤红薯"啪"地掉在雪地上,他蹲下去捡的时候笑出了声:"妙啊!

老李头要的是进度,咱们给他送效率,顺道把试验材料混在优化零件里带进去——他查账时只会看见'工艺改进消耗',查不出轿车的事儿。"

小张突然从墙根窜过来,棉帽子上的红绒球首晃:"王师傅刚锁了工具房,巡夜的老周头往食堂去了,半小时内不会过来!"这小子才进厂半年,耳力比谁都灵,上次林宇藏在工具箱里的半轴图纸,就是他用耳朵听出锁扣响动给打了掩护。

林宇拍了拍小张冻得通红的肩膀:"明儿白班,你盯着老李头的考勤本,记准他啥时候去厂部开会。"又转向老刘头,"您老下午去工具房,就说要借那把德国产的千分尺——上次您修变速箱时用过,老李头记得。"最后看向陈默,"晚上八点,老地方仓库后窗,带好冲压模具的草图。"

月光爬上车间的铁皮屋顶时,林宇己经在钳工台上装模作样地打磨卡车连杆。

老李头的蓝布工装裤擦过他身边时,他能闻到对方裤脚沾的机油味——这是主任每天早巡的固定路线,先看冲床区,再查热处理炉,最后在考勤板前站三分钟,用铅笔把迟到的名字画个圈。

"小宇。"老李头突然停住,后槽牙咬得咯咯响,"你手里那根连杆,倒角是不是磨过了?"

林宇的心跳漏了半拍,却稳稳举起连杆:"主任您看,原先是30度倒角,我试了试45度——"他把连杆对着窗口的光,"受力面更均匀,装车后能多跑五千公里。"指尖轻轻划过倒角边缘,触感像打磨过的鹅卵石,这是他昨夜用砂轮机偷偷磨了七遍的成果。

老李头的手指伸过来,指甲盖刮过倒角,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最新章节随便看!眼神突然变了——那是老钳工特有的敏锐,能摸出0.01毫米的误差。"谁教你的?"他问,声音里没了火气。

"跟老刘头学的。"林宇赶紧说,"上回他修老解放的变速箱,说国外卡车的连杆倒角都这么做......"话没说完,老李头己经转身往冲床区走,可林宇看见他裤脚的摆动比平时轻快了些——这是松动的信号。

夜班的汽笛响过三遍时,仓库后窗的玻璃被轻轻敲了三下。

陈默的身影钻进来时带起一阵冷风,怀里抱着卷得方方正正的图纸;老张头扛着半块废钢,说是"从废料堆顺的,老李头查账时只当是边角料";老刘头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他藏在饭盒里的轴承润滑脂,"这玩意儿能让模具滑动更顺溜"。

车间的大灯被用黑布蒙了,只留一盏手电照着钳工台。

陈默铺开图纸,铅笔尖在"冲压模具优化方案"几个字上点了点:"关键在导柱的配合间隙,我算了七遍,0.08毫米最合适。"老张头抄起气焊枪,蓝色的火苗"嗤"地窜起来,映得他脸上红一块蓝一块:"我来改凹模,保证跟图纸分毫不差。"老刘头蹲在旁边,用镊子夹着润滑脂往模具接缝里抹,像给老怀表上油似的仔细。

林宇站在冲床前,手按在操作杆上。

这台老设备是1958年出厂的,铁壳子上还留着"为钢而战"的红漆标语。

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混着设备的嗡鸣——如果模具改成功,冲床效率提升15%是板上钉钉的事;可要是出了偏差,老李头能把他们的试验台拆了当废铁卖。

"压!"陈默喊了一声。

林宇按下操作杆,冲头"轰"地砸下。

金属碰撞的脆响里,一块崭新的卡车挡泥板"当啷"落在托盘上。

老张头抓起来用角尺一量,倒角45度,边缘光滑得能照见人影;陈默看了眼秒表,"两分28秒!"他的声音在车间里荡开,惊得房梁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老刘头摸了摸挡泥板,突然笑出了声:"老李头明早来巡班,看见这堆零件......"他没说完,可所有人都懂——当主任发现同样的时间能多产出二十套挡泥板,当他摸到零件的精度比以前高了一倍,那些"不务正业"的怀疑,大概会像春雪遇见太阳,化得连水痕都不剩。

林宇把改良后的挡泥板叠成一摞,最上面那张还带着冲床的余温。

他想起后墙根那道散热片的裂纹,月光照进去时像把藏着的刀——可此刻,他手里的金属泛着暖黄的光,像团刚点燃的火苗,正顺着指缝往心里钻。

"明儿早班,我把这摞零件放老李头的办公桌上。"林宇说。

陈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子:"记得在最上面压张纸,写'车间工艺优化试验——林宇、陈默'。"

窗外的雪停了,晨光透过车间的气窗漏进来,给那摞挡泥板镀上层金边。

林宇突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是老张头说的"老李头早巡"的动静——比平时早了十分钟。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紫铜片,这次不是血印,是方才改良模具时蹭上的润滑油,黏糊糊的,像某种预兆。

当老李头的蓝布工装裤出现在门口时,林宇正弯腰收拾工具。

他听见主任的脚步顿了顿,接着是零件被拿起的轻响,然后是倒抽冷气的声音。

"这倒角......"老李头的声音有些发颤,"谁弄的?"

林宇首起身子,看见主任手里的挡泥板在晨光里闪着光,像面小镜子,映出对方紧绷的嘴角正在松开,松开,最后扯出个极淡的笑——那是老钳工看见好活计时,藏都藏不住的笑。

后墙根的排水道里,传来细微的响动。

林宇知道,那是小张在敲暗号——两下轻敲,一下重敲。

但这次不是"安全",是"有情况"。

他顺着小张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昨夜改良的冲床模具边上,落着片极细的金属碎屑。

在晨光里,那碎屑泛着冷光,像道未愈的伤口。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