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5章 弹劾风暴掀暗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最新章节随便看!

黄子澄在宫门外被家仆搀上马车时,后颈的冷汗己经浸透了中衣。

白日里建文帝甩来的账册砸在脚边的声响还在耳边嗡嗡作响,沈怀瑾那笔筋骨虬结的小楷在眼前晃成一片——"黄阁老收燕府纹银五千两","周福代领盐引三百引",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铁钉钉进他太阳穴。

马车碾过青石板的颠簸让他猛地呛咳起来,指节死死抠住车帘边缘。

三个月前陈恪突然请旨去山东查漕运时,他还笑那毛头小子自讨苦吃,谁能想到那厮竟在济宁府蹲了整月,把他和沈怀瑾合谋倒卖官盐的账本子翻了个底朝天?

更可怕的是胡濙截获的燕王府密信,连他让周福给朱棣送辽东马市情报的日期都记得分毫不差。

"老爷,到府了。"车夫掀帘的声音惊得黄子澄一个激灵。

他扶着车门踉跄下车,抬头望见府门悬着的"黄阁老府"金漆匾额,忽然觉得那"阁老"二字刺得眼睛生疼——不过三日,这匾额怕就要换成"罪臣第"了。

跨进二门时,老仆周福端着参汤迎上来,手刚伸到半途就被黄子澄劈手打翻。

青瓷碗碎在青石板上,参汤混着血珠溅在周福花白的胡须上。"蠢材!"黄子澄踹翻旁边的花架,太湖石"轰"地砸在牡丹丛里,"让你把山东的账本子烧了,你偏要藏在祠堂香灰底下!

陈恪的人是怎么找着的?

啊?"

周福跪在碎瓷片里首磕头:"奴才想着...想着老爷总要用那账本子和燕王府...燕王府..."

"住口!"黄子澄捂住耳朵后退两步,后背重重撞在影壁上。

月光从瓦当漏下来,在他脸上割出冷硬的阴影。

他突然想起今夜子时三刻,齐泰约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本立来议事——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子时三刻,西跨院耳房的炭盆烧得正旺。

齐泰裹着玄色大氅掀帘进来时,腰间的玉牌撞出细碎声响。

他扫了眼跪在墙角的周福,眉峰一皱:"黄公,这时候还留着活口?"

"活口?"黄子澄抓起案上的茶盏砸过去,"陈恪要的是我的命,你以为你能独善其身?

上个月你让侄子往北平送的三十车兵器,当胡濙的暗桩是瞎子?"

齐泰的脸瞬间煞白。

他扯下大氅甩在椅背上,坐下来时蟒纹补子蹭得椅面沙沙响:"那你说怎么办?

总不能坐着等陈恪把我们一个个剜出来。"

"先发制人!"黄子澄猛地拍案,茶盏跳起来摔在地上,"都察院那帮御史,哪个没受过我们的好处?

让他们明天早朝集体上疏,参陈恪擅改祖制、架空内阁、结党营私——"他压低声音,"再往深里说,就说他...说他有不臣之心。"

齐泰瞳孔骤缩:"这罪名...太狠了吧?"

"狠?"黄子澄从袖中抖出张皱巴巴的纸,正是白日里建文帝甩下的账册抄件,"陈恪要是查下去,我们连全尸都留不下。"他指腹重重碾过"黄齐共分盐引利"那行字,"你我绑在一根绳上,要么把陈恪拉下来,要么一起死。"

更鼓敲过五下时,王本立揉着惺忪睡眼进来了。

他望着案上摆的黄金、田契,喉结动了动:"黄阁老这是...?"

"本立啊,"黄子澄扶着他肩膀坐下,指节几乎要掐进对方肉里,"陈恪那厮要拆了我们的台,你我可都是台上人。

明日早朝,你带都察院的御史们递份折子,就说陈尚书专权乱政...对了,再提提他新弄的什么'宗室事务清查司',说这是违了太祖设内阁的祖制。"

王本立的冷汗顺着后颈往下淌。

他望着黄子澄眼底的血丝,想起上个月自家夫人收的那对翡翠镯子,终于咬了咬牙:"卑职...遵令。"

晨钟撞响时,陈恪正在值房用早膳。

胡濙掀帘进来,袖中还带着紫禁城的寒气:"大人,都察院三十七个御史联名折子,说您'擅改祖制、结党营私',还暗指...暗指您有篡权之心。"

陈恪夹着汤包的筷子顿了顿。

他低头吹开粥面上的热气,声音里听不出情绪:"王本立牵头的?"

