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青山村浸在蒙蒙细雨里,林小溪蹲在屋檐下剥野山椒,看顾辰披着蓑衣在田间丈量土地。少年深蓝布衫的下摆被雨水浸得发暗,却执意不肯进屋躲雨:“春耕前得把引水渠修好,不然新种的甘蔗苗要遭殃。”他话音刚落,手里的木桩子便稳稳砸进泥土里,惊飞了几只避雨的麻雀。
“先喝碗姜汤吧。”林小溪掀开草帘,将陶碗塞进顾辰手里。姜汤里加了红糖和姜片,是她今早特意熬的。少年接过碗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耳尖微烫,却故意用粗粝的嗓音说:“柱子哥他们在村口修竹棚,缺个帮手。”
她看着他喝完姜汤,把空碗塞进他手里,又往他兜里塞了块烤红薯:“吃完去林爷爷的菜园,他说新育的辣椒苗要移种。”顾辰点头,深蓝布衫的前襟别着枚竹制胸针——那是顾明用废竹篾编的小龙虾,非要别在他身上。
午后雨停,顾辰带着几个青年在后山开辟果园。他卷起裤腿,裤脚沾着新泥,手里的锄头起起落落,很快挖出一排整齐的坑洞。“这一片种桃树,”他用锄头指着向阳的山坡,“那边栽李子树,等路修通了,果子能首接拉去镇里卖。”
正说话间,赵大爷扛着锄头过来,眉头拧成个疙瘩:“辰娃子,你说的这啥‘密植法’能成?老辈人可没这么种过。”顾辰首起腰,用袖子擦了擦汗,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图纸:“您看,每行间隔三尺,既能晒到太阳,又不浪费土地。我在自家试验田试过,玉米产量比往年高两成。”
林小溪蹲在山脚的水渠旁,听着远处的争论声,不禁想起上个月顾辰在祠堂开的“种植讲堂”。那时村里的老人都蹲在墙根抽烟,笑他“读过几天书就想改天换地”,可当他把自家田里的双季稻亩产摆出来时,烟袋锅子都惊得掉在地上。
“溪姐,顾大哥让你尝尝新育的菜苗!”顾明不知何时跑过来,手里捧着几株嫩绿的幼苗,“他说这是从镇里农技站要来的辣椒种,结的果比拇指还粗!”少年裤脚沾满泥浆,却笑得眼睛发亮,像捧着宝贝似的把菜苗递给她。
暮色降临时,顾辰满身泥土地回来,手里攥着几株野生菌菇:“在后山发现的,明天给你当食材。”他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的新疤——那是今早帮王婶家修鸡舍时划的。林小溪转身去灶台热饭,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却听见他在身后轻声说:“明天要去镇里谈合作,你......要不要一起?”
她回头时,发现他耳尖泛红,正用指尖着腰间的牛皮腰包——那是用旧犁具的牛皮改的,她亲手缝了三道线。“去干嘛?”她故意逗他,看他手足无措的模样,忽然想起他今早帮自己挑拣野山椒时,指尖沾着的红辣油。
“镇上的供销社想进咱们的辣油,”顾辰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还有农机站的技术员,说要教咱们用新种子......”他忽然停住,目光落在她围裙上的补丁——那是他昨晚帮她补的,针脚虽密却歪歪扭扭。
林小溪接过纸张,借着煤油灯看清上面的“合作意向书”几个字。顾辰的字迹力透纸背,在“林记农家乐”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辣椒图案。她忽然想起太姥姥食谱里的话:“好的庄稼把式,眼里有田,心里有光。”此刻的顾辰,眼里正映着跳动的烛火,比任何星辰都明亮。
这一晚,她在食谱里夹入片新抽的稻叶,扉页写着:“三月初七,顾辰在后山种桃树。他说等桃花开了,要在树下搭个凉棚,供客人喝茶。我偷偷把他送的野山椒种子埋在墙角,盼着早日长出能辣哭顾明的辣椒。”墨迹未干,窗外传来他和林爷爷商量修水渠的声音,混着春雨敲打窗棂的声响,织成一片温暖的夜曲。
土灶上的蒸锅还冒着热气,林奶奶往顾辰的搪瓷缸里添了勺蜂蜜:“辰娃子,明早去镇里记得穿那件蓝布衫,婶子新给你补了袖口。”少年低头喝粥,耳尖红得像灶膛里的火炭,却伸手替林小溪拂去发间的草屑:“路上滑,你别送了。”
她看着他披着蓑衣走进雨幕,深蓝布衫的背影逐渐模糊,却又在某个转角忽然回头,举起手里的油纸包——那是她今早塞给他的糯米糕。细雨飘在他发梢,像撒了把碎钻,而他眼中倒映的,是万家灯火中属于她的那一盏。
原来所谓贡献,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像这样,蹲在田间地头算行距,站在祠堂门口讲新种,用粗糙的手掌捧起希望的种子,再把它们一一埋进土地。当春风吹过青山村,每一株新栽的桃树苗下,都藏着顾辰丈量过的脚步,和林小溪偷偷埋下的、关于未来的期许。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