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7章 幼子承欢

小说: 百断奇案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章节无错乱精修!
 百断奇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断奇案最新章节随便看!

关小西和计全还在押着饷银往京城送,黄天霸他们呢,也撤了营回淮安去了,各自守着自己的差事,这事儿就先不多说了。

现在单说贺人杰,他离开山东都三年了,这天突然就想起他妈来。

之前他也写信回山东,想接他妈到淮安住,可他妈觉得自己没为朝廷立过啥大功,想让贺人杰先在人前多立点功劳,将来再娶个媳妇,到那时候再去淮安。

所以这事儿就一首搁着。

如今贺人杰实在是想妈想得不行,就去找黄天霸说:“叔、婶,我有个事儿想跟你们商量。我自从听了我妈的话,到这儿投奔你们,你们一点没嫌弃,把我当亲儿子似的疼。

施大人也格外看重我,给了我官职,还多亏你们和大人成全,给我定下了婚事。你们的恩我这辈子都报不完。

可我妈远在老家,我都三年没见着她了,实在是想啊。我想回去一趟,看看我妈身体咋样,尽尽当儿子的孝心。

叔,你能不能帮我跟大人请三个月的假?”

黄天霸说:“这是好事啊,孝顺父母本来就该,回去看看应该的。我明天就去跟大人给你请假。

不过话说回来,你妈在山东,你总惦记着也不是事儿,不如趁这机会把她接过来住,一劳永逸。

你既能天天陪着她,而且你这婚事也定了,过两三年就该成亲了,一家人在一块儿多好啊,你觉得呢?”

贺人杰说:“叔说得是,我听你的。可就怕我妈不肯来,那可咋整?”

黄天霸说:“这不难,你就说是奉了施大人的命令,专门回去接她来尽孝心,你妈听了肯定愿意。”

贺人杰一听,高兴坏了:“谢谢叔,那明天就麻烦叔先跟大人请个假。”

黄天霸答应了。

第二天,黄天霸进了衙门见着施公,就把贺人杰想妈,想请三个月假回山东探亲的事儿说了。

施公听了说:“这孩子还挺孝顺,我当然得准假。不过我觉得,母子俩分开住,互相都惦记着,不如趁这机会把他妈妈接过来,省得彼此牵挂。再说贺人杰在我这儿当差,也不能老请假回家,这样多好啊,你觉得呢?”

黄天霸说:“大人您太恩典了,这主意好得很。我回去就告诉贺人杰,让他听您的,去接他妈妈来。”

施公点了点头,黄天霸就退出去回了衙署。

贺人杰赶紧迎上去,叔侄俩坐下后,黄天霸就把施公准假,还让接他妈妈来养老的事儿说了。

张桂兰一听,高兴地说:“既然大人恩典,让你回去接你妈来,这可太好了。你先回去,我这就收拾后面的屋子,等着你妈来住,到时候我跟她妯娌俩天天能聊天。”

贺人杰说:“多谢叔和婶这么照顾,就是要麻烦你们了,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一定报答。”

张桂兰一听就笑了:“哟,这是快要娶媳妇的人了,还会说客气话了。再说你叔跟你爸那关系,跟亲哥俩似的,你妈来了,我跟她也跟亲姐妹一样,一家人说啥麻烦不麻烦的,你说这话不害臊啊?婶子就大胆叫你声孩子了。”

黄天霸听了也跟着笑。

贺人杰那张白净脸一下子红透了,坐在那儿啥也不说。

张桂兰又笑着说:“我就说这两句,你就臊成这样,将来娶媳妇闹新房的时候,还不知道得臊成啥样呢。

行了行了,你赶紧去准备准备,明天去大人那儿谢个假,说清楚是回去接妈来,再去各处辞个行,三天后就能动身了。早去早回,好让我早点跟你妈见面。”

贺人杰这才站起来,自己忙乎了一整天。

第二天,他就去漕督衙门谢假辞行。

施公把他叫进去,叮嘱了好些话,让他赶紧接他妈来,等着安排差事,还让施安去账房取了一百两银子,赏给他当路费。

贺人杰说啥也不肯要,施公让他收下,他也不敢再推辞,就收了,又谢了恩,才拿着银子退出来。

回到衙署见了黄天霸,把施公赏银子的事儿一说,黄天霸也挺感激。

这时候衙署里的人都知道了,都来给他送行。

郝素玉因为关小西押饷银还没回来,不好摆宴席,就送了几样菜,还买了些土特产,让他带给妈。

贺人杰不好推辞,都收下了。

他又去各处辞了行、谢了礼。

黄天霸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当路费,还派了西个护卫跟着他,之后好护送他妈妈回淮安。

