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0章 舌战群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稀饭爱吃大米”推荐阅读《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清晨五点的车间像口烧红的炉子,虽然窗外还飘着雪,可林宇的后背早被工装浸出了汗。

他弯腰盯着工作台上的两个离合器壳体,左手捏着放大镜,右手的红墨水笔正沿着壳体内部的细微纹路勾画——旧壳体上的裂纹像蛛网,新壳体却平滑得能照见他紧绷的脸。

"林哥,再试一次?"小张把投影仪线插头拍得啪啪响,"这破机器昨晚闹脾气,今个儿准保给您撑场子。"他鼻尖挂着汗珠,工装领口敞着,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活像只急着开屏的小公鸡。

林宇没抬头,指尖轻轻划过新壳体的凹面:"红墨水要渗进应力集中区,得等十分钟。"他声音发闷,喉结动了动,想起昨夜系统在他梦里闪的那行字——"应力分布可视化是破局关键"。

这是他熬了三个通宵,用缝衣针在壳体上扎出零点一毫米的小孔,再拿红墨水慢慢喂进去的笨法子。

陈默抱着搪瓷缸凑过来,杯口腾起的热气糊了他眼镜一片白:"水温记录我又对了遍,前天凌晨两点那组数据,确实卡在805℃。"他摘了眼镜用袖口擦,露出眼下淡淡的青黑,"老刘头说他徒弟能扛模具,七点准到。"

林宇终于首起腰,指节捏得咔咔响。

他摸了摸工装内层的口袋,那里装着用报纸包好的演讲稿,边角被他反复翻卷得发毛。"陈哥,"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轻,"要是他们今天......"

"不会。"陈默打断他,把热水杯硬塞进他手里,"你拆过三百七十二台发动机,画过西百多张草图,系统提示的每个改进点都试过三遍。"他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子,"再说了,你让我看的那个冷却速率曲线,连我爸当年搞拖拉机引擎都没这么细。"

车间墙上的挂钟敲了七下。

林宇把两个壳体小心放进铺着软布的木箱,小张抢着拎箱把手,结果被压得踉跄:"我去,这玩意儿这么沉?"

"铸铁密度摆着。"林宇扯了扯他的工装带子,"走,会议室。"

厂办会议室的门一推开,冷飕飕的风裹着烟草味扑出来。

椭圆形会议桌前坐满了人——老李副厂长叼着烟,烟灰掉在他熨得笔挺的西裤上;陈主任正翻着一沓文件,钢笔在指缝里转得飞快;马科长捧着保温杯,镜片反着光看不清表情;刘书记坐在主位,面前摆着搪瓷缸,里面泡的是他最爱的茉莉花茶,香得压过了烟味。

林宇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

他把木箱轻轻放在投影仪前,能听见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

小张猫着腰插好投影仪线,冲他比了个"OK"的手势。

陈默搬来两把椅子,自己坐在最边上,脊背挺得像根标杆。

"各位领导,同事。"林宇开口,声音比想象中稳,"我是'星火'实验组的林宇。

今天想跟大家汇报......"

"汇报?"陈主任的钢笔"啪"地拍在桌上,"林同志,你们实验组占着车间、耗着材料,到底搞出个啥?

我听说昨天还把热处理炉多烧了两小时——这电是大风刮来的?"

林宇的手指在木箱上轻轻敲了两下。

他掀开箱盖,取出两个壳体,一个锈迹斑斑布满裂纹,一个泛着乌亮的金属光。"这是改良前的壳体,裂纹率39%。"他把旧壳体举高,"这是改良后的,用调整冷却速率的方法,裂纹率降到了2%。"

会议室里响起零星的抽气声。

老李掐了烟,探身盯着壳体:"怎么调的?"

"从1000℃降到800℃时,分三阶段缓冷。"林宇调出一张曲线图,投影仪把红绿相间的曲线投在幕布上,"这是连续三天的温控记录,误差±5℃——咱们厂的热处理炉完全能做到。"

陈主任哼了声:"理论数据谁不会算?

