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九十五章 腐饼充军固九塞 豆胶御敌破千军

小说: 回到秦朝当谋士   作者:破浪潜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回到秦朝当谋士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边重镇云中郡的朔风卷着雪沫时,秦明用铜刀剖开块冻硬的豆腐军粮饼,饼芯的蜂窝状结构里还嵌着风干的苜蓿。他蹲在烽燧的火塘前,看着李狗剩用新制的"铜制暖煲"加热豆饼汤,煲身的蝉纹散热孔是蒹葭早前画的,此刻却只字不提设计者姓名。

"大人,这豆饼汤...比粟米糊糊顶饿!"守烽燧的屯长捧着陶碗,冻裂的嘴唇沾上豆沫。秦明接过碗尝了尝,豆香混着羊肉味在舌尖化开——这是九边将士按"边塞豆腐方"改良的吃法,用融化的雪水炖饼,再丢几块冻豆腐。

阿福裹着羊皮袄进门,防水纸账本上凝着白霜:"云中、五原、朔方三郡,己发豆腐军粮饼三千石。"他指着"损耗率"栏,"用王木匠的蜂蜡匣装饼,损耗从三成降到半成。"旁边的火夫突然插话:"就是...匈奴人说咱们吃'妖豆饼',还编歌谣笑咱们。"

秦明起身时,衣摆扫过墙角的豆饼堆。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二战军粮纪录片,又想起百工堂试制的"豆胶黏合剂":"传令各烽燧,"他用树枝在雪地上画图,"用豆饼渣和石灰拌成'豆灰浆',修补城墙比黄土更结实。"

夏蝉的声音从烽燧外传来,玄色劲装肩头落满雪花:"影卫截获匈奴密信,说要趁雪夜烧咱们的豆饼仓。"她展开冻硬的羊皮纸,上面用血画着燃烧的蜂蜡匣,"带队的是...韩信残部的漏网之鱼。"

"正好试试新制的'豆胶陷阱'。"秦明指向烽燧下的壕沟,"用豆胶拌细沙涂在沟底,再盖薄雪——匈奴人踩上去就打滑。"李狗剩闻言,立刻带着士兵忙活,铜刀刮豆胶的声音在寒夜里格外清晰。

三日后,匈奴骑兵果然趁夜来袭。秦明站在烽燧顶端,看着月光下的豆胶陷阱生效——马蹄刚踏入壕沟就纷纷打滑,骑兵们摔得人仰马翻。夏蝉率影卫从暗堡冲出,淬毒短刃在雪地里划出冷光,首取带头的韩信旧部。

"竖子敢尔!"那旧部挥刀砍向豆胶墙,却见刀锋被黏住拔不出来。秦明认出那是当年项羽赠韩信的"断水刀",立刻命人撒出改良的"豆粉网"——网绳浸过豆胶,比寻常麻绳更坚韧,缠住了匈奴骑兵的马腿。

这场夜袭从子时打到寅时,匈奴兵终因陷阱重重而败退。秦明捡起断水刀,刀身刻着的"忠"字己被豆胶糊住。他想起穿越前读过的战例,冷兵器时代的后勤战,有时比正面交锋更重要。

是夜,秦明在烽燧的储藏室遇见屯长。老兵抚摸着新到的蜂蜡匣,忽然落泪:"当年...蒙恬将军筑长城,弟兄们啃的是硬麦饼,要是有这豆饼..."他指向匣上的蝉纹朱砂印,"国师,这印...像极了我娘绣的蝉纹荷包。"

五日后,九边各郡传来消息:用豆灰浆修补的城墙,竟挡住了匈奴投石机的攻击。秦明亲自查验,见豆灰浆凝固后坚硬如石,裂缝处还透着淡淡的豆香。王木匠闻讯,立刻改良了模具:"用这浆糊砌砖,比糯米灰浆还省粮食!"

阿福抱着新收的"豆胶战报"闯入,纸页上抄着各关隘的应用:"朔方郡用豆胶黏合弓箭,箭羽再也不掉;五原郡拿豆胶涂铠甲缝隙,防雪水渗入。"秦明接过战报,看见其中一页画着"豆胶炸弹"的草图,旁边批注"豆胶混硝石,或可爆"——正是他早前提点的方向。

此刻,云中郡的烽燧灯火映着城头的凤蝉旗,豆饼汤的热气混着士兵的笑骂声传得很远。秦明站在城楼上,看着装满豆灰浆的陶罐被运往各城垛。阿福跟在身后,账本在羊皮袄里颠了颠:"大人,按这用量,明年彭城的黄豆...能多修三百里长城。"

"三百里长城..."秦明望着塞外的雪原,想起百工堂正在试制的"豆胶火药",想起太学弟子们用豆胶黏合的古籍,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豆胶,或许能像当年的造纸术一样,成为巩固边防的又一神兵。

而那位屯长,此刻正坐在烽燧里,对着新到的豆胶修补工具笑得合不拢嘴。窗外的月光洒在工具上的蝉纹上,也洒在他新收的"豆饼军粮"补给单上。他想起蒙恬,又想起秦明,忽然觉得,不管是谁守边疆,能让士兵吃饱穿暖、城墙坚固的,就是好将军。

秦明转身走向议事厅,阿福紧随其后,账本里的铜筹叮当作响。冬夜的风带着豆香,吹过九边城头的凤蝉旗,也吹过新立的"边防碑"。碑文中记载着豆腐军粮与豆胶的来历与军功,而属于大秦的又一段传奇,正随着这方坚韧的豆饼与黏稠的豆胶,在万里长城的每一块城砖里,在九边将士的每一碗豆汤中,悄然书写着保家卫国的新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回到秦朝当谋士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