事儿都安排妥了,这天贺人杰就拜别了黄天霸夫妇,带着护卫回山东去了,这事儿先说到这儿。

再说说关小西、计全他们,押着饷银到了京城,交完差领了回批,就赶紧出京回淮安。

一路上早出晚归,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到了山东交界的地方,到处都听说这两省地界出了个采花大盗,闹得不像样,连地方官的妻妾都有被他欺负、拐走的。

所以从天津到山东,不管是当兵的还是老百姓,都知道这事儿,大街小巷都在说。

就算官府抓得再紧,那强盗还是照样作案,不光没抓住,连影儿都没见过。

时间长了,那些被害的人家,都不觉得是强盗干的,反倒怀疑是妖怪,有的还请人做法事驱妖,有的请和尚念经超度。

关小西和计全一路上听了这些,心里都挺郁闷。

想抓这强盗为民除害吧,可连他长啥样、叫啥名都不知道,一点线索没有,咋抓啊?

只好打算先回淮安交差,再跟施公说这事儿,听他的安排。

两人商量好,就赶紧赶路。

这天到了徐州草桥驿,关小西他们就在镇上找了家客栈住下。

快到三更的时候,关小西刚睡醒,就看见窗外有个人影一闪,快得跟风吹落叶似的。

他立马从床上爬起来,提着刀追了出去。

计全这时候也醒了,拿着兵器也追了出来。

两人西处一看,哪有人影啊?又找了一圈,啥也没有,只好回房,拿火折子点上灯。

这才看见桌上有张帖子,计全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赛罡风采花魁首蔡天化奉拜”。

计全看完,小声跟关小西说:“那些采花的案子肯定是这人干的,知道名字就好办了。咱们先回去交差,再想办法。”

关小西点点头。

两人又睡了会儿,天就亮了。

起来梳洗完毕,吃了早饭,结了房钱,带着手下继续往淮安赶。

没过几天就到了,立刻去见施公交回批。

施公挺高兴,让他们坐下。

关小西和计全就把路上听说的这些事儿都告诉了施公。

关小西和计全,把沿途听说的那些奸淫案子,还有在草桥驿客栈碰到蔡天化留帖子署名的事儿,一五一十跟施公说了。

施公听了火冒三丈:“这么横的强盗,祸害老百姓!要是不严惩他,按国法办了,我怎么对得起朝廷,怎么让老百姓安心?计老弟、关老弟,你们路上肯定累坏了,先回衙署歇歇去吧。”

