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8章 赐婚风波压暗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应天府的早朝比往日来得更沉。

陈恪站在文官班首,玄色朝服被殿角穿堂风掀起一道褶皱。

他望着丹陛上那个青衫少年——朱允炆正垂眸翻着奏疏,晨光透过十二扇夔龙纹窗棂,在他苍白的下颌投下细碎金斑。

这是自辽东捷报传回后第七日,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臣有本启奏。"陈恪出班,玉圭叩地轻响。

朱允炆抬眼,眼底浮起几分了然:"陈卿但说无妨。"

"驸马都尉梅殷,自辽东整肃归来,功在社稷。"陈恪声线平稳如磬,余光扫过右侧的勋贵行列——安陆侯吴杰正着朝珠,眼角微挑,"然梅驸马年近而立,尚未婚娶。

臣闻中山王徐达妙锦郡主,年方及笄,贤良淑德。

若能结此姻缘,一则彰陛下重勋贵之恩,二则固辽东整肃之基。"

殿中骤起抽气声。

徐达是开国第一功臣,其女联姻驸马,本是荣宠,但梅殷如今身兼监军使,这桩婚事便多了几分制衡意味。

"胡闹!"户部尚书茹瑺踉跄出班,须发散乱如蓬,"驸马者,帝婿也,岂可行监军之职?

前朝从无此例!"

陈恪转身,目光如刀割过茹瑺发颤的喉结:"《皇明祖训》有云,'亲王可监国,公侯可典兵'。

梅驸马乃国之柱石,监军安边,正是遵祖制而行。"他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绢,"此乃太祖皇帝亲批《诸司职掌》,内载'驸马都尉无定员,随事任用'。

茹大人若说'从无此例',莫不是质疑太祖圣裁?"

茹瑺面如死灰,后退半步撞在身后的鸿胪寺卿身上。

朱允炆指尖轻叩御案:"陈卿所言在理。"他望向阶下,"徐卿家意下如何?"

英国公徐辉祖出班,玄铁鱼鳞甲在殿中泛着冷光。

这位徐达长子垂眸片刻,忽然单膝跪地:"臣妹能嫁忠良,是徐家之幸。"

陈恪心口微松——徐辉祖与朱棣有旧,但到底更重徐家荣耀。

这桩婚事,算是将徐氏与皇权绑得更紧了。

退朝时己近正午。

陈恪刚转过奉天殿侧廊,便听得身后传来碎玉般的脆响——是玉簪撞在汉白玉栏杆上的动静。

"陈大人好手段!"

他转身,见徐妙锦立在紫藤架下。

少女着月白褙子,发间只斜插一支素银簪,眉峰倒竖如剑:"用我徐氏女的姻缘,换梅殷为你卖命?"

陈恪垂手行礼:"郡主可知,辽东二十卫如今有七卫粮草亏空?

吴世忠私通边将的密信里,有三封盖着燕山左卫的火漆。"他抬眼首视少女泛红的眼眶,"梅驸马去辽东监军,是替陛下挡箭。

若他身后无徐氏支撑,那些边将的刀,早该捅进他后心了。"

徐妙锦攥紧帕子,指节发白:"所以我便该做这棋子?"

"郡主若愿做棋子,大明或许能少些流血的棋盘。"陈恪声音放软,"三日后,梅驸马会在东宫候着。

他说,若郡主想问什么,他定如实相告。"

少女转身时,紫藤花簌簌落在她肩头。

陈恪望着她背影,忽觉袖中密报硌得生疼——胡濙的线报里,"吴世忠旧部潜入应天"几个字还未干透。

常看常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是夜,陈恪书房的烛火亮到三更。

"张将军,"他将茶盏推给对面的京营指挥使张辅,"明日迎亲队伍过长安街,你调三百亲卫换便衣混在人群里。"

张辅粗黑的眉毛拧成结:"吴世忠那老匹夫,真敢在婚礼上动手?"

"他敢。"陈恪翻开案头的《辽东军册》,"吴世忠在辽东养了十年死士,这些人进京,为的不是杀梅殷,是要让陛下觉得'监军招祸',好废了这制度。"他指尖划过"沈阳卫千户李焕"的名字,"胡濙说,李焕的侄子混进了礼局采买队。"

张辅拍案而起:"末将就去拿人!"

"不急。"陈恪按住他手腕,"让他们动手,我们才能顺藤摸瓜。"他从袖中摸出半块虎符,"这是陛下特赐的巡城腰牌,明见我摔杯,便封了九门。"

张辅接过虎符,掌心沁出薄汗:"陈大人,您就不怕出岔子?"

"怕。"陈恪望着窗外的月亮,"但更怕燕王的刀,比吴世忠的快。"

三日后,迎亲队伍穿过承天门时,阳光正亮得晃眼。

梅殷骑在枣红马上,大红喜服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玄色甲胄。

他望着前头八抬大轿上的"徐"字灯笼,想起昨日在东宫见到的少女——她站在廊下,指尖绞着帕子,眼尾还带着未拭净的泪:"你为何要娶我?"

"为辽东二十万边军不做饿殍,为应天府的百姓不看兵戈。"他说,"若为大明江山,愿君识我。"

少女抬头时,他看见她眼底翻涌的情绪,像春冰初融的河水。

忽然,人群里传来一声闷哼。

梅殷勒住马,便见张辅的亲卫从茶棚里揪出个短打汉子——那人腰间别着半把淬毒的匕首,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幽蓝。

"拿下!"梅殷喝令,声音震得房檐上的喜字掉了两片。

那汉子被按在地上,突然狂笑:"吴大人说了!

你们这些奸臣,都该给藩王让路——"

"掌嘴!"陈恪从围观人群里走出,手中茶盏"啪"地碎在青石板上。

九门同时响起铜锣声。

张辅的亲卫如潮水般涌来,将刺客连同周围三个试图逃窜的身影一并制住。

奉天殿里,朱允炆将茶盏砸在地上:"吴世忠好大的胆子!"

"陛下,"陈恪拾起刺客怀中的密信,"此人供认,吴世忠联络了辽东三卫指挥使,意图以'清君侧'为名举事。"他展开信纸,目光突然顿住——信末有一行极小的字,"燕地雪深,可备寒衣"。

这是燕王的暗语。

陈恪垂眸掩住眼底翻涌,将信呈给朱允炆:"臣请旨,着梅驸马即刻赴辽东就任监军使,彻查吴世忠余党。"

"准。"朱允炆攥紧信笺,指节发白,"传朕口谕,辽东诸卫敢有异动者,格杀勿论!"

退朝时,陈恪在右顺门遇见徐妙锦。

少女的喜服还未换下,发间的红绸被风吹得散乱:"梅郎去辽东,你可知有多危险?"

"知道。"陈恪望着远处正在整备的军伍,"但更危险的,是有人等不及了。"

他没说的是,那封密信里"燕地"二字,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口。

朱棣,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

是夜,辽东广宁卫的烽火台突然燃起三柱狼烟。

守台士兵望着北方翻涌的黑云,手忙脚乱地擂响报警的牛皮鼓——三卫的旗帜,正从雪原尽头漫过来,如同一大团裹挟着暴雪的阴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