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0章 雪落辽东刀无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陈恪的马车碾过辽东的初雪时,睫毛上还凝着山海关外的霜。

他掀开车帘,望着远处被雪雾笼罩的辽阳镇,指节轻轻叩了叩车壁——这是给随从的暗号。

车外立即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两个青衫随从融入街角的早市,袖中还揣着揉皱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燕王铁骑过辽河,三日后辽东举旗复靖难。"

镇北将军府的朱漆门开得比他预想中快。

李怀义穿着褪色的玄色甲胄立在阶前,银白胡须沾着雪粒,目光像把磨旧的刀:"陈大人好兴致,放着京城暖阁不待,偏来吃辽东的风。"

陈恪踩着积雪上前,棉靴底下发出咯吱声:"李老将军守边三十年,晚生若再不来讨杯酒喝,怕是要被人说忘恩了。"他从袖中摸出个锦盒,"前几日在金陵得坛'松醪春',记得《北征录》里写老将军当年在斡难河冰窟旁喝过这酒。"

李怀义的手指在甲胄上顿了顿,接过锦盒时指腹擦过盒上"洪武二十三年"的刻痕——那是他最后一次随朱棣北征的年份。

他转身往厅里走,皮靴底敲着青石板:"谈酒便谈酒,莫要扯旁的。"

厅内炭火烧得正旺,陈恪望着墙上挂的"忠武"二字匾额(朱元璋亲赐给李怀义的),突然开口:"老将军可知,京城的晚樱开得比往年早?"

李怀义斟酒的手微滞,酒液溅在案上:"辽东雪还没化。"

"是。"陈恪端起酒盏,"可有人偏要在雪地里点火。

李守正、王镇海、张怀仁这三个,当年跟着燕王在捕鱼儿海砍过元军的旗。"他盯着李怀义的眼睛,"老将军说,这火是该浇,还是该引?"

李怀义的喉结动了动,突然仰头饮尽杯中酒:"陈大人若想问末将的刀往哪指,不如先看看辽东的兵。"他拍了拍腰间的虎符,"这玩意儿在我手里三十年,比看相的还灵——哪个兵的刀把子热了,我隔着帐篷都能闻见血锈味。"

陈恪放下酒盏,盏底与案几相碰发出清响。

他望着窗外飘雪,忽然笑了:"晚生倒是听说,昨日有个卖胡饼的老汉,在演武场门口喊了句'燕王要带十万兵回辽东',结果校场里的火头军都把锅铲磨出了刃。"

李怀义的眉峰跳了跳,正要说话,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个亲兵掀帘而入,腰间佩刀撞在门框上:"大人,李副将和王参将的亲兵刚才在西市茶棚碰头,张游击的院子从晌午就没开过门。"

陈恪与李怀义对视一眼,后者的目光终于有了锋芒:"去把我那匹乌骓牵来。"

"不急。"陈恪按住他的手腕,"明日巳时,劳烦老将军作陪,晚生想请三位将军来府里吃碗热汤面。"

第二日的辽阳镇飘着细雪。

陈恪站在将军府正厅,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望着阶下三员武将:李守正腰杆笔挺,王镇海搓着冻红的手,张怀仁的靴底沾着新泥——像是连夜走过雪地。

"陛下有旨。"陈恪展开明黄诏书,殿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雪落瓦檐的声音,"念李守正、王镇海二将忠勤,特召其子入锦衣卫为带刀侍卫,月俸比同阶多五石。"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张怀仁青白的脸,"张游击...暂留营中整顿军器,待开春再行封赏。"

李守正的嘴角翘了翘,王镇海立即抱拳:"末将代犬子谢陛下隆恩!"张怀仁的手指攥紧了腰间的牙牌,指节泛白:"末将...必当尽心。"

当夜,陈恪坐在炭火盆前翻着军报,沈元白派来的暗桩掀帘进来时,斗篷上的雪还没化:"张怀仁带着两个亲卫出了北门,往广宁卫方向去了。"

陈恪把军报往火盆里一丢,火星子"噼啪"溅在宣纸上:"去告诉墨衣卫,在鹰嘴崖截他。"他望着暗桩消失在夜色里,又补了句,"活的。"

后半夜,张怀仁被押进将军府时,皮裘被树枝刮得破破烂烂,脸上还沾着草屑。

他看见陈恪坐在上首,突然跪下来磕头:"大人饶命!

是燕王的人说...说陛下要削藩,我们这些旧部都得死!"

"陛下宽仁。"陈恪用茶盏盖拨了拨浮茶,"可宽仁只给真心的人。"他挥了挥手,两个亲兵架起张怀仁往外拖,"送他去京城,让他当面跟陛下说。"

辽东最后一夜,李怀义提了坛新酒来找陈恪。

两人坐在檐下,望着积雪在瓦上泛着幽光。

李怀义突然说:"陈大人昨日漏了张怀仁的封赏,是算准他会跑?"

"老将军当年在漠北救过三个冻僵的小兵。"陈恪往杯中倒酒,"那三个小兵后来成了您的亲卫。

人心都是记恩的——李守正的儿子去年在应天府治病,是陛下派了太医院的人;王镇海的老母亲爱吃金陵的糖藕,陛下让人每月送两坛。"他端起酒杯,"张怀仁呢?

他去年冬天私扣了军粮,燕王的人拿账本逼他。"

李怀义的手在雪地上画了道痕迹,又用袖子抹去:"你试探我?"

"若老将军真有异心,昨晚张怀仁跑的时候,您的亲卫早该把他护走了。"陈恪笑了,"辽东的雪再大,也冻不住真心为朝廷守边的刀。"

李怀义举起酒盏,与陈恪相碰:"末将这条老命,往后只认建文帝的年号。"

京城,沈元白站在朱棣别苑外的巷子里,手里攥着陈恪派人快马送来的密报:"辽东平,三将伏。"他刚要转身,墙内突然传来一声冷笑,像刀刃划过琉璃:"陈尚书的手段,倒是比雪还凉。"

沈元白的手按在腰间的墨衣卫腰牌上,指腹擦过牌上"忠靖"二字。

巷口的灯笼被风掀起,映出墙内枝桠的影子——像极了刀。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