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资源整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稀饭爱吃大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林宇走出厂部大楼时,后颈的汗把工装领口洇出深色的月牙印。

春末的阳光正烈,晒得额头的碎发都蜷起来,可他却觉得工装内袋里那张批条烫得慌——像是揣了块刚出炉的钢锭,隔着布料都能灼得皮肤发红。

"发什么愣?"陈默的手掌拍在他肩头,带着机油混着蓝月亮肥皂的气味。

这个发小不知何时跟了出来,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上午修卡车时蹭的黑油,"王厂长批的材料在仓库,热处理炉改造单在设备科老周那儿,你打算先抓哪头?"

林宇转头,看见陈默眼底的血丝——昨晚两人在工具房凑着煤油灯改图纸,他熬得比自己还狠。

可此刻那双眼睛亮得像淬过火的车轴,映着楼前的白杨树影:"先去仓库。"他舔了舔发干的嘴唇,"304钢板得先过数,要是短斤少两,李副厂长得拿这个做文章。"

陈默点头,抬手抹了把脸,指腹在眼下按出红印:"我去叫小张。

那小子今早看你拿批条的眼神,跟见了肉骨头的狗似的。"他转身要走,又顿住,从裤兜摸出个油纸包塞过来,"吃块灶上带的糖饼,昨儿你说胃泛酸。"

林宇捏着油纸包,甜香混着麦香钻出来。

他突然想起前世在汽修店,师傅总说"饿肚子干不出细活",喉结动了动:"等会去工具房找老刘头。"他把糖饼揣回陈默兜里,"那老爷子昨天摸了摸散热片裂纹,说有蹊跷,得问问他当年修老解放时怎么处理类似问题。"

两人往仓库走时,路过二车间门口。

李副厂长的徒弟小孙正搬着零件箱往外走,瞥见他们,故意把箱子磕在门框上,"哐当"一声:"林师傅这是要飞黄腾达了?

听说王厂长批了金贵材料?"

林宇脚步没停,余光看见小孙脖子上挂的工作牌——去年他帮这小子修过家里的二八杠自行车,此刻那枚铜牌子在阳光下晃得刺眼。

陈默倒是停了半步,侧头笑:"飞不飞的不知道,反正比某些人只会搬箱子强。"

小孙的脸涨成猪肝色,箱子"咚"地砸在地上,螺丝滚得满地都是。

林宇没回头,他听见陈默低低的嗤笑,又听见小张咋咋呼呼的声音从后面追来:"宇哥!

默哥!

我把仓库的进出记录本偷摸抄了份!"

小张跑得太急,工装衣摆飘起来,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布衫。

他举着个皱巴巴的本子,指尖沾着铅笔灰:"我跟仓库老吴头说帮他算库存,他正跟保卫科老王唠嗑呢,没注意。"

林宇接过本子,翻到304钢板那页。

老吴头的字迹歪歪扭扭,最后一行登记是三天前:"入库五吨,调拨二车间三吨。"他手指在"剩余两吨"上敲了敲:"王厂长批了一吨,剩下的一吨......"

"李副厂长的人盯着呢。"陈默突然插话,声音压得低,"今早我去技术科,听见张科长跟李厂说'不能让车间野路子败霍好材料'。"

林宇的后槽牙咬得发酸。

他想起前儿在食堂,李副厂长端着搪瓷缸子从他身边过,故意用脚尖勾了下他的工具箱——那是他花三个月工资托人从上海带的梅花扳手,至今还留着道磕痕。

"去工具房。"他把本子塞给小张,"老刘头该到了。"

工具房在车间最里头,窗台上摆着老刘头养的两盆指甲花,红得像浸了血。

门虚掩着,能听见里头"叮叮当当"的声响——果然,老刘头正蹲在矮凳上修台旧台钻,灰白的头发沾着铁屑,见他们进来,用袖口擦了擦手:"小宇,我就说你这崽子闲不住。"

他从裤腰摸出个铜烟锅,"吧嗒"点着:"散热片那裂纹,我夜里翻了翻老账本——七二年我们修过批苏联进口的发动机壳,也是这种冷裂纹。"烟锅里的火星子明灭,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当时老周头说,得在热处理时加道保温工序,让金属慢慢凉透。"

林宇感觉心里"咔嗒"一声。

他想起系统今早点化的提示:"金属内应力未释放完全",原来老刘头早有经验。

"那热处理炉改造......"陈默凑近,工装袖子蹭到台钻的油,"老周头说要换温控表,可进口的太贵,咱能不能......"

