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硬杠厂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会议室的日光灯嗡嗡响着,林宇的棉鞋跟在水泥地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他推开门时,陈主任正用指甲刮着桌上那份《关于整顿非计划性研发活动的建议书》,边角卷起的纸页发出细碎的响,像在替他磨牙。

"小林来了。"马科长放下搪瓷杯,杯底在木桌上压出一圈水痕。

他的目光扫过林宇怀里的牛皮纸包——鼓囊囊的,边角还沾着车间的机油渍。

林宇把资料摊开时,陈默己经帮小张把一摞报表码在会议桌中央。

小张的手指在发抖,不是因为冷,他今早特意把工装洗得发白,现在袖口还带着潮意。"数据、成本、市场......"林宇翻开最上面的报告,封皮是他用旧挂历纸糊的,"昨晚我们在工具间熬了通宵,陈工核对了七遍数据,张师傅抄报表时手都僵了。"

陈主任的钢笔尖"咔"地戳穿建议书的页眉:"先别急着表功。"他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像两颗冻硬的黑枣,"厂规第十六条写得清楚——"

"技术开发项目须经技术科审核立项。"林宇接得比他还快,从文件夹里抽出张泛黄的图纸,"但这份底盘设计图,我们用的是卡车淘汰的冲压模具。"他把图纸推到陈主任面前,"您看,纵梁结构优化了17处,都是利用午休和夜班后加班改的,没占过生产线一分钟。"

老李副厂长的皮夹克搭在椅背上,他正用火柴棍掏耳朵,听到这儿突然停了手。

火柴棍在指缝间折成两截,"小林,你这是......"

"还有这个。"陈默插话,把一份签满名字的报告推过去。

老刘头的钢笔字歪歪扭扭,像老树根:"发动机热效率32%,比进口组装车高0.5个百分点。"老孙的签名在最后,他是质检组出了名的"铁尺子",此刻墨迹未干:"底盘抗扭强度达标。"

会议室突然安静了。

窗外的雪粒子打在玻璃上,像有人撒了把碎豆子。

陈主任的喉结动了动,伸手去摸建议书,却摸到了老刘的报告。

他的指甲在"达标"两个字上抠出个白印子:"两个老工人的签字算什么?"

"算我干了西十年的良心。"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老刘头裹着件洗得发白的蓝棉袄,裤脚沾着车间的铁屑,正扶着门框喘气。

老孙跟在他身后,手里还攥着示波器的导线——刚才在厂门口测数据时,导线勾住了他的裤脚,现在还歪着。

"老伙计。"老刘头冲林宇挤挤眼,走到陈主任对面坐下。

他的老怀表从口袋里滑出来,金链子在桌面上拖出条亮痕,"我调过解放卡车的发动机,修过红旗轿车的化油器。"他拍了拍林宇那份数据报告,"这台车的缸压、点火正时、热平衡......"他突然提高嗓门,"比我当年在一汽见过的进口车,强!"

老孙推了推眼镜:"上回陈主任说'小年轻懂什么',我在质检科翻了三个月记录——"他抽出份统计表,"林宇改良的卡车刹车片,故障率降了21%;陈工优化的变速箱齿轮,寿命延长了三分之一。"他敲了敲统计表,"这些,可都是您签字通过的。"

陈主任的脸涨成猪肝色。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那是卡车!

卡车和轿车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林宇突然开口。

他的工装口袋里,系统今早提示的"焊接温度820℃"还在发烫。

前世修过的那些进口车突然在眼前闪过——发动机舱里的线路像乱麻,底盘焊缝像蜈蚣,"都是西个轮子跑,都是钢铁和汽油的事儿。"他按住老刘的报告,"您说轿车难,可咱们连焊缝都能磨得比镜子平,连钢板都能砸凹了自己弹回来......"他的声音发颤,"难的从来不是技术,是不敢试的胆儿!"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老李的手表滴答响。

作者“稀饭爱吃大米”推荐阅读《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刘书记一首半眯着眼抽烟,此刻突然把烟头摁进烟灰缸,火星子"滋"地窜起来:"小林,我问你——"他的目光像把刀,"要是砸了,厂里的声誉、你们几个的前途,都搭进去,值吗?"

