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2章 是非曲直

小说: 百断奇案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百断奇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施公让人传官媒,差役们立马应了声,没一会儿就把官媒带到了大堂。

官媒赶紧给施公磕了个响头,然后站在旁边,眼神里满是疑惑。

不知道大人传自己来要干啥。

施公指了指跪在地上的悟色,对官媒说:“你把这个和尚带下去,仔细验一验,然后回来回话!记住,必须实话实说,不准有半点儿隐瞒。要是敢说瞎话,我饶不了你!”

官媒一听这话,心里首犯嘀咕:“今儿个大人这是咋了?我虽说做的是官媒,可好歹是个女人啊,让我去验和尚?这活儿我哪儿干得了啊!”

想着想着,就站在原地不动,脸都皱成了一团,那为难的样子谁都看得出来。

施公一看她这模样,就知道她心里在琢磨啥,故意板起脸问:“你咋不听我的吩咐?还站在这儿干啥?想抗命不成?”

官媒吓得赶紧又跪下来,带着哭腔说:“大人啊,不是小的不听您的话,可小的是个妇道人家,咋能去验和尚呢?求您明察,换个人行不行啊!”

施公忍不住笑了,说:“你以为他真是和尚?他穿的是僧衣,实则是个尼姑!我早就看出来了,可他还嘴硬狡辩,所以才叫你来验明正身,让他没话说。我能不知道你是女流之辈?正因为我心里有数,才让你去做个见证,赶紧去!别磨蹭了!”

官媒听施公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也不敢再推辞,只能慢慢站起来,走到悟色跟前,伸手就要拉他。悟色一看官媒要来拉自己,吓得魂都快飞了,趴在地上一个劲儿磕头求饶:“大人饶命啊!小僧真是和尚,不是女人!求您明察!”

施公见他还在嘴硬,顿时火了,一拍惊堂木:“来人!先把他的衣服扒了!验清楚了,要是真不是尼姑,我就放了他;要是真是女的,看我不判她死罪!”

差役们一听,立马围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悟色按在地上。

官媒也不含糊,先把他外面的僧衣扯了下来,接着又去剥里面的衣服,一连剥了两件。

然后官媒伸手在悟色胸前一摸,立马转过身对施公说:“回大人的话!不用再剥了!验出来了,她胸前两乳鼓鼓的,确实是个女人!”

施公点点头,吩咐差役:“把她扶起来,带到公案前问话!”

差役们赶紧把悟色推到施公跟前,让她跪下。

这时候的悟色,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一个劲儿地磕头,嘴里念叨着“求大人开恩”。

施公看着她,冷冷地问:“现在验清楚了,你还有啥好抵赖的?” 悟色哭着说:“小尼…… 小尼不敢再抵赖了。”

施公追问:“那你为啥跟一群和尚混在一起?说!”

悟色赶紧说:“都是悟性害我的!求大人问他,就啥都知道了!”

施公说:“你别光推给别人,把实情说出来。要是真被他骗了,我替你做主,还你公道!”

悟色刚想开口,眼角余光瞥见悟性在旁边给她使眼色,吓得又把话咽了回去,低着头不吭声了。

施公把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对着悟性怒吼道:“好你个胆大包天的刁僧!在我公堂上还敢搞小动作?来人!拿大刑来!先把这秃驴拖下去打五十大板,看他还敢不敢狡辩!”

差役们齐声应和,立马把悟性拖到台阶下,按在地上,扒了他的裤子,举起板子就打。“啪!啪!啪!”

五十大板打完,悟性疼得嗷嗷首叫,屁股上全是血,皮都裂开了。

施公命人把悟性翻过来,又问道:“现在老实了吧?说!你为啥跟尼姑混在一起?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从实招来!要是敢说半句瞎话,我就用夹棍夹你!”

没想到悟性还是嘴硬,哭丧着脸说:“大人啊!小僧真不知道犯了啥法,被您抓来审问,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我压根不知道她是尼姑!她说我害她,我还觉得是她连累我呢!求大人开恩,放了小僧吧!”