"用国产的591型改。"老刘头把烟锅往鞋底磕了磕,"我前儿去废品站,见有台报废的铣床,里头的温控元件还能用。"他从抽屉摸出张皱巴巴的图纸,"这是我画的改装图,你俩看看。"

图纸边缘卷着毛边,铅笔印子深浅不一,却把温控系统的线路标得清清楚楚。

林宇指尖抚过"保温区延长30cm"的标注,突然想起前世在4S店,师傅拆豪车发动机时总说"老工程师的经验比手册管用"。

"小张,你明早去废品站盯着。"他转头,看见小张正扒着窗台看指甲花,赶紧把人拽回来,"跟老周头说,就说设备科要收废铁,让他把那台铣床留着。"

"得嘞!"小张蹦起来,工装扣子"崩"地弹飞一个,掉在地上骨碌碌滚到老刘脚边。

老刘弯腰捡起来,从抽屉摸出针线包:"你这猴崽子,跟你爹当年一个德行。"他穿针时手有点抖,却把扣子缝得结结实实。

日头偏西时,车间里响起下班铃声。

林宇站在操作台前,看着面前堆着的零件——上午修卡车时顺手下的转向节,此刻在夕阳里泛着暗黄的光。

他摸出批条,红章上的"红旗汽车厂"几个字被体温焐得发软。

"走啊宇哥!"小张探进头来,工装兜里鼓鼓囊囊,"我偷摸从食堂带了俩馍,咱去后仓库......"

"嘘——"陈默从后面捂住他嘴,指了指窗外。

李副厂长正背着手往这边走,中山装的风纪扣系得死紧,像根立着的钢钉。

等李副厂长远去,陈默才松了手:"小张去引开巡逻的保卫科,老刘头带老周头看热处理炉,我和你......"他从怀里摸出块黑布,"把304钢板挪到后仓库。"

月亮爬上车间屋顶时,后仓库的门被撬开条缝。

林宇举着矿灯,光束扫过堆在角落的钢板——冷白的金属表面泛着幽光,像铺了层霜。

陈默戴着帆布手套,把钢板按厚度分类,每摞之间垫了层油纸:"三毫米的给车身覆盖件,五毫米的留着做底盘加强梁。"

老刘头搬着个铁皮箱进来,里面装着从废品站拆的温控元件:"小宇,这是温度传感器,得找个地方焊在炉壁上。"他指了指墙角的旧货架,"把那堆废槽钢挪开,底下有块水泥台,稳当。"

老张头不知何时也来了,手里拎着个麻袋,倒出一堆螺栓螺母:"我从家里带的,都是以前修拖拉机剩下的,挑挑能用的。"他蹲下来,用磁铁吸了吸,"这个45号钢的行,那个锰钢的脆,扔了。"

老李头最后进门,怀里抱着个油布包,打开是本泛黄的《汽车工艺》杂志:"我闺女从北京捎的,里头有篇讲冲压模具间隙的,你们看看。"

林宇站在人群中间,听着金属碰撞的轻响,闻着机油混着铁锈的气味,突然觉得眼眶发烫。

前世他修过无数车,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五个大老爷们,在漏风的仓库里,用最土的法子,拼着最金贵的梦。

"停!"陈默突然喊了声,矿灯照在钢板边缘,"这儿有道划痕。"他摸出千分尺量了量,"深度0.1毫米,影响冲压吗?"

老刘头凑过来,用指甲刮了刮:"不打紧,冲压前用砂纸磨平。"他拍了拍陈默后背,"你小子跟你爹当年一个样,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林宇看着他们,突然想起王厂长摸图纸时说的"俊车"。

此刻月光从破窗照进来,落在钢板上,像给它们镀了层银边——那不是苏联的伏尔加,不是日本的皇冠,是他们的星火,带着机油味、铁锈味、汗味的星火。

后半夜三点,仓库里堆起五摞分类好的钢板,温控元件整整齐齐码在铁皮箱里,螺栓螺母按型号分了袋。

小张靠在货架上打盹,口水把工装前襟洇湿块;老刘头抽着烟锅,烟灰落了满裤腿;陈默还在核对清单,笔尖在纸上沙沙响。

"差不多了。"林宇揉了揉发酸的腰,弯腰捡起地上的螺栓,"明早让小张把这些零件领走,就说修卡车用。"

陈默抬头,眼睛里映着矿灯的光:"还差底盘图纸。"他翻出怀里的草图,"伏尔加的底盘数据,我只记了个大概......"

"我明儿去图书馆。"老李头突然说,"市图书馆有本《国外汽车技术汇编》,里头可能有。"他拍了拍油布包,"我闺女说,最近查资料管得松了。"

林宇点头,把最后一袋螺栓系紧。

窗外传来公鸡打鸣声,他摸了摸工装内袋——批条还在,红章被体温焐得更软了。

可当他转身要走时,瞥见墙角那堆废槽钢下,露出截亮银色的金属。

他蹲下来,扒开槽钢,看见半块带编号的零件——"GAZ-24",伏尔加的底盘加强件。

月光从破窗斜照进来,照亮零件上的划痕。

林宇捏着它,突然想起散热片上的裂纹——那些藏在金属里的暗伤,那些被人看不起的野路子,那些被说成天方夜谭的梦。

他把零件揣进兜里,听见陈默在身后说:"该回去了,明早还得修卡车。"

可林宇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从王厂长递过批条的那一刻,从他们在仓库里弯下腰的那一刻,从星火两个字被金粉描上图纸的那一刻——他们的手,己经按在了时代的齿轮上。

而齿轮一旦转动,就再也停不下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