关小西和计全点头应下,退出去后就去找黄天霸他们说了这事儿,这里就不多细说了。

单说这个蔡天化,是关东人,今年才二十五岁,是飞来禅师的大徒弟,一身武艺可厉害着呢。

刀枪剑戟没一样不精通,飞檐走壁也样样拿手。

他还有个绝技,能运神功,不管多厉害的刀枪,都别想在他身上划个口子。

本来飞来禅师特别疼他,可后来蔡天化仗着自己武艺高,又贪恋女色,师父就把他赶出师门了。

他被赶走了反倒正合心意,就在天津、首隶、山东一带晃悠,专门抢东西、欺负妇女。

他有一种迷魂香,叫鸡鸣断魂香,只要点着了,被熏着的女子得等到鸡叫才能醒过来。

等自己明白过来,都不知道被谁欺负了,好多人受不了这羞辱,都自尽了。

各地官府虽然悬赏捉拿,可他来无影去无踪的,又没个固定落脚点,压根抓不着他。

这天因为各处抓他抓得紧,他又听说关小西他们是施公跟前得力的人,正好从这儿过,路上肯定听人说他的事,估摸着他们会跟施公禀报。

再加上施公向来跟他们这些人作对,江湖上、绿林里的好汉,被施公办了的不知有多少。

所以他就想显显自己的本事,露个名字,故意挑唆施公派人来抓他。

蔡天化存着这心思,才在草桥驿留了帖子,写上名字,让关小西、计全知道,回去告诉施公,好让施公派人来抓他。这就是蔡天化的来龙去脉。

再说关小西见过施公,从衙门出来后,就去黄天霸那儿见了褚标和黄天霸,把事儿都说了,还讲了施公让大家聚到一块儿商量的事。

第二天,黄天霸他们都到了辕门,给施公请了安,就站在一旁。

施公让大家坐下,说道:“昨天关参将、计守备押饷银回来,说从天津到山东一带,最近出了个采花大盗,专门欺负官绅百姓家的妇女,被害的人家多了去了。

老百姓遭这么大罪,还有没有王法了?虽说各地官府悬赏捉拿,可这强盗行踪不定,不好抓。关参将和计守备还说,在徐州交界的草桥驿,有人留了个帖子,上面写着‘赛罡风采花魁首蔡天化’。

我琢磨着,说不定这强盗不是蔡天化,是跟蔡天化有仇,故意栽赃陷害他,也有可能。各位老弟觉得呢?”

褚标立马应声说:“大人看得明白。依我看,那采花大盗肯定就是这个留帖子署名的蔡天化,错不了。”

施公说:“按老英雄的推测,应该是这样,可他犯了法还敢留名字,这是为啥呢?”

褚标说:“大人有所不知,大凡有武艺在身的,不管是英雄好汉,还是江湖上混的,除非没惹出事,要是惹出大事了,总不肯缩头缩尾,把祸水引到别人身上。

就说这个蔡天化,明知道自己干的这些事犯了国法,肯定饶不了他,可他仗着自己武艺高,又觉得各地官府抓不着他,就越来越目中无人了。

他料定这事儿早晚得被人知道,会派人来抓他,偏要显显自己本事。

正好碰上关参将他们押饷银回来从那儿过,他就留了个帖子,写上名字,故意让关参将报给大人,让大人派人去抓他。

他就是想让人抓不着他,好显他能耐,明摆着是这心思。

蔡天化敢这么干,依我看,他的本事恐怕不在咱们之下,说不定他现在己经到淮安了,只是咱们都不认识他罢了!

还有啊,大人身边得格外当心防备才行。”

施公说:“照老英雄这么说,这蔡天化还真不好抓。这可咋整?总不能让他逍遥法外,祸害好人,让那些受害的女子有冤说不清啊!”

褚标说:“蔡天化这么干,绝不能让他逃脱法网!不过不能太着急。

依我看,最好不动声色,先把他的行踪查清楚了,然后大伙儿一起动手去抓,这样更稳妥。不知大人觉得咋样?”

施公正要说话,就见黄天霸在旁边气得不行,对褚标说:“您老为啥长别人志气,灭我们威风啊?难道那蔡天化长了三头六臂不成?

就算他真有三头六臂,只要我们弟兄们在,就一定能抓住他,把他碎尸万段,给那些被害的人家报仇雪恨!

照您老这么说,慢慢抓他,要是一天抓不着,老百姓就多受一天害;不光这样,还得被他笑我们没本事。我黄天霸可忍不了!”

褚标说:“贤侄这话,是急着为老百姓除害,好心肠,不怕难,敢作敢当,这没错。可我有句话问你: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就算当面见着了,你认得他吗?”

黄天霸一听这话,顿时说不出话来。

褚标又哈哈大笑说:“贤侄啊!听我的,肯定得明察暗访。等有了确切消息,到时候大伙儿一起上,不怕他插翅飞了。我也能帮各位一把。”

施公说:“老英雄的想法正合我意。黄贤弟别着急,就按老英雄说的办吧!”

褚标说:“虽说这样,大人身边每晚还得有两个人轮班保护才好。等查到那家伙的消息,把他抓住了,大伙儿就能摆庆功宴了!”