施公见悟性还是不招,就又转向悟色,语气严厉地说:“你说他害你,到底是咋回事?实话实说!要是敢撒谎,我让你也尝尝挨打的滋味!”

悟色看着悟性被打得那么惨,心里首打哆嗦,要是自己再不说,肯定也得挨板子,只能哭着说:“小妇人……小妇人本来不是尼姑,他也不是真和尚。小妇人姓李,娘家姓高;他姓柏,叫柏长善,跟我是邻居。是他把我骗出来的,当时我怕被人认出来,他就让我剃了头发当尼姑,他自己也剃了头扮成和尚,从桃源一路逃到淮城来的。”

施公一听,立马明白了:“哦?原来你是被他拐出来的?”

李高氏(也就是悟色)哭着说:“可不是嘛!”

施公又问:“那你为啥会被他骗呢?”

李高氏擦了擦眼泪,说:“都怪家里太穷了,我丈夫实在养不起家。柏长善就天天来跟我说好听的,把我哄住了,然后就带我逃出来了。是我一时糊涂,才犯了错,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施公接着问:“你家里还有啥人?”

李高氏说:“我丈夫叫李世良。”

施公追问:“你婆婆娘家姓啥?” 李高氏回答:“姓盛。”

施公一听“姓盛”,眼睛立马亮了,这不就是之前来告状的李盛氏的儿媳妇嘛!他接着问:“你丈夫叫李世良,婆婆娘家姓盛,对吧?那你丈夫知道你被柏长善拐走了吗?你家里人没出来找你?”

李高氏摇摇头:“我自从被柏长善拐出来,就跟家里断了联系,哪儿知道他们找没找我啊……不过我猜,我婆婆肯定会让人找我的。”

施公冷笑一声:“你还真猜对了!你婆婆早就来我这儿告状了!她说你丈夫李世良,是被你因为私情害死的,头一天你丈夫死,第二天你就跑了!照你这么说,你丈夫肯定是被你害死的!快说!你为啥要谋害亲夫?从实招来!”

李高氏一听这话,吓得魂都没了,趴在地上哭着喊:“大人饶命啊!小妇人真没害我丈夫!他是自己病死的!您要是不信,把我婆婆叫来问问,就啥都清楚了!”

施公反问:“你说他是病死的,那为啥他头一天死,你第二天就跟人跑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李高氏辩解道:“都是因为家里太穷了,我丈夫一死,我连饭都吃不上了,柏长善就说带我出来找活路,我才跟他走的。”

施公一拍惊堂木:“胡说八道!亲夫刚死,你就跟别的男人跑了,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你分明是谋害了丈夫,怕被人发现,才提前逃跑的!别以为能瞒得过我!来人!把夹棍抬上来!”

差役们立马把夹棍搬了上来,放在李高氏面前。施公接着说:“把她夹起来!我看她招不招!”

差役们一声吆喝,就把李高氏的手放进夹棍里,两头的绳子紧紧攥在手里,就等施公下令收紧。施公坐在上面,盯着李高氏问:“你到底招不招?再不招,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高氏咬着牙说:“大人……小妇人真没害我丈夫……” 施公怒喝道:“看来不给你点苦头吃,你是不会说实话的!收紧!”

差役们立马使劲拽绳子,夹棍“咔嗒”一声收紧,李高氏疼得撕心裂肺地喊:“痛死我了!我受不了了!求大人松点!我招!我全都招!”

施公吩咐道:“先松了吧,让她说!”

差役们把夹棍松开,李高氏瘫在地上,喘着粗气,哭着把实情说了出来:

“我丈夫李世良本来就常年生病,从去年开始,病又重了。家里穷得叮当响,没钱给他治病。柏长善就常来我们家,给点钱帮着治病。时间一长,他就跟我眉来眼去的,后来还骗我跟他好了…… 那时候我丈夫还不知道这些事。我也跟柏长善说过:‘要是我丈夫病好了,知道咱们俩的事,我肯定活不成了,他非杀了我不可!’柏长善就跟我说:‘你别怕,你丈夫活不了多久了,眼看就要不行了。’

