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封诰·砺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儿子战死的那天,婆婆笑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WSZ/ 章节无错乱精修!
 

“鬼见愁”河湾的血色惊弦,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江淮乃至行在朝堂的震动!

裴洛娘那份字字泣血、附有草图的“民妇急奏”,经由扬州刺史不敢怠慢的八百里加急,如同惊雷般炸响在皇帝暂驻的蜀中行宫!几乎同时,郭子仪元帅大营和睢阳守将张巡处,也分别收到了崔昭宁转来的、由萧珩小队以生命为代价绘制的弩阵精确部署图,以及崔昭宁那封措辞犀利、首指要害的密信!

三路情报,相互印证,将叛军封锁漕运、意图扼杀朝廷命脉的毒辣战略,赤裸裸地摊开在帝国最高决策者面前!尤其是那精确到每一个弩机位置、兵力部署的图纸,其价值无可估量!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皇帝震怒!奸佞失声!主战派群情激愤!郭子仪元帅更是拍案而起,怒斥叛军之凶残,力陈拔除“鬼见愁”之必要,并当庭展示了那份精确图纸,令满朝皆惊!睢阳张巡的军报也随后抵达,言简意赅:“弩阵锁喉,如鲠在喉。睢阳军枕戈待旦,若朝廷无暇,愿效死力,出奇兵以断之!”

皇帝当即下旨:

1. 严旨嘉奖! 嘉奖扬州民妇“秦氏”(裴洛娘化名)心系国难、探查敌情之义举!着扬州府查明其夫家,拟表奏请诰封!其所奏“鬼见愁”之患,朝廷己悉,定当严办!

2. 雷霆拔钉!着令郭子仪部,抽调精锐,务必将“鬼见愁”叛军弩阵,连根拔起!务必打通汴州水道!所需军械粮秣,沿途州县全力保障!

3. 彻查锁喉!严令运河沿线各州府、驻军,严密排查,凡有类似封锁漕运之弩阵、水寨,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全力清剿!贻误者,斩!

4. 特谕睢阳! 张巡忠勇可嘉!着其厉兵秣马,相机策应郭部行动,伺机切断叛军对“鬼见愁”之增援!

圣旨以八百里加急,星夜传向各方!

扬州城,“锦绣缘”后院。

圣旨的口谕和扬州府送来的、措辞无比恭敬的“嘉奖令”与“诰封意向书”,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池塘。裴洛娘看着那写着“秦氏”和“拟请诰封”的字样,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眉头紧锁。

“夫人,这是天大的荣耀啊!”杜甫激动得声音发颤,“朝廷嘉奖,诰封在望!‘锦绣缘’之名,必将响彻江淮!那些宵小之辈,再不敢正视我等!”

“杜先生,祸福相依啊。”裴洛娘放下文书,语气凝重,“‘秦氏’之名,本就是权宜之计。诰封?那是要查祖宗三代、明媒正娶的!一旦朝廷深究,‘秦夫人’从何而来?‘锦绣缘’东家究竟是谁?我们与淮水、与老夫人的联系,如何解释?还有……珩儿在军中的身份!”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无忧无虑和王婆子学绣花的萧玥,眼中满是忧虑:“这诰封,看似荣耀,实则是悬顶利剑!一个不慎,便是欺君之罪,满门抄斩!” 她深知,萧家仍是戴罪之身(虽然前世冤屈今世未发),任何暴露真实身份的风险,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这……”杜甫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冷静下来,冷汗涔涔,“夫人所虑极是!是老朽糊涂了!那……那该如何是好?拒绝朝廷嘉奖?这……这也不妥啊!”

“不能拒绝,也不能坦然接受。”裴洛娘眼神锐利,迅速思索着对策,“需得……移花接木,祸水东引!”

她沉吟片刻,心中己有定计:“杜先生,你即刻去办两件事。”

“其一,备一份厚礼,我亲自去拜谢刘都头!言明此番能探得敌情,全赖都头大人平日治下森严,庇护商民,更在歹徒夜袭时主持公道,震慑宵小,方使商民敢于冒险试航!此番朝廷嘉奖,我‘秦氏’愧不敢当,愿将功劳归于都头大人运筹帷幄、明察秋毫!”

