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九十七章 豆酪余香融朔雪 家书暖字透寒毡

小说: 回到秦朝当谋士   作者:破浪潜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回到秦朝当谋士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云中郡的雪粒子打在烽燧牛皮帐上时,秦明用竹刀剖开最后一块豆胶火把,松脂与豆粉的混合物在灯芯上爆出火星。他望着案头阿禾新寄来的家书,绢帛上的蓼蓝印泥己冻成冰粒,唯有"蒹葭己会用豆胶黏合《楚辞》残简"的字迹,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大人,匈奴派来的使者在帐外候着。"李狗剩的声音裹着寒气,少年郎捧着的铜壶里,豆饼汤还在咕嘟作响。秦明点头,目光落在羊皮地图上——那些用豆胶标记的水源点,此刻正被新落的雪覆盖,宛如撒在宣纸上的碎金。

匈奴使者进门时,皮靴在豆灰浆地面上滑了一下。他盯着秦明案头的豆胶火漆印,忽然从怀中掏出块冻硬的奶豆腐:"我族单于...想换贵国的豆胶方子。"奶豆腐上的驼掌印与豆胶火把的蝉纹在光影中交叠,秦明忽然想起穿越初至时,在草原部落喝过的、混着沙砾的马奶酒。

"可。"秦明推过一卷防水纸,上面用秦隶与匈奴文双写着"豆胶二十法"。夏蝉从帐后走出,玄色劲装内衬己换成阿禾缝制的豆绒袄,领口露出的蓼蓝滚边,与使者皮帽上的狐裘形成奇妙的呼应。"但需用...你们的'雪绒草'种子交换。"她的指尖点在地图的"漠北草场"上,那里曾是韩信残部藏匿的地方。

使者离开后,李狗剩捧着新到的豆绒袄进来,袄面上用豆胶黏着细碎的羊毛:"阿禾夫人说,这叫'豆毛混纺',比纯羊皮袄轻三成。"秦明穿上袄子,感受到豆胶纤维与羊毛在寒夜里散发出的微暖,忽然想起阿禾在会稽郡教织女们梳理豆绒的场景。

黄昏时分,秦明在军医帐中遇见那位断臂老兵。老人正用豆胶黏合一支断箭,箭杆上刻着的楚地凤鸟纹被豆胶填得平整。"国师,"他忽然抬头,浑浊的眼中闪着光,"这胶...跟我娘补陶碗的米糊一个味儿。"秦明接过断箭,指尖触到豆胶未干的黏腻,想起自己在现代用胶水修补古籍的午后。

是夜,秦明在戍楼遇见夏蝉。她正用豆胶加固望楼的木梯,银镯与冻硬的豆胶摩擦出细微的声响。"影卫探得,"她递过片冻僵的桦树皮,上面用血画着匈奴新制的"豆胶融雪器","他们想学我们用豆胶化雪取水。"

秦明借着月光细看,忽然笑了:"告诉百工堂,"他用匕首在桦树皮背面刻下新图,"教他们在融雪器里加花椒粉,既防冻,又能让匈奴的马喝不惯味道。"夏蝉挑眉,银镯在寒夜里划出冷光,却在接过桦树皮时,指尖微不可察地顿了顿——那是蒹葭教她的、辨别毒药的手法。

三日后,第一批豆毛混纺的冬衣发往各烽燧。秦明看着士兵们穿着新袄训练,豆胶黏合的接缝处不时飘出淡淡豆香。一位来自巴蜀的士兵忽然喊道:"这味儿!跟我娘做的豆瓣酱一个样!"引得周围一阵哄笑,寒夜里的戍楼,第一次有了家的气息。

阿福抱着新到的家书闯入,绢帛上的蓼蓝印泥己化作淡痕:"夫人说,蒹葭用豆胶在太学印书馆做了个'蝉鸣八音盒',用豆饼渣做共鸣箱。"秦明接过家书,看见末尾用朱砂画的小蝉,蝉翼上还沾着豆粉,忽然想起女儿趴在百工堂地板上,用竹刀刻制模具的模样。

此刻,云中郡的炊烟混着豆香升起,与匈奴营地的狼烟在天际交织。秦明站在城头,看着王木匠新制的豆胶风车缓缓转动,将雪末磨成细粉。阿福跟在身后,账本里的铜筹隔着豆毛袄发出闷响:"大人,按这混纺法,明年彭城的黄豆...能换三千匹漠北良马。"

"三千匹良马..."秦明望着漠北方向,想起百工堂正在试制的"豆胶马鞍",想起太学弟子用豆胶复原的《匈奴风俗图》。他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豆胶,正像当年的造纸术一样,在文明与野蛮的边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网。

而那位断臂老兵,此刻正坐在篝火旁,用豆胶修补着一本残破的《诗经》。雪光映着书页上的"蒹葭苍苍",也映着他袖口新缝的豆绒补丁。他轻轻哼起楚地的民谣,歌声混着豆饼汤的热气,飘向远处亮着豆胶火把的望楼。

秦明转身走向议事帐,夏蝉递过温热的豆酒。酒盏上的蝉纹在火光中明明灭灭,宛如他穿越以来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缩影。他知道,这场以智慧为甲、以豆香为刃的战争,终将在朔风与霜雪中,为大秦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文明之墙。而那封来自咸阳的家书,正像一枚小小的豆种,在塞北的寒土里,悄然埋下了春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回到秦朝当谋士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