两个月前,我丈夫的病更重了,躺在床上起不来。那天柏长善来我们家,看见我丈夫快不行了,还假惺惺地叹气。走的时候,他跟我婆婆说:‘大娘,我看世良这病,怕是好不了了。

不过要是能弄到一服灵丹,说不定还能碰碰运气。’我婆婆赶紧问:‘哪儿有灵丹啊?’柏长善说:‘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哪那么好找啊。’我婆婆就再三求他:‘要是能找到,你就帮着弄一服来吧,救救我儿子!’柏长善说:‘行,我帮你找找看。’

到了傍晚,柏长善还真拿了一包药粉来,交给我婆婆说:‘大娘,我好不容易弄到这药,让世良吃了,碰碰运气吧。’说完他就走了。我婆婆赶紧把药给我丈夫吃了。结果到了半夜,我丈夫就没气了……我吓得赶紧喊我婆婆,说丈夫没了。

我婆婆也没怀疑是药的问题,还以为是病太重了。

第二天一早,柏长善又来我们家问病情。一进门,我婆婆就哭着跟他说:‘世良没了!这可咋整啊,连寿衣和棺材都没有……’柏长善就说:‘大娘您别着急,寿衣和棺材我来办,以后您再慢慢还我钱就行。’我婆婆当时感激得不行,一个劲儿给他磕头。后来他就给我办了寿衣和棺材,当天就把我丈夫埋了。

埋了我丈夫之后,柏长善偷偷跟我说:‘你丈夫本来就活不长,与其在世上遭罪,不如让他早点死。其实是我那包药把他毒死的……’”

至于柏长善为啥要毒死李世良,李高氏后续还有啥隐情,接着说!

当时李高氏说,她丈夫李世良是被柏长善用草药毒死的,等把人装殓完了,柏长善才跟她说实话。

施公听到这儿,赶紧追问:“柏长善都跟你坦白是他下的毒了,你当时咋跟他说的?”

李高氏就哭着回忆:“我一听这话,当场就跟他吵起来了:‘你这狠心的东西!把我害得好惨啊!我丈夫就算好不了,至少能让他安安稳稳走啊,你现在把他毒死,我以后靠谁过日子?’结果他倒好,满不在乎地说:‘我早给你安排好了,别瞎琢磨了,明天就跟我走,保准饿不着你,日子比跟你丈夫过的时候强多了。’

我当时死活不答应,他见我不松口,又来威胁我:‘我为了你费了多少心思啊!你丈夫死了,我还花钱给买了衣服棺材,把他好好埋了,够对得起他了吧?我好心好意花钱,还带你过好日子,你要是不跟我走,先把我买衣服棺材的钱还我,我还得拉你去县里告状,就说你害死了你丈夫!咱们是邻居,我不能不管,到时候你小命都保不住!但你要是乖乖跟我远走高飞,我保证待你比你丈夫好几百倍!’

我当时一听就怕了,真要是告到官府,我说不定真得被冤死,没办法,只能跟他跑了。”

“到了外面,他又说:‘咱们一男一女路上走太扎眼,不如都把头发剃了,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了,也不会起疑心。’我心想,都己经跑出来了,也回不去家了,万一被人认出来更麻烦,就只好听他的,把头发给剃了。大人,这都是我的实话,我丈夫真不是我害的,求您明察啊!”

施公接着问:“照你这么说,当初就你俩跑出来,后来怎么又跟另外三个人凑一块儿了?”

李高氏赶紧解释:“那个叫觉慧、了凡的和尚,是我们在客店里偶然遇上的。还有个叫悟空的,听说是桃源县人,我以前根本不认识。那天在路上碰见他,他倒认识柏长善,一看见我就问柏长善:‘这是谁啊?’柏长善当时就撒谎:‘这是我表妹。’

悟空又追问:‘既然是你表妹,你怎么跟她偷偷跑出来了?’柏长善一听这话,以为他知道实情了,赶紧拉着他去客店里,一个劲儿求他别声张。悟空一看柏长善这么心虚,就开始敲竹杠,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柏长善怕他把事儿捅出去,只能认了,连他的衣服饭菜都包了。”

施公又追问:“那悟空怎么也剃了头?”

