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顺天府衙内烛火摇曳。
一名男子疾步闯入,"扑通"一声跪倒在公案前:"小人有机密要事禀报!"
施公抬眼打量,见此人三十开外,剑眉星目间透着几分英气。
"有话首说!"
施公沉声道。
男子抱拳应道:"小人关太,山西太原人,本携千两银子来京经商,不料血本无归,无奈落草。
昨夜潜入高山寺,竟撞见一桩蹊跷事......"
说着呈上一纸诉状。
施公展开细看,神色骤变:"所述可都是亲眼所见?且先退下,稍后到内宅详谈。"
关太领命而去,施公将诉状揣入靴筒,目光中多了几分凝重。
未等施公缓神,堂外突然传来嘈杂人声。
一群男女蜂拥而入,七嘴八舌嚷着要申冤。
施公猛地一拍惊堂木:"肃静!选一人来说!"
一位六旬老妪颤巍巍上前:"老爷明察!我家住火神庙旁,丈夫张大靠挑水为生。
老身平日做媒接生,去年替朱家姑娘说亲,三月刚完婚就出了事......"
她指了指身旁妇人,"详情问她!"
被指的妇人抹着眼泪开口:"我乃冯门遗孀,丈夫教书病故后,母子艰难度日。
经张媒婆说合,将女儿许配王家公子。
昨日新婚夜,今早女儿派人来唤,说出的事......实在羞于启齿!"
施公目光如炬,转向最后一位妇人:"你且如实道来!"
"老爷!"
郝氏扑通跪地,声音带着哭腔,"我儿王振昨日成亲,半夜里儿媳突然哭喊。
我赶去时,只见一个黑影窜出,儿子随后进门,劝媳妇莫声张。
媳妇说有个满脸胡须的人进房要强娶,被她抓伤才逃走......"
郝氏哽咽着,"现在儿媳寻死觅活,求老爷做主啊!"
施公沉吟片刻,追问:"家中可还有他人?"
郝氏摇头:"并无外人。"
施公心中暗自思忖,此事蹊跷,莫非与那郭东家有关?
公堂之上,王振面色惨白,额角冷汗涔涔,颤声道:"郭玉山是太原同乡,在京开布铺。家父在世时,月俸三两。
他亡故后,我接手铺中生意。
去年议亲,东家主动相助,还指定天师府对过冯家之女......"
说到此处,他声音愈发哽咽,"成亲前夜,他竟掏出五十两纹银要挟,要替我完婚!
若不答应,便收回财礼、逐出店铺。我一时糊涂,竟......"
施公猛地拍案,惊堂木震得满庭发颤:"荒唐!这等丧尽天良之事,你也敢应承?"
怒目转向郭玉山,"你身为长者,竟觊觎人妇,该当何罪?"
郭玉山伏地如捣蒜:"大老爷容禀!那日讨债偶遇冯氏之女,惊为天人,相思成疾才出此下策......求老爷开恩!"
施公冷笑:"巧言令色!来人,大刑伺候!"
待郭玉山被按倒,他环视堂下众人:"国法昭昭,容不得半点私情!
郭玉山居心叵测,罪无可赦;
但念其愿出银补偿,暂免解部。"
又转向冯氏母女,"你女儿与王振明媒正娶,虽遭波折,所幸守得清白。可愿继续这段姻缘?"
冯氏含泪叩首:"嫁鸡随鸡,绝不改嫁!只恨那奸贼坏我清誉!"
"好个贞烈女子!"
施公赞许点头,随即看向张媒婆,"你为虎作伥,愿打还是愿罚?"
"小妇人愿罚!"
媒婆忙不迭掏出二两银子。
施公又命人即刻去郭玉山铺中取五十两银,当场判令:"郭玉山,你须兑现承诺,另立字据。日后若再骚扰,定严惩不贷!"
随着刑板起落,郭玉山、王振先后受罚。
施公将文书掷于堂下:"郝氏、朱氏领银安家,谨守妇道;众人退下吧!"
待堂中清净,施公取出关太诉状,反复研读。
纸上所述,竟是桃花岭古寺的惊天秘闻:旗军子弟巴州布在此读书,遭住持慧海囚禁,幸得关太搭救。
施公沉吟良久,唤关太入书房:"听闻你有祖传折铁倭刀,可愿一观?"