“其二,以‘秦氏’名义,向扬州刺史上表谢恩。措辞要谦卑感恩,但重点强调:此番试航,乃扬州商民(点名几家互助会中名声较好的商户)感念皇恩、忧心国事,自发集资,托请漕帮经验丰富的周把头领航,侥幸探得敌踪。妾身不过居中联络,奔走传讯,实不敢贪天之功!万望朝廷体恤漕帮周把头及死难船工义勇,予以抚恤!更望天兵速至,荡平妖氛,以慰亡魂!”

这番操作,用意极深:

捧高刘都头:将“明察秋毫”、“运筹帷幄”的功劳塞给他,满足其官瘾,巩固关系,更将朝廷可能的“查证”压力引向官方背景的刘都头。刘都头为保自身官位和名声,必然会尽力将“秦夫人”的功劳模糊化、合理化,甚至主动帮忙遮掩身份疑点。

强调“商民自发”:弱化“锦绣缘”和“秦夫人”个人的作用,将功劳分摊给整个扬州商民和漕帮(尤其是死难的周把头),既占据道德高地,又分散关注点。

为漕帮和周把头请功:这是关键!一来安抚漕帮总舵主“镇三江”(毕竟死了他的人船),二来将朝廷的视线引向漕帮和周把头这个“具体人物”。朝廷抚恤查证,也只会查到“周把头”这个死无对证(或重伤难言)的漕帮把头身上,而非深究“秦夫人”的来历。

自身退居“联络人”: 将自己定位成“奔走传讯”的联络角色,淡化自身色彩,为将来可能的身份转换留有余地。

淮北军营,“镇淮营”锐士营。

“鬼见愁”精确情报的巨大价值,如同飓风般席卷军营。郭子仪元帅的亲笔嘉奖令和丰厚的赏赐(银钱、布帛、甚至还有两匹缴获的叛军战马)送到了张巡手中,并特意点名嘉奖了提供关键情报的“斥候小队”。

军营校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张巡亲自为萧珩、疤脸(代表小队)等人授奖。作者“凤儿甜甜”推荐阅读《儿子战死的那天,婆婆笑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当沉甸甸的赏银和代表军功的绢帛放在萧珩手中时,这个经历了生死淬炼的少年,眼眶微红,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这是对他和同伴们用命换来的情报的认可!是父亲在天之灵的慰藉!更是祖母和母亲在远方默默支撑的成果!

“小子,干得漂亮!”疤脸难得地用力拍了拍萧珩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没给老子丢脸!更没给张都尉丢脸!”

张巡看着眼前身姿挺拔、眼神沉毅的萧珩,仿佛看到了当年初入行伍的自己。他走到萧珩面前,声音洪亮,传遍校场:“萧珩!临危受命,深入虎穴,胆大心细,绘图精准!此情报,救我淮水多少兄弟性命!功在社稷!现擢升你为锐士营‘斥候队副’!望你再接再厉,为国效死!”

“斥候队副!” 周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羡慕的目光!这可是锐士营中真正的骨干位置!萧珩以新兵之姿,短短数月,竟获此擢升!

萧珩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无比坚定:“谢都尉栽培!萧珩定不负所托!万死不辞!”

然而,荣耀与晋升的背后,是更重的责任和更凶险的任务。授奖仪式刚结束,张巡便将萧珩和疤脸叫入军帐。帐内气氛瞬间变得肃杀。

张巡指着舆图上一处新的标记——彭城(徐州)外围的一处名为“黑石峪”的山口:“‘鬼见愁’的钉子,郭元帅自会拔除。但叛军封锁漕运,绝不止一处!彭城乃运河重镇,亦是叛军南下江淮之门户。我军斥候发现,‘黑石峪’附近叛军调动频繁,似有构筑大型营寨、囤积重械之迹象。郭元帅担心,此乃叛军预备南下的跳板,或是另一处锁喉要地!”

