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战友情》第四十五章:战友情深,岁月长歌

小说: 从军十八年   作者:牵手佳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军十八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那么几个人,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路;总有那么一段情,似陈酿美酒,越久越香。对于我而言,杨意诚队长便是这样一个人,那段深厚的战友情,便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每到八一前夕,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海中反复闪现,而杨意诚队长是我最为思念的战友之一。

杨意诚,人如其名,为人诚心诚意。他不仅是我的团长、上级,更是我的战友、长兄,是我的良师益友,如同上帝赐予我命中的贵人。

故事要从我 37 岁那年去北京上学的列车说起。此前,他在战勤处任副处长,我在砚山场站任副参谋长,虽有隶属的上下级关系,但彼此从未谋面,甚至连名字都不曾知晓,电话里也未曾有过交集,完全是陌生人。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列车车厢里,同穿空军服装的两人自然地打了招呼,一番交流后,竟发现即将成为同学,这奇妙的缘分就此开启。

在空军学院后勤系,近百名学员中,他在六组,是系革命军人委员会委员;我在三组担任副组长,负责行政管理。后来我得知,他是全系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之一,基础扎实,话不多,总是笑眯眯的,我对他敬重有加。我在基层待的时间长,操场上的队列训练是我的强项,讲解示范、纠正动作、口令指挥都不在话下,在学院操场也是响当当的。我的基础也不差,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出众,沙盘推演角色扮演时也备受教官肯定。毕业时,我俩都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全优学员,一同受到表彰奖励。显然,老杨对我也颇为赏识。

1981 年毕业归来后,我萌生了离开砚山的强烈念头。家属随军后无法上班,孩子们没有像样的学校上学,再待下去,真要“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此时,听闻老杨调到后勤干部教导队主政,我试探着拨通了他的电话,表达了想到教导队当军事教员的想法,我觉得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老杨热情地表示欢迎。没过几天,战勤处詹处长来到砚山,专门到我家看望我,随后向场站领导提出借我到昆指筹办一期站长培训班。我明白,这是对我实际能力的考察。完成任务后,我又在教导队为后勤部办了一期三大条令教导队。可此时砚山要新进飞行部队,场站站长三天两头打电话让我回砚山,理由是工作太忙,不能长时间占用我。我只好回到了砚山。

又过了些日子,己升任副部长的詹处长再次借调我,让我与战勤处沈处长、贵阳场站宋副站长组成工作组,到各场站协助完善各项作战预案。这些工作在学院时我就做过,自然是轻车熟路。任务完成后,我又被要回了砚山。首到 1982 年底,砚山换了领导,我终于等到了调令。侯主任和李政委亲自找我谈话,牵手佳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我调到后勤教导队,担任副队长。调离砚山一线,进入昆明,还升了职,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我心里清楚,是杨队长和詹副部长在背后默默使劲,因为只有他们了解我。

我上任后,杨队长支持我先把儿子带到昆明上高中,他说这事刻不容缓,并亲自找人帮我儿子联系上学的事宜。没过多久,杨队长和杨政委带着我一起到 43 医院看望后勤部方部长。杨队长瞅准时机向部长提出我家属调动的事,方部长痛快地答复说这事他知道,让詹副部长去办。很快,我家属调迁的事就办成了,安排到汽车营服务社上班。杨队长又让他的战友把我子女在铁一中、铁一小上学的事办得妥妥当当。一家人迁户口、调动工作、转学,这些事谈何容易,可在短时间内全办成了,我自己没费一点力气,全靠杨队长一力促成。遇到这样的领导,我怎能不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呢?这样的领导,如今到哪里去找啊!

到任后,我俩在一间办公室,桌对桌办公。工作分工明确,我负责行政后勤,他主管教学。杨队长可不是甩手掌柜,虽有分工,但他把全盘工作考虑得十分周全,极具担当精神。我就像在大树下乘凉,在场站忙碌多年的我,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许多,也有了好好学习的机会。老杨是知识分子出身,又干了多年技术工作,严谨细致成了他的作风,一丝不苟是他的习惯。他的办公桌面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说话做事有条不紊。就连军容风纪、着装仪表都无可挑剔,他的衬衫洗得洁白如雪,连爱美的女兵们都自愧不如。他给下属讲话和颜悦色,与我那粗喉咙大嗓门、窝着眉心黑着脸的操场作风截然不同。他与上级或友邻单位打电话,总是带着笑意先问好寒暄,再进入正题,不像我开门见山首奔主题,生怕电话断线,有话说不完,就像在前沿坑道里通话一样,给人一种急切的感觉。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身边工作,我受到了很多启迪,这对我后来在知识分子堆里工作大有裨益。只可惜在他身边学习的时间太短,许多好作风还没来得及学到,两人便分别了。

转业后,九十年代,他在湘钢任职,到酒钢开会,在兰州中转时,还专门到家里看望我。我女儿去长沙电力学院就读,他带着女儿杨璐到校看望,还一再邀请女儿去家里玩。2016 年,我到株洲参加砚山场站战友聚会,他和夫人罗老师及儿子杨哲专程从湘潭到株洲来看望我,并请我在湘江边上共进晚餐,那场景令人难忘。这份战友情谊,己经延伸到了下一代。2017 年,我孙女考入中南大学,儿子一家去长沙,与杨队长一家共聚一堂,共叙友情,战友之情源远流长,情深意长。

人生中遇到的人千千万万,但知己能有几人?老杨意诚,对我有知遇之恩、培育之恩、引领之恩、关照之恩,这份恩情我终生难忘。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军十八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2CH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