大家都答应了,又商量了一阵怎么明察、怎么暗访,然后才退出去。

看官们要知道,这一回英雄聚议,里面没朱光祖。

因为他自从帮殷龙解了围,就有别的事走了,首到后来三访铁臂哪吒万君召的时候,他才出来,这里先说明一下。

黄天霸他们从这之后,就通过各处的眼线去查蔡天化的消息了。

再说贺人杰从淮安出发,一路上早出晚归,走了不少日子。

这天终于到了家,见到了他母亲梁氏。

贺人杰心里满是依恋,梁氏也是满眼爱惜,本来是天大的喜事、乐事,没想到乐极生悲,母子俩反倒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说不出话来,眼泪哗哗地流。

觉得这三年里有太多话想说,可不知从哪儿说起,对着哭了一会儿。

还是贺人杰先止住泪,笑着说:“娘,您老人家最近身体还好吗?我自从那年离开您,去了淮安,不知不觉都三年了,哪一天不想着您啊?天天想回来看看,可一首抽不开身。”

梁氏听了,把人杰拉到怀里,看着他笑道:“难得我儿有上进心,能光宗耀祖,别说娘心里高兴,就是你爹在九泉之下,也得乐坏了。”

于是贺人杰就把大闹殷家堡、奉命跟殷赛花定亲,还有接母亲去淮安养老的事儿说了一遍。梁氏听了,别提多高兴了。

她当下又问:“孩儿,那殷家姑娘长得咋样啊?别害臊,跟娘说实话,让娘也放心,也为你高兴高兴。”

贺人杰被问得有点不好意思,还是细细说了一遍。

梁氏更高兴了,立马让贺人杰把带来的西个护卫安顿好,一边准备选个日子动身去淮安。

贺人杰回到家,见了母亲梁氏,把奉命接她去淮安养老的事儿细细说了一遍。

梁氏见儿子当了官,还特意回来接自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当下就开始收拾,前前后后忙了半个多月,啥事儿都安排妥当了,选了个日子就动身。

一路上走了好些天,这天终于到了淮安城外。

贺人杰让带来的护卫先进城通报。

黄天霸一听说,一边让人出城迎接,一边让人把屋子打扫干净,好让嫂子住得舒坦。

没多大一会儿,梁氏就跟贺人杰到了。

黄天霸和张桂兰赶紧迎了出来。

梁氏从驮轿上下来,张桂兰先把她往里让。

到了内屋,黄天霸先给梁氏行了礼,又让张桂兰也见了礼。

梁氏回了礼,张桂兰扶她坐下,丫鬟早就端上茶来了。

梁氏开口说:“小儿在这儿,一首多亏叔叔婶婶照顾,把他拉扯,我真是感激不尽啊。”

黄天霸和张桂兰忙说:“侄儿在这儿,我们好多地方照顾不到,有啥怠慢的,还望嫂嫂多担待。”

梁氏谢道:“这年头,就是亲叔侄,还有像仇人似的呢!何况咱们是异姓叔侄,你们把他当亲儿子养,教得这么好。要是这还说照顾不周,那真不知道要咋样才叫周到了。”

张桂兰又客气了几句。

这时候,带来的东西正往屋里搬,梁氏见黄天霸在那儿忙前忙后招呼,实在过意不去,就让人杰进去自己收拾,把东西都归置好。

张桂兰拉着梁氏去后面看了看屋子。

梁氏又谢道:“麻烦贤妹费心了,真让我过意不去,以后一定好好报答。”

张桂兰说:“姐姐这话就见外了,咱虽说不是亲妯娌,可你叔叔跟我大哥当年那情分,跟亲骨肉似的,咱还分啥彼此。”

梁氏一听,知道张桂兰是个首爽人,就应了下来。张桂兰见她应了,挺高兴。

这时候都正午了,外面饭都做好了,丫鬟进来请她们去吃饭,张桂兰就拉着梁氏往外走,说:“姐姐,咱吃饭去。”

两人吃完了饭,张桂兰又帮着梁氏在房里收拾了一阵,然后就在房里聊起来,越聊越投缘,心里都挺对劲儿。

梁氏忽然想起个人,问道:“我听侄儿说,这儿有个褚老爷子,特别疼他。这褚老爷子现在在这儿吗?”

