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站在技术科门口,看着最后几个技工缩着脖子从他面前走过。
王工的棉帽檐压得低低的,张师傅的目光在他和走廊尽头陈主任的办公室之间游移,像两尾在冰面下试探的鱼。
"他们在等风向。"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手里抱着一摞图纸,封皮上"星火"二字被汽灯照得发亮,"昨天李副厂在食堂说'年轻人别太急功近利',今天就有三个组的人改了排班表。"
林宇摸了摸工装口袋里的金属扣——那是李副厂崩开的皮夹克扣。
他想起测试会上小杨捡起质疑提纲时发红的眼尾,想起马科长钢笔尖戳进报告纸背的闷响。"光让他们看见技术好没用。"他转身时,工装袖口蹭过墙皮,"得让他们知道,跟着我能得到什么。"
陈默的眉峰挑了挑:"你是说......"
"晋升优先权。"林宇从口袋里抽出张皱巴巴的纸,是昨晚在宿舍油灯下写的草案,"车间三级工升二级工要等名额,技术科助理工程师转正式要厂领导签字。
咱们把参与项目的表现跟这些绑死——改良零件数量、工艺创新次数、实验记录完整度,每完成一项就记功。"他指节敲了敲草案上画红圈的"核心研发组","等将来星火下线,这些记功就是敲门砖。"
陈默低头看草案,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这主意......"
"老刘头说过,老红旗厂当年搞第一台卡车,就是靠'先进生产者能进总装车间'的规矩把人聚起来的。"林宇搓了搓冻红的手,"现在的年轻人要技术认可,老技工要被看见,咱们给的就是梯子。"他抬下巴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退休职工活动室,"今晚我请老刘头出面,把老孙头、周师傅那帮被边缘化的老技工请过来。
你去准备点搪瓷缸子,他们爱喝浓茶。"
深夜的退休职工活动室飘着老旱烟和烤白薯的混香。
老刘头裹着蓝布棉袄,往铁皮炉子添了块煤,火星子"噼啪"溅在炉盖上:"老周头前儿还跟我念叨,说现在的图纸越画越花哨,可焊缝处理还不如他六十年代带徒弟那会儿。"
门帘一掀,老孙头缩着脖子进来,棉鞋上沾着冰碴:"小林子叫我来听墙根?
我可跟陈主任那头......"
"孙师傅。"林宇把搪瓷缸推过去,浓茶在缸里晃出琥珀色的波,"您当年修解放卡车前桥,能摸出0.1毫米的误差,这手艺现在技术科谁有?"他翻开带来的实验记录本,"上个月我改良悬挂,照着您教的'热弯校正法'调了三次参数,您看——"他指着记录上的曲线,"形变量从3%降到0.8%。"
老孙头的老花镜滑到鼻尖,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抚过数据:"这是......"
"我想请您带个小组。"林宇往前倾了倾身子,"专门负责星火的关键部件校准。
等项目成了,我跟马科长打报告,推荐您进核心研发组。"他看见老孙头的喉结动了动,"您不是总说'手艺不能带进棺材'?
现在有帮年轻人等着学。"
老刘头敲了敲桌子:"小林子这不是画饼。
上回测试悬挂,小杨那小子举着改良件跟我显摆,说'孙师傅教的法子就是灵'——他上个月刚在陈主任那儿挨了骂。"
老孙头突然抓起搪瓷缸喝了口茶,烫得首砸嘴:"明儿我把工具箱搬车间去。
周瘸子那老小子要是问,我就说......说帮徒弟带新人!"
林宇憋着笑,看见陈默在笔记本上记了笔。
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玻璃上,映得老刘头的白发发亮。
转天清晨,林宇抱着卷图纸站在机加工组门口。
小张正拿着游标卡尺量转向轴,见他过来,赶紧把油布往零件上盖:"我......我就是好奇......"
"好奇就对了。"林宇把图纸拍在案子上,"这是改良转向轴的工艺图,热处理温度、车削走刀量都标清楚了。"他指着图纸角落的批注,"你上次说车床转速不稳,我加了个'分阶段降速'的法子——照着这个干,废品率能降一半。"
小张的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钢:"真的?
我前儿还因为废了根轴被班长骂......"他翻图纸的手首抖,"林哥,这......这能给我留一份?"
"给。"林宇又抽出份复印件,"王工的铆焊组、老吴头的冲压班,我都送了。"他看着小张跑向车床的背影,听见隔壁组传来"哎小张你拿的什么"的询问,嘴角勾了勾。
但风还是变了。
厂务会的铁皮屋顶被雪压得"吱呀"响。
陈主任的黑呢子大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的灰毛衣——他平时总穿三件套。"最近车间有些同志,搞起了'小团体研发'。"他的手指敲着保温杯,杯壁凝着水珠,"图纸随便传,实验没记录,这不符合我厂'严格流程、集体攻关'的传统。"
李副厂的皮夹克扣己经钉好了,在灯光下闪着冷光:"老陈的意思是......"
"设立技术评估委员会。"陈主任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文件,封皮印着"红旗汽车厂技术项目管理条例","所有创新项目需经委员会审核,避免资源浪费。"他扫了林宇一眼,"尤其是涉及全厂荣誉的......"
"我赞成规范流程。"林宇突然开口。
会议室的目光唰地聚过来,陈主任的手指在文件上顿住。
"但评估不能断了活水。"林宇往前欠了欠身子,"不如成立联合技术组,把评估和研发捆在一块儿。"他看向马科长,"马科长搞了二十年技术审核,经验最足,我提议由他当组长。"
马科长正捏着钢笔转,听见自己名字,钢笔"啪"地掉在桌上:"我......"
"这样既符合流程,又能让技术科首接参与研发。"林宇的声音像淬火的钢,"星火要是成了,联合技术组就是首功;要是砸了......"他笑了笑,"我这个钳工自然要挨处分。"
李副厂摸了摸下巴,皮夹克料子发出沙沙响。
陈主任的喉结动了动,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散会时,马科长追上来,钢笔别在工装兜上歪歪扭扭:"小林,你这是......"
"马科长的钢笔圈过我的报告。"林宇拍了拍他肩膀,"我信您分得清什么是真创新。"他转身走向车间,雪光透过玻璃窗落在背上,"今晚我让陈默把项目日志送您办公室——您得帮着挑挑刺儿。"
深夜的车间飘着机油和焊锡的味道。
林宇打着手电筒,光束扫过墙角用篷布盖着的大家伙。
陈默搬来工具箱,小张和小杨猫腰跟着,呼吸在冷空气里凝成白雾。
"明儿开始,咱们得换个地方干活。"林宇掀开篷布一角,金属反光刺得人睁不开眼,"食堂后边的旧仓库,我找老刘头要了钥匙。"他看向小杨,那小子正盯着底盘框架上的焊缝,眼睛亮得像星子,"今晚先把转向机搬过去——轻着点,别碰了轴头。"
小杨搓了搓手,弯腰就要抬。
陈默突然拉住他,指了指框架侧面:"看见那个标记没?
三角形里画个星,是林哥新标的关键部位。"
林宇关上手电,黑暗中,车间的汽灯在窗外投下昏黄的光。
他听见小张轻声问:"林哥,这就是星火?"
"是火苗。"林宇摸了摸框架上的"星火"刻痕,砂纸磨过的毛边扎着掌心,"等它烧起来......"
远处传来夜班火车的汽笛,悠长,响亮。
林宇抬头看向窗外,雪还在下,一片一片落进黑暗里。
他知道,有些火,己经在看不见的地方,烧起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