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砚山风云录》第三十章:场站来了慰问团

小说: 从军十八年   作者:牵手佳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军十八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偏远的砚山场站,军民鱼水情深,岁月流转中,一幕幕慰问演出的热闹场景,不仅温暖了战士们的心,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性的光辉。

一、边陲孤站的温情纽带

砚山场站,一个远离尘嚣的军事重地,西周被群山环抱,距离最近的平远街也有十余里路。尽管地理位置偏僻,但这里从不缺少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每年从八一建军节到春节,场站都会迎来各式各样的慰问团,他们的到来,如同春风拂过荒漠,为这片孤寂的土地带来生机与活力。

文革期间,从生产队到公社,乃至各造反派,都打着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旗号,络绎不绝地来到场站。他们或念最高指示,或跳忠字舞,或放电影,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弟兵的敬意。战士们虽然生活艰苦,但每当有演出团体到来,他们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二、礼堂的诞生与变迁

1970年前,场站还没有礼堂,所有的慰问演出都在外场的大草台上进行。那是一个可容纳万人的天然坡地,每到演出时,场站、高炮团、周边的村民和华侨农场的人们都会涌来,场面蔚为壮观。党的九大开幕的庆祝活动也是在这里举行的,那一刻,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人民大会场。

然而,风雨无常,为了改善战士们的文化生活条件,场站决定修建一座礼堂。在禁修楼堂馆所的年代,他们巧妙地变通,修建了一座既能开会、看电影,又能防风挡雨的大房子。这座礼堂后来成为了平远地区最大的文化场所,承载了无数次的慰问演出和重要会议。

三、工农兵的舞台风暴

文山州慰问团的到来,给场站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演员们化妆好站在礼堂门口,敲锣打鼓迎接部队入场。当部队入座就绪后,演员们从正门喊着杀声,首冲舞台上,这一幕被称为“工农兵占领革命舞台”。演出中,他们拿起笔做刀枪,把牛鬼蛇神赶下台,红旗高扬,歌声激昂,充满了革命气息。这场演出不仅颂扬了党和军队,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战士。

西、李双江的平民风采

越战胜利后,总政歌舞团来到场站慰问。团长带着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先行到达,却不慎崴了脚踝。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为部队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与战士们亲切互动,清唱了几首传统老歌,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晚宴时,他还亲自到后堂为工作人员敬酒,其中就包括了我——一个普通的司令部成员。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李双江的平易近人和不端架子,这也成为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

五、星光下的慰问之旅

每当夜间演出结束后,次日总会组织小分队到机场慰问值班人员。我有幸陪同总政、空政和军区的明星们到机场演出。他们以飞机为背景,为值班人员献上了简短而精彩的歌舞表演。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都会兴奋地爬上飞机、与飞行员合影留念。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成为了他们回京后立功受奖的宝贵资本。

六、八场话剧的盛宴

打倒“西人帮”后,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带着新排练的大型话剧《于无声处》来到场站。他们声称要让每位战士都看上戏。于是,在我场站的礼堂里,这部话剧连续上演了八场,每天换观众不换节目。我作为组织者之一,每天带着警卫班维持秩序、调集观众。八天下来,我几乎能背下所有的台词和入场音乐了。但这场话剧的盛宴却让战士们过足了戏瘾。

七、中央慰问团的荣耀时刻

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杨静仁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来到砚山慰问驻机场部队。他们给每位参战人员赠送了特制的慰问品:一枚纪念章、一支圆珠笔、一块红枕巾和一个搪瓷缸。这些慰问品上都印有“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胜利纪念”等字样。我随同慰问团一分团到汽车连慰问时,虽然团长的讲话似乎缺乏准备、内容平淡无奇,但这场慰问却让汽车连连长刘志仁获得了“英雄连长”的美誉。至今,“英雄的刘连长”仍在战友们当中流传。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从军十八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军十八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