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暗访驯鹰人,深宫藏玄机
神都洛阳,西市。
胡商的驼铃叮当作响,空气中混杂着香料、皮革和异域食物的气味。狄春带着几名精干的便装护卫,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他扮作一个对猛禽感兴趣的富商,操着半生不熟的胡语,挨个询问那些经营珍禽异兽的胡商。
“金雕(矛隼)?最顶级的雪山之王?” 一个高鼻深目的粟特商人连连摇头,“客官,那可是吐蕃贵族的禁脔,比等重的黄金还贵!偶尔有幼鸟流落到安西都护府那边,运到神都,九死一生,几年也未必能碰到一只活蹦乱跳的。”
另一个经营波斯猎隼的商铺老板则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金雕?几个月前,倒是有个怪人,戴着个遮住半边脸的皮面具,穿着吐蕃样式的袍子,在我这里打听过矛隼幼鸟的消息。开价极高,但要求必须是纯种、野性未泯的。后来听说他在西边‘鬼市’那边,真从一个康国行商手里重金买走了一只品相极佳的幼鸟。”
“鬼市?” 狄春记下这个地点。
“是啊,那人怪得很,买下幼鸟后就消失了。不过……” 老板回忆道,“大概两三个月前,我早起去城外拉货,路过北邙山脚下一片荒林时,远远看到过一个人影,穿着打扮很像那个买家。他在一片空地上,放飞一只体型极大的鹰!那鹰的爪子……在晨光下,好像闪着金光!飞得又高又稳,叫一声能传出老远!那人对着鹰打着手势,那鹰就听话地盘旋、俯冲,灵性得很!”
爪染金粉!狄春精神一振,连忙追问细节和那人可能的落脚点,老板却所知有限了。
与此同时,狄仁杰亲自坐镇大理寺,调阅尘封的卷宗,并秘密召见了几位曾在陇右服役、现己退役或调任京中的老将。
案头堆积的卷宗中,一份标注为“仪凤三年,赤岭遭遇战”的档案被抽了出来。狄仁杰仔细翻阅,一段被刻意淡化、却依旧血腥沉重的历史缓缓揭开面纱:
二十年前,吐蕃一支精锐小队,由一位名叫“悉诺逻”的吐蕃王族(据传是当时赞普的堂弟)率领,假扮商队,意图渗透大唐边境,刺探军情并策反某些部落。唐军获得密报,时任石堡城别将的李元忠,奉命配合时任陇右行军司马的郑怀远将军(即现任鸿胪寺少卿郑元礼之父),进行截击围剿。
行动中,郑怀远所率主力一部在赤岭峡谷入口处遭遇吐蕃主力顽强阻击,陷入重围,情势危急。李元忠率领另一支偏师,本己迂回至敌后,准备袭击吐蕃指挥中枢(即悉诺逻所在位置)。然而,就在他即将发起致命一击的关键时刻,接到了郑怀远部深陷重围、伤亡惨重、请求紧急救援的烽火和传令兵拼死送来的求援信!
一边是唾手可得的斩首敌酋、立下不世奇功的机会;一边是同袍生死存亡、军令要求其优先救援友军的严命!李元忠面临两难抉择。最终,他痛苦地放弃了突袭悉诺逻的最佳战机,率部回援赤岭峡谷入口。他的回援虽然最终击退了围攻郑怀远部的吐蕃军,救下了郑怀远等残部,但也彻底失去了围歼悉诺逻的机会。
而悉诺逻率领的那支精锐小队,在得知主力受挫后,并未撤退,反而冒险选择了一条极其危险的捷径——穿越被称为“鬼见愁”的死亡雪谷,试图绕道奇袭唐军后方。结果遭遇百年不遇的雪崩,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悉诺逻也葬身其中。
此役,唐军虽击退了吐蕃的渗透,保住了防线,但未能擒杀悉诺逻,反而让其小分队在唐军“眼皮底下”逃脱并覆灭,被视为一次战略上的遗憾。郑怀远因功晋升,而李元忠则因“未能及时捕捉战机”、“致使敌酋逃脱”而受到了一些非议。更重要的是,李元忠内心深处,一首对未能及时救援郑怀远部导致其伤亡惨重(虽然后来救下了),以及自己“放弃”追击导致悉诺逻小队“有机会”闯入死亡雪谷而全军覆没,怀有深深的负罪感。尤其悉诺逻的贵族身份,更让此事蒙上了一层政治阴影。这成了他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也是他后来在石堡城兢兢业业、近乎自虐般守卫边关的动力之一。
“原来如此……” 狄仁杰合上卷宗,长叹一声。李元忠的愧疚,其来有自。这份愧疚,成了凶手精准刺杀的“心锚”。
“阁老,” 一位被召来的老将补充道,“李将军这些年,每逢赤岭方向传来噩耗,或是看到与雪崩有关的文书,总会沉默良久,独自饮酒。他曾对末将酒后吐露,若当年他选择先打掉悉诺逻……或许……郑司马的兵不会死那么多,悉诺逻那队人……也未必会闯进雪谷……” 言语间满是悔恨。
“郑怀远将军后来如何?” 狄仁杰问。
“郑司马后来官至陇右节度使,几年前病逝于任上。其子郑元礼,颇有才干,现任鸿胪寺少卿。”
“鸿胪寺少卿……郑元礼?” 狄仁杰心中一动。鸿胪寺,正是负责接待外宾、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而现任吐蕃赞普赤德松赞的年岁……其子嗣……
就在这时,狄春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带来了西市调查的线索:面具吐蕃人、购买矛隼幼鸟、爪染金粉的鹰、北邙山训练!
“做得很好。” 狄仁杰赞许道,随即眼中锐光一闪,“狄春,立刻去查!现任在神都的吐蕃使团主使是谁?随行人员名单!特别是……有无一个深居简出、身份特殊、可能擅长驯鹰的人物?”
情报很快汇总: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派来朝贺新岁的正使,正是其第三子——赤德王子!使团于三个月前抵达神都,下榻鸿胪寺安排的西方馆。使团名单中,除了一众官员、护卫,还有一位身份备注为“贡品养护师”的人,名叫“多吉”,极少露面,行踪神秘。有负责西方馆杂役的小吏曾私下抱怨,这位“多吉”脾气古怪,独居一院,不许旁人靠近,院内偶尔会传出猛禽的唳叫!
“赤德王子……赤德……” 狄仁杰默念着这个名字。吐蕃王族!年龄推算,二十年前……那位葬身雪谷的悉诺逻,正是赤德松赞的堂弟!换言之,是这位赤德王子的……堂叔!
动机!身份!驯鹰人!
线索如同一条条无形的丝线,最终都指向了鸿胪寺和西方馆内那位尊贵的吐蕃王子!
“郑元礼……” 狄仁杰再次念出这个名字,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作为当年被李元忠“救下”的郑怀远之子,作为现任鸿胪寺少卿(主管接待吐蕃使团)……他在这盘棋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是无辜的桥梁?还是……知情者?甚至参与者?
鸿胪寺,这座掌管帝国礼仪外交的庄严府衙,此刻在狄仁杰眼中,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无形的迷雾和杀机。他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位郑少卿。
(http://www.220book.com/book/2B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