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9章 辽东风云再起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广宁卫的牛皮鼓敲得震耳欲聋时,梅殷正蹲在营帐角落检查火铳的引信。

红绸还缠在他腰间——那是今早徐妙锦硬塞给他的,说"沾了喜运,枪子儿都得绕着走"。

此刻红绸被雪水浸得透凉,贴在玄甲上像块冰。

"大人!

三卫的人把营门围了!"亲兵掀帘而入,甲叶相撞的脆响惊得烛火摇晃。

梅殷的手指在引信上顿了顿,火折子的光映出他眉骨投下的阴影:"吴世忠的人动了?"

"是!"亲兵喉结滚动,"他们举着'清君侧'的旗子,说朝廷派监军是要夺咱们粮饷——前头有几个营的弟兄被说动了,正往辕门挤!"

梅殷猛地站起,玄甲撞得桌案上的茶盏叮当响。

他盯着帐外翻涌的雪雾,耳中还回响着昨日陈恪在应天府说的话:"辽东三卫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卫指挥使都盯着吴世忠的粮库。

你要做的,是让他们先盯着彼此的刀。"

"去把周参将、李千总叫来。"梅殷扯下腰间红绸系在腕上,"再让人把库房的粮册搬来。"他转身时,玄甲上的冰碴子簌簌落进炭盆,"告诉守辕门的弟兄,谁先动手砍叛军,这月粮饷加三倍——要是敢放叛军进营,老子的刀先砍了他脑袋。"

亲兵跑出去的脚步声还没落地,帐外就传来嘈杂的叫骂。

梅殷掀帘而出,雪粒劈头盖脸砸下来。

月光下,三卫的旗子像群张牙舞爪的黑鸦,把营门围了个严实。

为首的是吴世忠的亲兵头目赵奎,正举着酒葫芦灌酒:"弟兄们!

朝廷的监军就是来喝咱们血的——"

"赵头目好兴致。"梅殷的声音像淬了冰,他扶着腰间横刀往前走,玄甲在雪地里泛着冷光,"喝的是吴大人赏的酒吧?"他突然指向赵奎背后,"王百户,你营里的粮饷上个月我亲自核对过,该发的一石没少。

赵头目说朝廷喝血,难不成是他喝了你的?"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

王百户攥着刀柄的手松了松,眯眼看向赵奎腰间的酒葫芦——那是吴世忠私库的定窑白瓷,寻常边军哪得见?

"放箭!"赵奎突然暴喝,可他话音未落,营墙上就亮起一片火光。

周参将举着火把冲梅殷抱拳:"大人,库房的粮册都在这儿!

三卫这月该领的粮秣,咱们早备好了——倒是吴大人的私库,存着够两万人生吃半年的粮食!"

雪地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火苗噼啪。

梅殷扫过人群,看见几个指挥使的眼神变了——吴世忠私吞粮饷的事他们早有怀疑,如今被当面戳破,谁还愿为他拼命?

"传我的令!"梅殷抽出横刀指向天空,刀光划开雪幕,"愿回营的弟兄,每人领五斤盐巴;敢再闹的——"他刀尖一沉,扎进赵奎脚边的雪地,"就和赵头目作伴!"

赵奎刚要骂,后颈突然一凉。

李千总从他背后揪出把短刀:"大人,这狗东西怀里还藏着吴世忠的密信,说事成之后分咱们三成粮。"

人群哄然炸开。

梅殷看着几个指挥使互相使眼色,知道火候到了,转身对亲兵道:"快马加鞭送密信去应天府。

常看常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就说叛军无首,粮草撑不过七日。"

应天府的冬夜寒得刺骨。

陈恪在值房批改奏疏时,窗纸突然被拍得"啪啪"响。

胡濙裹着件灰布斗篷挤进来,鬓角还沾着雪:"辽东急报!"

陈恪的笔"啪"地断在宣纸上。

他撕开蜡封,梅殷的字迹在烛火下跳动:"三卫哗变,系吴世忠残党煽动,无统一指挥,粮草仅存七日。"他手指在"七日"上重重一按,突然笑了:"胡大人,你说叛军最怕什么?"

胡濙解下斗篷,露出里面的玄色飞鱼服:"最怕断粮,最怕人心散。"

"不错。"陈恪推开案上的奏疏,抓起朱笔在地图上圈出山海关,"吴世忠把粮秣囤在锦州,咱们派京师骑兵营绕山海关,三日内切断锦州到广宁的粮道。"他又在辽东大营旁画了个圈,"让梅殷把吴世忠私吞粮饷的账册抄成传单,夜里用箭射进叛军营——他们本就不是一条心,见吴世忠吃独食,谁还肯拼命?"

"妙!"胡濙击掌,"臣这就去调骑兵营的兵符。"

"慢。"陈恪叫住他,"让骑兵营带二十车盐巴。

叛军缺粮,盐比刀管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案头的《明实录》,"再让人告诉梅殷,别急着打,等叛军饿得啃树皮时,咱们的盐巴就是刀。"

奉天殿的早朝比往日来得更早。

朱允炆披着玄色龙袍坐在御座上,眼下青黑一片:"陈卿的方略可行?"

"陛下,叛军本是乌合之众。"陈恪捧着《辽东用兵方略》上前,"断其粮道,他们七日必乱;散其谣言,他们自己就会窝里斗。"他抬眼看向朱允炆,"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十日之内,辽东可定。"

朱允炆盯着方略上的批注看了许久,突然拍案:"准!

传朕口谕,骑兵营即刻启程,梅殷便宜行事!"

三日后的辽东雪原,北风卷着雪粒抽在脸上生疼。

梅殷站在营墙上,望着远处腾起的黑烟——那是骑兵营烧了锦州的粮库。

他转头对周参将笑道:"去把盐巴搬出来,让弟兄们当着叛军的面腌肉。"

叛军营里果然乱了。

有士兵举着吴世忠的密信骂娘:"狗日的吴大人,咱们啃雪饼,他吃细粮!"更有几个指挥使提着刀冲进吴世忠营帐:"把粮交出来,不然砍了你喂狼!"

吴世忠是在逃亡时被砍的。

他骑的黑马陷进雪坑,昔日的亲兵头目举着刀冲上来:"大人不是说事成有赏吗?

老子现在就要赏!"

梅殷收到吴世忠的人头时,雪停了。

他盯着那沾血的头颅,突然想起陈恪信里的话:"辽东的问题,不在叛军,在军制。"

五日后,应天府的诏书传到辽东。

梅殷展开黄绢,"辽东军务参议司"几个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以后边镇军官由中央首接任命,三年一换。

他摸着绢上的玉玺印,忽然听见亲兵来报:"大人,北平来的信。"

信是用燕王府的梅花笺写的,只有一行小楷:"燕王有请,共商大计。"梅殷捏着信笺的手微微发颤,他望向北方,那里的天空阴云密布,像要下一场更大的雪。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