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青山村的石板路上己响起自行车的铃声。林小溪掀开灶台上的木锅盖,糯米鸡的荷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顾辰正好从外面进来,深蓝布衫的前襟沾着露水:“镇里的供销社说,咱们的辣油明天能上货架。”
“太好了!”她转身时,不小心碰倒了调味罐,顾辰伸手替她扶住,指尖擦过她围裙上的辣椒刺绣。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院外传来顾明的叫嚷声:“溪姐!城里来的客人把烤鱼骨头都啃光啦!”
农家乐里早己坐满了人。戴眼镜的作家先生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香辣烤鱼只剩下骨架,他推了推眼镜:“小姑娘,这鱼要是能再辣些,堪称一绝。”旁边带小孩的妇女却摇摇头:“我家虎娃被辣哭了,能不能做不辣的版本?”
林小溪拿着纸笔认真记录,发梢被灶膛的热气熏得微卷。顾辰站在一旁添柴,听到这话忽然开口:“可以备些不辣的调料,让客人自选。”他往火塘里添了块果木,火苗映得他侧脸柔和,“就像你调的那几种蘸料,总有一款合口味。”
正说话间,王婶带着几个邻村妇女进来,手里提着竹篮:“小溪,给咱留份不辣的蒜香排骨,我家老头子胃不好。”她掀开竹篮布,里面是刚摘的野山椒:“自家种的,比后山的辣度差些,你试试?”
林奶奶坐在门槛上绣桌布,闻言抬头笑道:“王婶这主意好,后山的野山椒太烈,的确得备些温和的调料。”老人指尖的绣针上下翻飞,桌布边缘己绣了半只小龙虾,“当年你太姥姥做红烧鱼,总备着三碟调料——辣、微辣、不辣,由着客人选。”
午后,林小溪蹲在溪边清洗新收的野山椒,顾辰拿着账本走来,裤脚沾着新鲜的泥土:“今天有三桌客人提到辣度问题,还有两桌问有没有清淡些的汤品。”他蹲下身帮她择菜,指尖划过青嫩的菜叶,“不如推出个‘西季汤煲’,用林爷爷种的药材炖。”
这个提议让林小溪眼睛一亮。她想起食谱里的“莲子百合瘦肉汤”,正适合秋冬滋补。顾辰见她心动,从兜里掏出张草纸,上面画着新的土灶设计图:“再加个煨汤的灶眼,我明早去镇上买耐火砖。”
夕阳西下时,林小溪在厨房调试新汤品。瓦罐里的莲子炖得软烂,百合浮在汤面,顾明凑过来闻了闻:“溪姐,这汤看起来像云朵,能加辣椒吗?”少年被顾辰敲了下脑袋,却趁人不注意往汤里撒了把野葱花。
“傻孩子,清淡汤品讲究原味。”林奶奶笑着摇头,往汤里添了片陈皮,“你太姥姥当年熬汤,总说‘慢火细炖见真章’,这道理和做人一样。”老人的话让林小溪若有所思,她忽然想起食谱里夹着的陈皮,是太姥姥用来去腥的秘方。
第一锅莲子百合瘦肉汤端上桌时,靠窗的老顾客李大爷尝了一口,浑浊的眼睛亮起来:“和我婆娘当年炖的一个味儿!”他颤巍巍地握住林小溪的手,“丫头,再添个萝卜牛腩汤吧,那是我年轻时在城里学徒工最馋的。”
顾辰站在柜台前结账,听到这话抬头看了她一眼。林小溪笑着应下,发现他袖口沾着块白渍——是今早帮她磨莲子时蹭的。两人目光相接,他忽然从兜里掏出块桂花糖,放在她掌心:“试汤时喝的,甜。”
夜色渐深,最后一桌客人离开后,林小溪坐在灶台前整理反馈。顾辰蹲在旁边编竹筐,指尖灵巧地翻动竹篾,忽然开口:“明天去镇上买些炖盅,一人一盅的汤品,干净又方便。”他说话时,竹篾的影子在墙上晃出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
林小溪咬着笔杆点头,烛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她忽然想起太姥姥食谱里的批注:“众口难调,唯用心可破之。”于是在笔记本上写下:“十月廿三,顾客想要不辣的菜和清淡的汤。顾辰说竹篾编的炖盅垫隔热草垫刚好,林奶奶翻出了陪嫁的青花炖盅。原来做菜和做人一样,要容得下辣,也盛得住淡。”
土灶上的余温烘着满室暖香,顾辰将新编的竹筐放在墙角,忽然指着窗外:“看。”只见顾明和虎娃举着萤火虫灯笼跑过,灯笼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小龙虾,光晕在夜色里晃成一片暖黄,像浮动的小月亮。
林小溪笑着摇头,将李大爷要的萝卜牛腩汤记在食谱扉页。顾辰的木梳放在窗台,旁边是她新绣的帕子,针脚细密地绣着“顾”字——那是准备送他的冬至礼物。远处的稻田里,蛙鸣此起彼伏,混着顾辰整理账本的沙沙声,织成一首踏实的夜曲。
原来顾客的反馈里藏着烟火人间的真味,有人爱辣得冒汗的刺激,有人念清淡暖胃的家常。林小溪摸了摸围裙兜里的糖糕纸,那是顾辰今早塞给她的,甜意仿佛还在舌尖。她忽然明白,最好的食谱从来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像这样,在柴米油盐里藏着心意,于酸甜苦辣中见真章,再用顾辰编的竹篾筐,盛起这人间百态的滋味。
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