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0章 燕使夜谈试虚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那名灰布斗篷的男子被引进内阁后堂密室时,陈恪正握着茶盏看炭盆里的火星。火光在他脸上跳动,映得案几上的奏折忽明忽暗,空气中浮动着木炭燃烧后的焦香。

门轴吱呀一响,他抬眼便见来者解下斗篷,露出青布首裰,腰间佩刀刀镡刻着云雷纹——与前世资料里记载的北平驻军制式刀纹分毫不差。那人肩头还沾着未化的雪粒,随着动作簌簌落下,像撒了一地的盐。

"小人周仲,奉燕王令,特来呈信。"男子单膝点地,从怀中摸出个油布包,指节因握得太久泛着青白。油布表面残留着些许油脂气息,混着他身上冷冽的风霜味,扑面而来。

陈恪接过时触到包角的潮湿,料是他藏在贴身之处避了雪水。纸张微凉,带着体温的余热,仿佛能透过指尖传入心头。

展开信笺,上面只有两行瘦金体:"闻北疆设署,念及太祖训'藩屏帝室',心有戚戚,望陛下明察。"墨迹尚未干透,在灯影下泛着微微的蓝光,像是夜色未散的天幕。

"燕王近日可安?"陈恪将信笺轻轻搁在案上,拇指着信尾未干的墨痕,指尖传来细腻又略带黏腻的触感。

周仲抬头时眼尾微跳,陈恪捕捉到那抹极淡的慌——像猎物被鹰隼盯上的刹那。屋外风声穿廊而过,檐角铜铃轻响,似有若无。

"燕王日课不辍,前日还带着世子校场试箭。"周仲声音平稳,可喉结动了动,"不过...世子近日总说想念京城的糖蒸酥酪。"

陈恪心里一沉。

朱高炽在京为质的事,满朝只核心几人知晓,周仲特意提及,分明是朱棣在敲山震虎。

他面上却浮起笑:"燕王妃最会做酪,当年在应天府时,连太后都夸过。"他顿了顿,"周兄弟远来辛苦,先去驿馆歇着。明日我备些南货,劳你带回去与燕王尝鲜。"

周仲退下时,陈恪望着他腰间刀穗上那缕暗红丝线——与胡濙昨日密报中"燕王府暗卫标记"完全吻合。丝线随步伐轻轻晃动,在昏黄灯光下泛着一丝诡异的红。

他叩了叩桌案,守在门外的小吏立刻俯身:"去传胡大人,让他带'米铺老周'的人,把驿馆后巷的狗都牵走。"

亥时三刻,乾清宫西暖阁的铜炉腾着龙涎香。香气浓烈,熏得烛焰微微颤动,建文帝裹着玄色狐裘,盯着陈恪誊抄的信笺:"戚戚?他倒会装委屈。"

"陛下看这'明察'二字。"陈恪用朱笔圈出末尾,"燕王在试探咱们对北疆设署的底线。若咱们松口,他便要得寸进尺;若咱们强硬..."他指腹压在信笺上,"他或许会以为朝廷要急着削藩。"

建文帝捏着信笺的手紧了紧:"可北疆设署是你说的'固根本',总不能因他一句话就改。"

"自然不改。"陈恪从袖中取出另一张纸,"臣让胡濙放出风去,说北疆署衙要裁撤三卫驻军。燕王若信了,必然以为朝廷兵力不足,反而会暂缓动作。"他抬眼时目光如刀,"再加上高炽在京...朱棣现在,怕是既想探虚实,又不敢轻举妄动。"

建文帝突然笑了:"陈卿这连环套,比朕读的《三十六计》还妙。"他将信笺投入炭盆,火星噼啪舔着墨迹,"去歇着吧,明日还要见那周仲。"

次日清晨,陈恪踩着薄霜进了驿馆。霜花在靴底碎裂,发出细碎的咯吱声,西周寂静得能听见远处更鼓的回音。

周仲正在廊下吃早粥,见他来忙要起身,被陈恪按住肩膀:"不必多礼,坐。"他盯着周仲碗里的咸菜——切得极细,像北平人惯常的手艺,隐隐还带着开封酱园特有的甜香。

"燕王可还爱喝松萝茶?"陈恪端起自己的茶盏,"昨日我让人去茶行挑了两斤,说是今年头春的。"

周仲夹菜的筷子顿了顿:"燕王从前爱喝,近些日子...总说不如应天府的水沏得香。"

"到底是离了故土。"陈恪叹息一声,"其实藩王若能与朝廷同心,又何必要分彼此?"他放下茶盏,"我听说北平府去年秋税,有三成没解往户部?"

周仲的喉结动了动,额角渗出细汗:"小人只是传信的,这些...这些不晓得。"

"我倒有个主意。"陈恪往前凑了凑,声音放得极轻,"若燕王愿将北平、永平两府的税赋解送朝廷,陛下说不定能准他'世守北疆'——像当年黔国公那样。"

周仲手中的碗"当啷"落地,瓷片溅到陈恪靴边。碎瓷划破空气的声音刺耳而突兀。

他慌忙去捡,陈恪却看见他眼底翻涌的震惊——那是没提前对过说辞的慌乱。

"周兄弟可是觉得这主意好?"陈恪弯腰帮他拾瓷片,指尖擦过周仲手腕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刀才会有的厚硬,粗糙而冰冷。

午后,胡濙掀开门帘进来时,陈恪正在批辽东军报。"阁老,周仲昨夜亥时出了驿馆,往城南破庙去了。"胡濙压低声音,"我们的人跟着,见他在墙根挖了个洞,塞了个布包进去。"

陈恪放下笔:"让人盯着那破庙,莫打草惊蛇。"他顿了顿,"再给梅驸马传信,让他挑五百精骑,扮作商队,三日后到通州码头。"

胡濙领命要走,陈恪又叫住他:"把京畿巡防营的人加派到城门,尤其是南薰门。"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朱棣的棋子动了,咱们的网...也该收一收。"

话音未落,值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皮靴踏雪,脚步凌乱,似乎带着某种不安的预兆。

门子捧着个朱漆匣子撞进来,额角沾着雪:"阁老,开封急报!周王使者到了城外,说有要事面见天子!"

陈恪接过匣子,封泥上的"周府"印信还带着湿气,指尖一碰便留下淡淡的印记。他望着窗外飘得更急的雪,突然想起昨日周仲碗里那碟咸菜——北平的手艺,却带着开封酱园特有的甜。

"备轿。"他对门子说,"去乾清宫。"

檐角的铜铃被北风吹得叮当响,陈恪系紧斗篷带子,靴底碾碎的雪粒发出细碎的响。

他知道,这一场由燕王府信使掀起的风雪,不过是个开始——更大的棋局,才刚刚落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