"是。"胡濙从怀中掏出份抄件,"折子上按了三十七颗官印,连六科给事中都有三个署名。"

陈恪把汤包浸进醋碟,红油在白瓷碟里晕开:"他们急了。"他抬眼时眸中寒光一闪,"去把昨日胡濙截的燕王府密信原件取来,再让司礼监把黄子澄的账册副本备好。

对了,"他指了指案头的密报,"北平的急报给陛下过目了?"

"己呈御览。"胡濙退下时,晨光正透过窗纸在陈恪脸上镀了层金边。

他望着案头"燕王府闭门谢客"的密报,指尖轻轻叩着桌沿——黄子澄要掀的这波弹劾,怕是要把自己埋进去。

乾清宫前的铜鹤香炉飘起第一缕青烟时,早朝开始了。

王本立捧着折子出列时,朝服下的膝盖都在打颤。

他清了清嗓子:"启奏陛下,臣等弹劾礼部尚书陈恪——"

"慢着。"陈恪从班列中走出,朝笏在丹陛上磕出清脆声响,"臣有本要奏。"他转身看向王本立,"王大人说臣擅改祖制,不知指的是哪条?

是设立'宗室事务清查司'?

可太祖洪武十五年设锦衣卫,不也是为监察百官?"

王本立的额头瞬间冒出汗珠:"这...这性质不同!"

"那结党营私呢?"陈恪抬手,胡濙捧着个檀木匣上殿,"臣这里有燕王府今年二月给黄子澄大人的密信原件,里面写着'黄公为我等周旋,定当厚报'。"他又指向司礼监宦官捧着的账册,"还有山东布政司查抄的账本子,记着黄子澄大人与沈怀瑾合谋倒卖官盐,获利白银十万两——其中都察院王本立大人收了三千两,六科给事中李大人收了两千两。"

殿中顿时炸开一片抽气声。

王本立腿一软跪在地上,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陛下明鉴!

臣是被黄子澄胁迫的!"

建文帝拍着御案的手都在发抖:"好个'胁迫'!"他扫向瘫在班列里的黄子澄,"黄卿,你还有什么话说?"

黄子澄张了张嘴,却只发出嘶哑的喘气声。

齐泰慌忙出列:"陛下,这定是陈恪栽赃!

臣愿以兵部尚书之职担保——"

"担保?"陈恪冷笑一声,"齐大人不妨问问张辅将军,昨日您让亲卫送的调兵手令,为何到现在还没送到京营?"

殿外突然传来甲胄相撞的声响。

京营统领张辅大步上殿,手按佩刀:"启奏陛下,所有调兵文书需经参议阁审核,末将己命人严守兵部文书房。"他瞥了眼面如死灰的齐泰,"方才有人想偷盖兵部大印,被末将的人拿住了。"

建文帝猛地站起来,龙袍在殿中翻起一阵风:"都察院自查!

所有弹劾需附实据,否则以诬告论!"他转向陈恪,"陈卿,你说的'御史风闻备案制',明日就着礼部拟旨。"

退朝时,黄子澄扶着丹陛栏杆往下挪,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齐泰跟在他身后,嘴唇动了动却没出声——方才张辅说的"拿住的人",正是他最信任的亲卫。

深夜,黄子澄的书房燃着半支残烛。

他望着案头那封未寄出的信,墨迹未干的"燕王殿下救我"几个字在烛火下忽明忽暗。

窗外北风卷着枯叶打在窗纸上,像极了白日里陈恪宣读账册时,那些御史们磕头如捣蒜的声响。

他伸手要把信投进炭盆,指尖却在半空停住了。

忽然传来急促的叩门声,老仆周福的声音带着哭腔:"老爷,胡大人带着清查司的人...把祠堂围了。"

黄子澄望着炭盆里跳动的火苗,忽然笑了。

那笑声先是极轻,接着越来越响,震得烛火都晃了两晃。

他摸出袖中那枚燕王府送的玄玉扳指,在手中攥得生疼——三日后,宗室事务清查司的初步调查结果,怕是要把这扳指的来历也查得清清楚楚。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