李高氏说:“他本来就是和尚啊!柏长善让我剃头发,还是看见悟空才想到这个主意的。”

施公听完,让李高氏先跪在一边,接着提审柏长善和悟空。

这俩人见李高氏把啥都招了,知道瞒不住了,也只好如实交代。

施公当即下令把他们分开关起来,等把李盛氏传过来再做判决。

差役们赶紧应下,把人带下去关押,施公这才退堂。当时来看审案的人,没一个不佩服施公断案厉害的。

闲话少叙,过了两天,差役把李盛氏传到了衙门。

施公又把柏长善这帮犯人提上堂,重新审了一遍,还让柏长善照着之前的供词,把事儿再细说一遍。

李盛氏在旁边听得明明白白,这才知道自己儿子是被柏长善害死的,当场就给施公磕头,求他为儿子申冤。

施公当即宣判:柏长善秋后问斩;李高氏虽然没参与谋害丈夫,也不是她起的头,事先也不知情,但不该被柏长善引诱,而且事后知道丈夫是被害死的,不光不报官,还被柏长善骗着、吓着一起逃跑,这罪也不小,判绞刑;悟空见事就想占便宜,到处敲竹杠,重打二百大板,押回原籍,逼着他还俗;觉慧和了凡没查出别的事儿,从轻发落,让他们赶紧离开这儿,不许再逗留;李盛氏允许在家族里选个孩子过继,继承家业。

施公判完,当场就把人犯都发落清楚,然后退堂了。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五只麻雀为啥会来鸣冤呢?

这里头有个小故事。

当初李世良看见一面老照壁上有个麻雀窝,正好有只野猫在上面抢食,不小心把麻雀窝给弄掉了。

李世良过去一看,窝里还有五只小麻雀,不忍心看着它们饿死,就带回家养活了。

等小麻雀长出羽毛能飞了,又把它们放了。

所以这五只麻雀是记着他的救命之恩,今天特地来帮他申冤的,这就跟古时候“结草衔环”报恩的道理一样。

所以说啊,大伙儿可别觉得小动物没灵性,就随便伤害它们,觉得不就是些飞禽昆虫嘛,杀了也没啥。

殊不知古时候好多善人,就因为一时的善念,最后得了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好报。

就说董昭吧,有回在河边看见一群蚂蚁被水冲散了,在水面上漂着快淹死了,他就找了根芦苇杆,慢慢把蚂蚁都救到岸上。

到了晚上,他梦见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来谢他,说:“我是蚁王,多亏您救了我们一族的命,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我己经求了天庭,保您今年科举能中状元。”

等梦醒了,后来董昭还真中了状元。

还有个叫毛宝的,小时候看见一个渔夫网住一只大乌龟,那乌龟身上还长着绿毛。

他觉得这乌龟挺稀奇,就掏出零花钱想买下来。

渔夫见他钱少,又是个小孩,就说:“我这绿毛龟要是拿到集市上卖,想买龟板入药的人肯定愿意出高价,就算卖给药铺也能卖不少钱,你这点钱可买不走。”

毛宝就问渔夫:“那你说这龟能卖多少钱?别人买去干啥用啊?”

渔夫说:“把龟敲碎了入药,能治病。”

毛宝一听就急了:“那龟不就死了吗?”

渔夫说:“那肯定啊。”

毛宝不忍心,就把渔夫领到家里,跟父母要了不少钱,把绿毛龟买了下来。等渔夫走了,他又跑到河边把龟放了。

后来毛宝遭难,前有大河挡路,后有追兵,自己都觉得必死无疑了。

正在没办法的时候,忽然看见河里漂过来一只绿毛龟,那一个劲儿朝他点头,好像要救他似的。

毛宝一下子想起来,小时候救过一只绿毛龟,说不定就是它来报恩了。

于是他赶紧跳上龟背,那乌龟把脑袋抬出水面,带着他游过了河。

后来毛宝还当了大官呢。

咱接着说正事,施公把案子都办完了,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到了启程那天,他带着黄天霸等人,坐着八抬绿呢大轿,走出衙门。

街上那叫一个热闹,老百姓扶着老人、领着小孩,都挤在路边想留住他,把路都堵满了。

施公一边走一边跟大伙儿道谢。

走了好一会儿才出了城,然后下轿上船。

城里的文官武将也都按着礼节来送他,施公又跟他们叮嘱了半天,船才开。

施公之前被皇上派去当南江漕运总督,这都干满三年了,按规矩得回京城见皇上。

后来圣旨下来了:“让他赶紧来京!”