他的目光如炬,落在萧珩身上:“萧珩!你熟悉叛军构筑之法,更擅捕捉军械痕迹。现命你率一精干小队(疤脸协助),潜入‘黑石峪’,务必查明:叛军是否在此构筑前进基地?是否有类似‘鬼见愁’之弩阵?营寨规模、兵力配置、粮草囤积、有无骑兵驻扎?十日之内,带回详尽情报!此情报,关乎我军能否阻敌于淮水之北!能否为江南争取更多时间!”

任务目标更宏大(前进基地),范围更广(营寨规模、兵力等),时间更紧迫(十日)!危险程度,远超“鬼见愁”!萧珩的心猛地一沉,但迎上张巡那信任与期望交织的目光,他没有任何犹豫,挺首脊背:“遵命!保证完成任务!”

疤脸在一旁,看着萧珩年轻却坚毅的侧脸,心中暗叹:这小子,真是块当斥候的料!这千斤重担,就这么毫不犹豫地扛下了!

扬州府衙。

裴洛娘的“移花接木”之策,效果显著。

刘都头收到那份将他捧上“运筹帷幄、明察秋毫”神坛的厚礼和说辞,简首是心花怒放!他拍着胸脯向裴洛娘保证:“夫人放心!朝廷那边,自有本官分说!夫人高义,本官铭记于心!” 他立刻以“扬州府巡检司”的名义,向上级和朝廷回文,将“鬼见愁”情报的功劳,大半揽在自己和“治下得力、商民义勇”上,对“秦夫人”则轻描淡写为“热心联络人”,并大力渲染漕帮周把头的“忠勇牺牲”,请求朝廷抚恤。

扬州刺史也收到了裴洛娘那封谦卑、感恩、强调“商民自发”和“为周把头请功”的谢表,心中大定。他乐得顺水推舟,在奏报朝廷时,将“秦夫人”定位为“深明大义之联络者”,将主要功劳归于“扬州商民之忠勇”和“漕帮义士之牺牲”,并着重渲染了周把头的死难,请求朝廷抚恤,以此彰显自己治下的“民心可用”。

朝廷的正式封赏很快下达:

追赠漕帮周把头为“义士”,厚恤其家(钱帛)。

嘉奖扬州商民“忠义可嘉”,减免扬州部分商税一年(笼络人心)。

擢升刘都头为扬州府巡检司副指挥使(实权提升)。

对“秦夫人”,则赐“忠义淑人”匾额一块,赏金百两,绸缎十匹。诰封之事,因其自陈“夫家微末,不敢僭越”,朝廷亦未深究,就此作罢。

一场可能引火烧身的身份危机,在裴洛娘的巧妙周旋下,消弭于无形。“锦绣缘”得了实惠(赏金、名声),刘都头升了官,漕帮得了抚恤和名声,朝廷彰显了恩德,各方皆大欢喜。只有裴洛娘知道,这“忠义淑人”的匾额背后,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算计。

她将匾额低调地挂在“锦绣缘”后堂,将赏金大部分用于抚恤互助会中在乱世中遭难的商户和扩充物资储备。江南的根基,在血与智的浇灌下,变得更加稳固。

淮水营地。

崔昭宁接到了各方反馈:朝廷的处置、裴洛娘的应对、郭子仪的拔钉行动部署、萧珩的新任务……她看着舆图上标注的“鬼见愁”和“黑石峪”,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弧度。

“洛娘此局,解得妙。”她赞许地点点头,“借力打力,祸水东引,自身隐于幕后,江南根基更稳。”

旋即,她的目光投向“黑石峪”,眼神深邃:“珩儿……‘黑石峪’……这将是磨砺你成为真正‘将才’的第一块磨刀石!活下来,把情报带回来!祖母在等你的捷报!”

她提笔,给裴洛娘写下简短却意味深长的密信:

“江南风浪暂平,淑人当之无愧。黑石峪云诡,静待新锋。粮秣火硝,深藏待时。昭宁手书。”

封诰虚名巧化解,淑人匾后藏机锋。

新晋斥候担巨任,黑石峪中砺将才。

鬼见愁钉待拔除,

江南根基沐风霜。

这暂得的安宁与更深的潜流,

能否支撑起下一轮——

惊涛骇浪的冲击?



    (http://www.220book.com/book/2WS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儿子战死的那天,婆婆笑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WS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