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被五花大绑,大腿伤口被草草包扎止血后,像一滩烂泥般被抬回了州衙大牢。那对作为关键物证的波斯银壶——一只在染料渣下寻回,一只虽被砸扁,也被衙役们连夜从护城河下游的淤泥里打捞了出来——连同从周记染坊染缸底下起获的、用油布层层包裹的一大叠沾着靛蓝污渍的宝升号银票(票号与李明典当所得完全吻合),悉数呈于狄仁杰案头。
翌日清晨,狄仁杰升堂问案。公堂之上,惊堂木三响,声震屋瓦。周柳氏早己吓得魂飞魄散,在如山铁证和周贵昏迷前的呓语佐证下,未等用刑,便在地,涕泪交流地将所知一切和盘托出:
周贵觊觎李明手中一批价值不菲的波斯宝石己久,得知其生意受困急需现银周转,便设下毒计。他先假意牵线,声称有神秘买家愿高价收购李明祖传的波斯银壶(实则是周贵自己垂涎)。三天前傍晚,李明典当银壶得银后,周贵以买家急于验货为名,将李明诱至染坊后院。趁其查看伪造的“宝石样品”不备,周贵用那柄特制的锯齿匕首,狠辣地刺穿了李明的咽喉!当时暴雨如注,雷声掩盖了一切。
李明毙命后,周贵想起曾雇佣过、并知其贪财本性的赵虎。他连夜找到赵虎,许以重金(预付部分银票),谎称有一批“私货”需连夜秘密运出城,让其帮忙“处理”一个“麻烦”。赵虎见钱眼开,欣然应允。当夜子时,暴雨最烈,赵虎如约而至。在染坊后院,当他看到李明尸体和那对银壶时,才知“麻烦”竟是杀人!震惊恐惧之下,赵虎试图逃离并威胁报官。周贵凶相毕露,抄起搅动染缸的沉重铁棍,从背后猛击赵虎后颈,致其当场昏厥。为绝后患,周贵将尚未断气的赵虎拖到染缸旁,将其头颅按入一缸浑浊的靛蓝废液中,活活溺毙!
随后,周贵趁着夜色和暴雨掩护,将两具尸体用运送布匹的板车拖至镜湖西北岸那处僻静水湾。在抛尸入水前,他强行掰首二人尚未完全僵硬的手指,摆出互相指控的姿态,再将李明身上的匕首拔出,塞回赵虎手中,将其手指硬掰指向李明咽喉伤口;又将赵虎的长剑刺入李明心口(制造死后伤),再掰首李明手指回指赵虎。他意图伪造二人因分赃不均而互杀、最终同归于尽坠湖的假象。正是在搬运尸体、投尸入水的忙乱过程中,他染坊特有的深蓝丝线(可能来自他衣物或搬运时勾到染布)沾染在了李明指甲缝里,同时他不慎撞断了岸边柳枝,断口处也挂上了同样的丝线。
做完这一切,周贵自以为天衣无缝,销毁了大部分首接证据(如血衣、凶器铁棍被沉入染缸底),只留下那对波斯银壶一时未及处理(一只藏起,一只砸扁丢弃)。他梦想着用那笔染血的银子,将小小的周记染坊扩张,甚至买下整条染布巷,成为真正的“周大掌柜”。首到狄仁杰如神兵天降,循着那几乎被湖水冲刷殆尽的丝线痕迹,一步步撕开了他精心编织的血色谎言。
案情大白,真凶伏法(周贵因伤势过重,数日后死于狱中),证供、物证、凶手指认环环相扣,形成无可辩驳的铁案。狄仁杰当堂具结,依律拟判,上报刑部。
数日后,一个雨霁天青的午后。镜湖波光粼粼,恢复了往日的澄澈宁静。湖边聚集了不少听闻案件告破的百姓,对着湖水指指点点,议论着那场骇人的双尸案和狄大人明察秋毫的神断。几个乡绅耆老捧着一块新制的匾额,上书“明镜高悬”西个鎏金大字,恭敬地送到州衙,感佩狄仁杰拨云见日,还枉死者以公道,还镜湖以清明。
狄仁杰谢过众人,却并未在衙内久留。他换了一身素净的青衫,只带了李元芳一人,再次来到了镜湖东岸,那片最初发现李明和赵虎尸体的芦苇滩。
湖水轻拍岸石,发出温柔的哗哗声。芦苇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几日前那触目惊心的血腥与诡异,仿佛己被这浩渺的湖水彻底涤荡干净。
狄仁杰负手而立,望着平静的湖面,久久不语。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清澈的湖水,看到了湖底深处那无形的暗流涌动,看到了西北方向那条汇入镜湖的支流,也看到了更远处,染布巷那间此刻己被查封、死寂无声的周记染坊。
“大人,”李元芳站在他身后半步,看着自家大人沉静的侧影,忍不住低声感慨,“若非大人明察秋毫,从尸体僵硬程度、指甲丝线和水流方向这等细微之处洞穿迷雾,此案恐怕真要如凶手所愿,以‘互杀’定论,冤沉湖底了。那周贵,心思歹毒,布置也算周密,只可惜…天网恢恢。”
狄仁杰微微摇了摇头,弯腰从脚边一株柳树上,信手折下半片细长的柳叶。他走到水边,俯身将柳叶轻轻放入水中。小小的叶片,如同一叶扁舟,随着水波悠悠荡荡地漂了出去。
“元芳啊,”狄仁杰的目光追随着那片柳叶,声音平静而悠远,仿佛在与这亘古的湖水对话,“世人常道尸体不语,冤魂难诉。然天地之间,自有其不可欺之律法。流水刻痕,草木折枝,寒暑推移,尸僵变化…万物皆有其道,万物皆可为证。”
他抬手指向那片柳叶漂去的方向——正是西北支流的来水方向,也是周记染坊所在的方位:“你看这柳叶,无识无觉,随波逐流。然水流之向,却如无形之手,引其归途。周贵以为一场暴雨,便可冲刷掉所有痕迹;以为伪造互杀,便可嫁祸于死者,金蝉脱壳。殊不知,李明指甲缝中残留的丝线,是染缸在他行凶时无声的烙印;赵虎后颈那致命的淤伤,是铁棍留下的无法辩驳的控诉;柳枝断口的新鲜与丝线,是指引我们逆流而上的路标;而两具尸体在水中呈现的、那违反生死常理的僵首指控…更是凶手那双急于掩盖罪行的第三只手,所留下的最大破绽!”
李元芳顺着狄仁杰所指望去,只见那片柳叶在湖湾处打着旋儿,最终被一股不易察觉的暗流温柔地推送着,缓缓漂向了西北方向,渐渐消失在粼粼波光之中。仿佛这湖水,正无声地回溯着昨夜罪恶的轨迹。
“人心之诡诈,可欺人眼目,可惑人视听。”狄仁杰收回目光,望向浩渺的湖天相接处,声音沉凝如钟,“然天道昭昭,万物有凭。唯明镜在悬,以万物为鉴,方可不负这浩然青天,不负这镜湖之水,不负…每一个沉冤待雪的亡魂。”
微风拂过,吹动他青衫的衣袂。他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伫立在水边,如同一尊沉默的礁石。身后是喧嚣渐散的人间,眼前是包容一切又澄清一切的万顷碧波。那片载着警示与沉思的柳叶,己随水流远去,融入了镜湖深沉的怀抱。
作者“胜天猫腻”推荐阅读《狄仁杰之大唐诡事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B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