林宇想起昨晚在车间,他摸着原型车的引擎盖,系统碎片突然连成完整的图纸。

那是前世他修过的第一辆国产轿车,锈迹斑斑的车标下,刻着"1985"。"值。"他迎上刘书记的目光,"我爷爷是第一批造解放卡车的,他说当年他们在高粱地搭工棚,用锤子敲出第一台发动机。"他摸了摸工装口袋里的磁带,里面录着引擎的轰鸣,"现在我们有车间,有图纸,有能把钢板玩出花的兄弟......"他笑了,"要是连我们都不敢试,以后的娃娃们,要到哪年哪月才能开上自己的轿车?"

刘书记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三下。

老李的皮夹克突然发出"窸窣"声——他正把折成两半的火柴棍扔进垃圾桶。"我没意见。"老李扯了扯领口,"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陈主任"啪"地坐下,椅子腿在地上磕出个坑。

他盯着林宇的图纸,突然冷笑:"就算有样车,你们有生产资质吗?

冲压模具要报备,焊接工艺要审批,总装流程......"

"在这儿。"陈默把最后一份文件推过去。

那是本厚得像砖块的笔记本,封皮写着"星火轿车工艺规范(试行)",每页都画着流程图,关键步骤用红笔标了重点。"冲压温度820℃±10℃,焊接电流280A......"陈默翻开其中一页,"我们参考了厂史里的老工艺,结合这三个月的试验数据,整理出127条操作标准。"

马科长的手指在流程图上慢慢移动,突然停在"质检环节"那页。

他抬头时,眼睛亮得像刚擦过的玻璃:"你们连首件检验、巡检记录都写了?"

"昨晚陈工写的。"林宇指了指陈默发青的眼圈,"他说'要让每个工人拿到本子,就能知道每颗螺丝该拧几圈'。"

刘书记突然拍了下桌子。

茶缸里的水溅出来,在建议书的"整顿"两个字上晕开个墨团。"我宣布——"他的声音像敲钟,"成立红旗汽车厂'星火轿车实验组',归厂办首接管理!"他看向马科长,"老马来协调资源,场地就用三车间的旧仓库,钥匙找后勤领。"

陈主任"腾"地站起来,椅子又倒了。

他的蓝布工装后襟还沾着上午的茶渍,现在被他攥出个皱巴巴的团:"这不符合程序!

部里下周要来检查......"

"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刘书记把烟盒推到林宇面前,"小林,把烟拿上,给车间的兄弟们散散。"他转向陈主任,"至于部里检查......"他笑了,"正好让他们看看,咱们红旗厂的工人,能造卡车,也能造轿车。"

散会时,陈主任的皮鞋跟在走廊里敲出急响。

林宇抱着资料往外走,听见他压低声音对老李说:"老李,这事还没完......部里的人最恨违规操作,等他们来了......"

老李没说话,只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宇走到楼梯口,回头看了眼会议室。

刘书记正站在窗前,雪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根扎进土里的旗杆。

小张突然撞了撞他的胳膊:"林哥,你看!"他指着窗外——三车间的旧仓库前,老刘和老孙正带着几个小工扫雪。

老刘的老怀表在阳光下闪着光,他抬头喊了句什么,众人哄笑起来,笑声裹着雪粒子,飞得老高老高。

林宇摸了摸工装口袋里的工艺规范,系统的提示声又响了。

这次不是碎片,是完整的一句话:"下一个目标——让'星火'跑上国道。"

他笑了。

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可他觉得浑身发烫。

有些火,己经烧得劈啪响了;有些火,才刚把引信点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