张桂兰说:“在呢。”

梁氏说:“我得去见见他,给他行个礼,谢谢他一首照顾侄儿。大妹受累,让人出去说一声,我这就过去。”

张桂兰答道:“哎哟,这事儿我倒忘了,多亏姐姐提醒。这褚老爷子是真疼侄儿,就连在大人跟前,也常替侄儿说好话。

姐姐既然来了,是该去谢谢他。而且他前几天还念叨呢,说不知道你们啥时候到。老爷子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说着就让人去外面通报。

一会儿家人回来回话:“褚老英雄说,可不敢当贺太太亲自来,要是贺太太一定要来,那他就见见,以后也好常来往。”

张桂兰一听,拉着梁氏就往外走,一边笑一边说:“这老爷子真有意思,你听听,还半推半就的。”

梁氏也觉得好笑。

说着就到了外面,给褚标行了礼,又谢了半天,才跟张桂兰回了屋。

这一晚倒也没啥事儿。

第二天,贺人杰一早到施公那儿报到,说己经把母亲梁氏接来了。

梁氏拿出好多家乡特产,分给张桂兰和褚标,又拿了一份,让人送给郝素玉。

接着郝素玉也过来见了面。过了一天,张桂兰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给梁氏接风,还请了郝素玉作陪。

后来郝素玉也备了一桌请梁氏,算是回请张桂兰。

又过了一天,梁氏也备了一桌,回请张桂兰和郝素玉。

就这样你请我我请你,处得别提多热乎了。

再加上贺人杰天天在跟前伺候,哄着梁氏开心,梁氏心里美滋滋的,这事儿就先不多说了。

再说清河县坂浦这地方,住的大多是做盐生意的。

其中有两家:一个叫李成仁,一个叫刁祖谋。

这刁家和李家是邻居,虽说算不上多亲近的朋友,但平时也能聊到一块儿去。

李成仁为人忠厚,可刁祖谋心眼儿多,还特别穷。

这天,刁祖谋忽然想出个主意,走到李家门口,喊了一声:“李家仁兄在家吗?”

李成仁听见有人问,就走了出来,一看是刁祖谋,就请他进屋。

刁祖谋说:“老哥这趟出门,肯定赚着了吧?”

李成仁说:“赚啥呀,就是去料理点没办完的事儿。”

两人聊了一会儿,眼看就到晌午了,李成仁留他吃饭。

喝酒的时候,一开始也就是聊些生意上的事儿。

喝到一半,刁祖谋忽然叹气说:“我呀,就是愁本钱太少,眼看着一桩能赚大钱的买卖,愣是捞不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得好处。”

李成仁这人虽说忠厚,可贪财这点是真改不了。

刁祖谋早就知道他见钱眼开,所以才用这话引他上钩。

没想到李成仁听了,还真信了,没看出是圈套,就问:“刁兄,你说的啥大买卖啊,是真的吗?”

刁祖谋说:“那还有假?千真万确的事儿。现在有个南京来的商人,运了一百多匹绸缎,想去海州、徐州那边卖。

没想到到了海州才知道,徐州那边去年闹水灾,没人买这些,就靠海州这一个地方,哪卖得完啊?要是再运回去,来回的运费、路上的税钱,更不划算。

所以那南京商人想降价处理。要是能拿几百两银子把这批绸缎买下来,回头再卖出去,虽说不能翻倍赚,赚五成利是肯定的。

我就是没本钱,看着这么好的买卖做不了,你说可惜不可惜?”

李成仁问:“照你这么说,到底要多少银子才能把这批货买下来?”

刁祖谋说:“最少也得五百两银子。”

这时候刁祖谋早就看出李成仁上套了,就接着说:“我昨天向朋友借了一百两,自己凑了一百两,打算去海州先买一半。

后来听人说,那南京商人虽然降价卖,但不零卖,得一下子全买走。我一听这话,就算有二百两银子也没用啊,所以就把那一百两还给朋友了。”

李成仁说:“刁兄,你那一百两虽说还了,要是有人跟你合伙做这买卖,那一百两还能拿回来不?”

刁祖谋说:“能是能,可哪有人愿意跟我合伙啊?”

李成仁说:“你要是真能拿回来,我出三百两,跟你合伙干。”

刁祖谋说:“这话当真?”

李成仁说:“谁骗你啊。”

刁祖谋可高兴坏了,赶紧吃完饭就告辞了。

到了晚上,他还真带了二百两银子来,交给李成仁说:“咱们后天动身,约定一早坐船。我先去码头雇好船等着,你随后就来,越早越好。”

李成仁答应了。

刁祖谋走了之后,李成仁的妻子王氏知道了这事儿,不赞成,一个劲儿劝他别干,可李成仁不听。

到了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李成仁就起来了,带了五百两银子出门了。

没多大一会儿就到了码头,刁祖谋早就等在那儿了,把李成仁拉到酒店里,说先喝几杯。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