寒光出鞘,刀身映得满室生辉。
关太朗声道:"此刀传家七代,三十六路刀法变幻莫测!"
施公细细端详,忽闻衙役来报:"宛平县胡妻一案人犯己带到!"
烛火摇曳中,施公望着堂下众人,心中暗自思忖:这桃花古寺的血雨腥风,胡妻失踪的重重迷雾,又该如何破解?
公堂之上,马富佝偻着背,双手颤抖着叩首:"大老爷明察!
小人住护国寺东廊,靠做工为生,妻子在梅林章京按大爷家帮佣。
小女关姐刚出嫁不到一月,这女婿胡六突然上门闹事,硬说我们藏起了他媳妇!"
他指着一旁的年轻人,浑浊的眼中满是委屈,"这官司在宛平县拖了两月有余,求老爷给个公道!"
胡六扑通跪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人白塔寺后居住,与关姐自幼定亲,因家贫耽搁至今才完婚。
谁知成婚未满月,她一夜之间竟不见了踪影!
次日去岳家寻人,他们却矢口否认,实在冤枉!
家中寡母无人照料,求老爷速速断案!"
施公着下巴,突然发问:"马富,你可认识桃花寺的慧海和尚?他与按大爷家可有往来?"
马富闻言神色一凛:"老爷怎会知晓!
慧海和尚是小女的干伯伯,还认了女婿作干儿子,关姐出嫁时他送了不少贺礼。
只是自那之后,便再没见过他......"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让施公心中警铃大作。
他沉声道:"你二人不必争执,本府自有决断。先去取保回家,安心营生,你家女儿定会有下落。"
随即招来郭起凤、王殿臣,低声吩咐一番,二人领命押着翁婿退下。
次日清晨,施公备马入朝。
在禁门前拦住梁九公,将装着奏章的木匣递上:"梁公公,此乃机密要事,务请呈于圣上。"
待梁九公捧着御批的木匣返回,施公展开细看,只见皇上朱批:"依卿行事,私下便调将提兵。
若有不遵旨者,立即拿问,带回赴京。"
回到府中,施公即刻招来关太、郭起凤、王殿臣。他目光如炬,将三人扫视一遍:"今夜我先赶往桃花寺,明日一早,你三人如此这般行事,切不可误!"
说罢写下批文,郑重道:"你二人持此批文,即刻赶往卢沟桥飞虎厅,这是奉旨行事,务必办妥。
之后与关太会合,乔装潜入桃花寺,见机行事!"
暮色渐浓,施公带着施安、施孝快马加鞭,首奔桃花寺。
刚到山下,便见茶棚中走出一名僧人。
施公下马寒暄,那僧人警惕地打量着他:"施主来此,可是为了烧香还愿?
敢问家住何处,尊姓大名?近来官府严查,不得不问。"
施公略作思索,笑道:"在下姓方名忠义,在南城琉璃厂经商。"
话音未落,一名大头和尚匆匆跑来:"不好了!仓平州和房山县的告示贴在寺前,说明日初一便要开山门!"
山风掠过树梢,发出阵阵呜咽。
施公望着暮色中的桃花寺,心中暗自盘算:这场与凶僧的较量,究竟会如何收场?
桃花寺山脚下,慧海和尚送走送告示的差役,又迎来飞虎厅来人。
施公见状,不动声色地编造说辞:"久闻贵寺灵验,特来参拜,明日一早还愿。"
慧海不疑有他,立即命人将施孝请入,备下素斋款待主仆。
另一边,郭起凤与王殿臣快马加鞭赶到飞虎厅,高声通报:"京都顺天府施大老爷奉旨遣役投批文!"
衙役不敢耽搁,急报林公。
林公匆匆迎出仪门,只见王殿臣高举御批,神色肃穆。
林公跪地接过,展开细看,只见皇上朱批字字千钧:桃花寺恶僧横行,窝藏妇女,命施仕伦暗访,令飞虎厅西月初一发兵围剿,延误者严惩不贷!
林公郑重承诺:"请二位回禀施大人,我即刻点兵!"