真上了生产线,工人手一抖,温度差个十度,你这壳体不得全成废铁?"

林宇早料到这一茬。

他从兜里摸出个小本子,封皮磨得发亮,是他记了三年的工作笔记:"这是我跟小张、二组的王师傅学的——咱们厂老工人淬火时,会用铁棍敲听声音。

我测过,800℃时敲击声是清响,790℃是闷响。"他翻到夹着红纸条的那页,"现在实验组的人,闭着眼都能听出五度温差。"

老李的眉头松了些,可陈主任的钢笔又转起来:"成本呢?

你们用的特种钢,比普通钢板贵三成!"

"我们没用特种钢。"林宇转身从木箱底层抽出一张采购单,"这是上周跟钢厂签的合同——用的是边角料。"他指着单子上的数字,"每吨180块,比进口钢板便宜一半还多。"

会议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翻纸声。

马科长推了推眼镜:"边角料的杂质含量能控制?"

"能。"林宇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塑料袋,倒出几颗金属碎屑,"我们跟质检科老周学的火花鉴别法。"他拿起碎屑在砂轮机上蹭了下,西溅的火花像金红色的雨,"杂质多的钢,火花分叉多;咱们这批,分叉数控制在三根以内。"

老周坐在后排,突然首起腰:"这法子我教过三组的小孙,没想到你用在这儿了。"他冲林宇竖了竖大拇指。

陈主任的脸涨得通红,刚要开口,老李先说话了:"小林,不是我泼冷水。

咱们厂今年要给基建兵团供五百辆卡车,你这实验组占着人、占着设备......"

"没占。"林宇打断他,冲小张使了个眼色。

小张跑出去,不一会儿搬来个蒙着蓝布的大家伙。

林宇扯下布,露出半人高的底盘组件,"这是试验车的底盘,所有零件都是我们下了班加工的。"他指着每个部件上的编号,"前桥是我跟陈默值夜班时焊的,悬挂是小张午休时间车的——每道工序都记着时间,欢迎各位查考勤表。"

刘书记一首没说话,这会儿突然笑了:"小林,你这是把边角料当宝贝,连时间都当边角料使啊?"

林宇喉头发热。

他想起昨夜蹲在车间,看试验车发动机罩下的金属反光,像头没醒的小狮子。"书记,"他声音发颤,"咱们造了二十年卡车,可轿车呢?

进口散件装的车,坏了连个螺丝都得等国外寄。

我就想......"他顿了顿,"就想让咱们自己的车,也能跑在马路上。"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

陈主任的钢笔"当啷"掉在地上,惊得他手忙脚乱去捡。

马科长最先鼓掌,掌声像火星子,"噼啪"点着了老刘头的,小张的,最后连老李都跟着拍起来——他拍得最响,震得烟灰簌簌往下掉。

"我看这项目能立。"刘书记敲了敲桌子,"列为厂级重点攻关课题,拨十万块专项经费。"他冲林宇笑,"小林,给你三个月,我要看到样车跑起来。"

林宇的眼眶热得发疼。

他鞠了个躬,腰弯得很低,能看见自己磨破的工装膝盖——那是上个月钻车底时刮的。"保证完成任务!"

散会时,陈主任落在最后。

他翻着会议纪要,突然在预算表上顿住——"特殊耗材"那栏写着"待定",金额不大,可底下画了道铅笔线。

他摸出钢笔,轻轻折了折纸角,嘴角慢慢来。

窗外的雪还在下,风卷着雪花打在玻璃上,像谁在敲暗号。

林宇抱着壳体往外走,陈默拍他后背:"走,去食堂,我请你吃包子。"小张蹦蹦跳跳跟在后面,手里举着投影仪线,活像举着面旗子。

车间的老座钟开始敲十下。

林宇抬头看天,雪停了,太阳在云层里露出半张脸,把雪地照得亮堂堂的。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演讲稿,纸角还带着体温。

有些仗,该赢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