施公不敢耽搁,立马收拾东西准备进宫,还带上了黄天霸、关小西、何路通这些老兄弟,连计全、李昆、李七侯,还有金大力、王殿臣、郭起凤、贺人杰也一块儿带上了。

为啥带这么多人呢?一来路上万一出点事儿,有人能护着;二来也能顺便查查地方上那些欺负人的恶霸土豪。

那天他们雇了船,一群人浩浩荡荡就出发了,之前的故事里其实都讲过这些了,这儿就不多啰嗦了。

不过随行的人里,大伙儿都挺乐意去,就关小西犯了难。

因为他媳妇郝素玉怀着孕呢,眼看就要到预产期了!

再讲大道理也得顾着家里人,关小西哪放心让媳妇一个人在家?

可这是朝廷的差事,又没法推掉。

没办法,他只好拜托黄天霸,再让黄天霸跟张桂兰(黄天霸媳妇)和贺人杰他娘说,让她们多照看照看郝素玉。

张桂兰跟郝素玉本来就跟亲姐妹似的,哪儿能不答应?

关小西这才稍微放了点心,跟着施公去京城。

临走前,他还专门跑一趟总镇衙门,当面又跟张桂兰叮嘱了一遍。你瞧这事儿,真是应了那句“英雄再厉害,也放不下家里的牵挂”。

贺人杰也跟着施公去京城。

在他心里,就想趁着这机会立一两件功劳,混个一官半职。

不光自己脸上有光,还能告慰九泉之下的爹,让在家的娘也高兴高兴。

可他娘心里头,那叫一个不踏实。

出发前一天,他娘拉着他的手说:“儿啊!你明天就要跟施大人还有各位伯伯叔叔去京城了。娘知道你是想往上走,给家里争光,可娘这心啊,总悬着放不下。娘就盼着你路上少逞能,别觉得自己厉害就目中无人,凡事多听你黄天霸叔叔的话,别犟嘴。只要你能跟着大人平平安安回来,娘这颗心才能落地啊!”

说着说着,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

贺人杰看着娘这样,心里也不好受,眼圈一红,也掉了几滴眼泪,赶紧劝道:“娘!您别这么伤心啊。我这一路上有各位伯伯叔叔陪着,能出啥事儿?就算施大人派我办点事,我肯定听大人的安排,还会多问各位长辈的意见,保证不出岔子,不让您惦记。您就放心吧!”

他娘听了这话,心里真是又难过又欣慰。

欣慰的是,儿子才十八岁,就想着给爹争光;难过的是,这么小的孩子,换别家还舍不得让他出远门呢,可他没了爹,只能跟着施公跑几千里去京城。

这么一想,眼泪又快下来了,她强忍着泪说:“我儿能听娘的话,娘就放心了。”

贺人杰走后,他娘又去黄天霸家,专门托付黄天霸:“兄弟,你明天跟大人去京城,将来肯定能当大官。家里的事儿你别操心,你媳妇和我家小杰有我照看呢。就是有个事儿拜托你,小杰还小,你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多管教管教他。不光我记你的好,他爹在地下也会感激你的。”

黄天霸一听就笑了:“嫂子你这话就见外了!我跟大哥跟亲兄弟似的,就可惜他走得早,没赶上好日子。现在小杰能给大哥争光,这也是你的福气啊!就算你不说,我也会照看着他。这次回来,就算路上没立啥大功,施大人肯定也会保举他当个小官。等回来我就给他办婚事,殷家那姑娘也不小了,早点娶进门,你也能早点抱孙子,享享清福。嫂子你就放一百个心,小杰的事儿我全包了,绝对对得起大哥当年对我的情分!”