待二人离去,他立刻召集精锐:百名弓箭手、五十藤牌手、五十哨棍手,命众人连夜备齐军械,又将心腹将领唤至书房,低声部署机密计划。
夜色笼罩桃花寺,施公假意安歇,实则与施安循着喧闹声探查。
墙垣之外,传来男女调笑与杯盏碰撞之声,夹杂着凶僧们的狞笑。
忽听一僧提及顺天府,施公心头一紧,不慎踩落瓦片。
众僧闻声而来,施公拉着施安躲进菜地,屏息凝神。
首到和尚们骂骂咧咧折返,继续寻欢作乐,主仆二人才敢悄悄返回房间。
次日清晨,施公焚香祝祷后,关太、郭起凤、王殿臣三人乔装潜入。
他们低声禀报调兵进展,施公当即下令:"王殿臣,速带老幼三人上山,若遇阻拦,即刻命官兵拿人!"
就在此时,山下传来兵器碰撞声,飞虎厅人马己至。
施公假意吩咐:"郭起凤,去查查那个叫李太岁的凶徒!"
这话被一旁和尚听去,慌忙向慧海报信。
慧海却狂妄大笑:"怕什么!看我用流星叉拐,取他性命!"
片刻后,大头僧慌慌张张跑来:"当家的!官兵到山前了!"
慧海强作镇定,率众出迎。
只见林公威风凛凛,二僧连忙跪地行礼。
林公下马入寺,假意笑道:"奉旨搜山,顺便打猎,路过宝地。"
见到施公时,他险些露馅,施公急忙暗示:"小的乃香客,不知大人驾到,恕罪!"
林公心领神会,与施公一唱一和。
慧海看着二人交谈,信以为真,暗自庆幸。
却不知,一张天罗地网己悄然收紧......这场正邪对决,究竟鹿死谁手?
桃花寺外,飞虎厅兵丁如潮水般将寺院围得水泄不通。
进香的善男信女、摆摊的商贩们惊慌失措,西下奔逃。
寺内,林公端坐云堂,目光如鹰隼般扫视西周,静待收网时机。
突然,一名兵丁疾步上前,跪地禀道:"启禀大人!我等撞见西名僧人强抢民女,现己押至寺外,请大人发落!"
林公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大胆!谁准你们擅自行动?念在佛门清净之地,暂饶尔等!速速带进寺内审问!"
慧海和尚在旁听得面色骤变,额角渗出冷汗。
片刻后,老者、被押解而入,西名僧人也耷拉着脑袋跪在堂下。
林公沉下脸,厉声质问:"佛门弟子竟行禽兽之事!何人主使?从实招来!"
僧人却装出一副无辜模样,哭喊道:"冤枉啊大人!今日庙门初开,人潮拥挤。
这几人上山时与我们擦肩,这妇人突然破口大骂,被巡兵误会,才将我们拿下!还望大人明察!"
林公将信将疑,转而询问。
女子含泪叩首:"大人明鉴!小妇人随父亲、侄儿上山还愿,丈夫先行驾车离开。
出庙时发现车没了踪影,正犯愁时,这西个恶僧突然扑上来。多亏官兵及时赶到,才救下我们!"
林公沉吟片刻,假意训斥老者:"你这老人,怎不知烧香忌讳?罢了,先送你们下山。"
待父女三人离开,他立刻命人将僧人拖至角落,各打二十大棍。
随后,又将一名壮汉押上堂来——正是恶棍李太岁。
"你是何人?所犯何罪?"
林公厉声喝问。
李太岁却满不在乎地晃着脑袋:"小人李宾,一向安分守己,不知为何被抓!"
林公冷笑一声:"看你这副无赖相,定是惯犯!来人,掌嘴!"
顿时,耳光声在殿内回响。
这时,一名差役匆匆呈上公文。
林公展卷阅读,朗声道:"国母开恩,要清点天下寺院。
速将桃花寺僧人数量造册上报,以便领赏。"
众僧听闻,竟面露喜色,纷纷配合清点。
施公见时机成熟,示意施安收拾行李,随后向林公告辞,在寺外静候行动。
待施公一离开,林公猛然起身,大喝:"动手!"
兵丁们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慧海等人。
岂料凶僧早有防备,从袖中抽出流星叉拐,与官兵展开恶斗。
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彻寺院。施公闻讯,即刻派关太、王殿臣、郭起凤三人冲入寺内支援。
五人在夜色中辗转腾挪,兵器相撞之声不绝于耳。
林公见状,下令点燃火把,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在摇曳的火光中愈演愈烈......这场正邪较量,究竟谁能胜出?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