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厕所与人心
公共厕所封顶那天,林晓特意请了瓦匠老王头喝了两盅。老头喝得脸红脖子粗,拍着桌子说这厕所盖得比他给厂长家砌的鸡窝还结实,墙角的水泥抹得比镜面还平,保准十年八年漏不了雨。
这话倒没夸张。新修的厕所分了男女两间,外墙刷了白石灰,屋顶铺了油毡,门口还搭了个避雨的棚子,棚下钉了块木牌,是赵老师写的“讲究卫生”西个毛笔字。最贴心的是,林晓让人在女厕门口砌了个矮矮的台阶,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太太抬脚。
“晓儿,你是没瞧见,今早刘大妈进厕所时,摸着那白墙首抹眼泪。”张岚端着刚晒好的萝卜干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笑,“她说活了六十多年,头回见着这么体面的公共厕所,比家里的茅房还干净。”
林晓正对着图纸琢磨给夜校添个小书架,闻言笑了笑:“干净点好,少生点病,比啥都强。”
话音刚落,三大爷阎埠贵背着个粪桶从外面进来,脸上却没往常倒腾粪便时的嫌弃,反而带着点得意:“晓儿,你这厕所设计得真讲究!粪坑底下铺了层水泥,边上留了掏粪的口,以后掏粪的来了,省老鼻子劲了。我跟掏粪队的老李说了,以后咱这胡同的厕所,他每周来清一次,保证不堵。”
林晓起身给三大爷倒了碗水:“辛苦您跑这趟。”
“不辛苦,不辛苦。”阎埠贵喝了口水,话锋一转,“不过我刚才算了笔账,这厕所虽好,日常打扫也得有人管。总不能让它脏了去,白费了你这番心思。”
这倒是个问题。林晓想了想:“要不咱跟街坊们商量下,各家轮流值日,一天一家,负责扫扫地、冲冲水?”
“我看行!”阎埠贵立刻接话,“我这就去挨家说,保证没人推辞。你信我,现在大伙看这厕所跟宝贝似的,谁都舍不得弄脏。”
果然,没过半个时辰,阎埠贵就乐呵呵地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个小本子:“都应了!前院聋老太太家没人手,她说愿意多出点柴火,给打扫的人烧热水;傻柱说他力气大,每周来通一次下水道;就连许大茂都举手了,说他负责擦门口那块木牌——你说邪门不邪门?”
林晓忍不住笑了。他知道,这不是邪门,是人心换人心。当初修路时,大家看着铲平的路面一点点亮起来;盖厕所时,看着白墙一点点砌起来;夜校开课了,看着孩子们一笔一划学写字——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像种子似的落进心里,慢慢就长出了珍惜和顾念。
下午的时候,胡同里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区里的干部听说了他们修路、盖厕所、办夜校的事,特意带着记者来视察。干部们站在新修的路上,摸着厕所的白墙,又去夜校看了看孩子们写字,笑得合不拢嘴。
“小林同志,你们这可是给全区做了个好榜样啊!”领头的干部拍着林晓的肩膀,“民生无小事,能把这些不起眼的事办得这么扎实,可见是真把街坊的难处放在心上了。”
记者举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拍,镜头扫过新修的路面,扫过干净的厕所,扫过夜校里亮着的灯光,最后落在一群围着看新鲜的街坊脸上。有个老太太对着镜头,咧着没牙的嘴笑:“托晓儿的福,咱这胡同,现在比城里还舒坦!”
那天晚上,区里的广播特意播了他们胡同的事,虽然没提林晓的名字,只说“某街道居民自发改善生活环境”,但院里的人都知道,这是沾了谁的光。许大茂提着瓶酒来找刘海中,脸红脖子粗地说:“叔,以前是我不懂事,总跟院里闹别扭。现在我算是明白了,日子要往好处过,就得大伙一条心。这瓶酒,我敬您,也敬晓儿。”
刘海中愣了愣,接过酒,难得没摆架子:“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以后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林晓站在院子里,听着屋里的笑声,抬头看了看天。月亮挂在光秃秃的树梢上,亮得很,把新修的路照得像条银带子。他想起刚穿越时,总觉得这个年代处处是难处,缺吃少穿,人心复杂。可现在才慢慢懂得,再难的日子,只要有人肯带头搭把手,有人愿意跟着出份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就像这厕所,看着是件埋汰事,可真修好了,干净的不只是环境,还有街坊们心里那点隔阂;就像这夜校,教的不只是认字,还有日子要往亮处过的盼头。
“晓儿,进来吃块糖!”张岚在屋里喊。
林晓应了一声,转身往家走。脚踩在新修的水泥地上,踏实得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的日子,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小事”要做,但只要这胡同里的人心齐,再小的事,也能攒成越过越红火的日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