贺人杰他娘听了,心里别提多感激了,又把贺人杰叫过来,当着黄天霸的面再叮嘱了一遍。张桂兰在旁边也帮着劝:“嫂子你别担心了!小杰都十八岁了,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孩,还比别人聪明,能出啥事儿啊?” 贺人杰他娘笑着说:“这还不是靠你们多照顾他嘛!” 几个人又聊了会儿家常,就各自回家睡觉了。一夜无话,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黄天霸就带着贺人杰,跟着施公出发了。

另一边,关小西也跟郝素玉嘱咐了半天,无非就是让她生孩子的时候多注意身体,别逞强。

郝素玉心里也舍不得,俩人又黏糊了好一会儿。

施公他们出发后,就商量着走水路和陆路结合,一站一站往前走,顺便查访恶霸和难办的案子。

关小西走了还不到十天,郝素玉就觉得肚子沉得厉害,看样子是要生了。

她赶紧提前准备,俗话说得好:“怀孕的人要生,说生就生。”

郝素玉把生孩子要用的东西,还有吃的喝的,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的,还把贺人杰他娘接过来,万一生孩子的时候需要人帮忙,也有个照应。

巧的是,她嫂子早就知道她怀孕了,也晓得快到预产期了,专门从菊花庄赶过来,还是她哥郝其鸾亲自送过来的,顺便来看看妹妹。

,郝素玉嫁给关小西后,都三西年没见过哥嫂了,这一见面,那亲热劲儿就别提了,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这也是人之常情,没啥好奇怪的。

当天郝素玉就摆了酒席,给哥嫂接风。

郝其鸾一开始还不知道关小西跟着施公去京城了,还是郝素玉告诉他的,他这才明白过来。

接着,郝其鸾和他媳妇又跟贺人杰他娘问好,郝素玉把前前后后的事儿跟哥嫂说了一遍,郝其鸾听了,还一个劲儿地夸贺人杰有出息。

又是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

第二天,郝其鸾闲着没事,就去街上逛了逛。

他媳妇呢,就去拜访张桂兰,张桂兰赶紧把她迎进门,俩人又聊起了这些年没见的事儿,越聊越投机。

当天张桂兰还留她吃了午饭。

转天,张桂兰又去回拜,郝素玉也留张桂兰在家吃饭。过了几天,张桂兰还专门办了桌好酒好菜,请郝素玉的嫂子吃饭,郝素玉的嫂子也送了些家乡的土特产过去,俩人关系越来越近。

这边正热闹呢,褚标听说郝其鸾来了,也想去看看他。

可他又琢磨着:“按规矩,得是客人先拜访主人,哪有主人先去拜访客人的道理?”

巧了,郝其鸾也听说褚标在黄天霸家,就先主动去拜访褚标了。褚标一听郝其鸾来了,高兴得不行,赶紧让人请他进来。

俩人一见如故,聊得特别投机,说了好半天话,郝其鸾才告辞离开。

转天,褚标就去回拜郝其鸾,郝其鸾赶紧把褚标请进屋里,家丁端上茶来,俩人刚说了没两句话,就看见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跑出来,朝外面喊:“快来两个人!贺太太吩咐了,一个去总镇衙门把黄太太(张桂兰)接来,另一个赶紧去请稳婆(接生婆)!我们太太要生了,千万别耽误了!”

外面的家丁一听,哪敢磨蹭,跟一阵风似的,分头跑出去办事了。

小丫鬟也赶紧回了上房。

褚标和郝其鸾听见这话,也跟着着急,赶紧让人再去催催,怕路上耽误了。

没一会儿,张桂兰就先到了,接着稳婆也来了,一群人赶紧去了上房。

这时候也没法跟郝素玉多说话,只能问了两句:“肚子感觉怎么样?”

郝素玉皱着眉头,难受得说不出完整的话,勉强答道:“也说不上来……就是肚子疼得厉害,还总觉得往下坠……”

到底郝素玉啥时候能生下孩子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