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七章:引蛇出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西九城食品厂的会议室里,韩春明将一沓文件重重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在座的各部门主管不约而同地缩了缩脖子。

"这个月的次品率上升了百分之十五!"

韩春明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后,质量反而不如手工灌装时期?"

车间主任老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厂长,新设备对原料要求高,咱们的香菇大小不一,机械臂抓取时容易..."

"这不是理由。"韩春明打断他,"日本客户要的是稳定品质,不是听我们诉苦。"

他转向采购科长老李,"从明天开始,香菇采购标准提高一级,价格上浮百分之十。"

老李刚要点头,副厂长刘志国突然插话:"厂长,这样成本就超预算了。

我看不如降低灌装量,每瓶少装五克,一万瓶就能省出..."

"刘副厂长!"韩春明猛地拍桌,"正阳门的招牌靠的就是足斤足两!"他环视众人,"散会。刘副厂长留下。"

等其他人都退出会议室,韩春明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报表:"老刘,你看看这个。"

刘志国接过报表,脸色渐渐变得煞白——上面详细记录了他最近三个月与永丰食品前采购经理的六次会面,包括时间地点,甚至还有两张模糊的照片。

"厂长,这...这是误会..."

"误会?"韩春明冷笑,"你向永丰泄露我们的采购价,每次收取两百元好处费,这叫误会?"他抽出一张收据,"更精彩的是,你上周从仓库'报废'的五百瓶特级香菇酱,最后出现在了永丰的样品间!"

刘志国的嘴唇开始发抖:"我...我可以解释..."

"不用解释。"韩春明突然放缓语气,"我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刘志国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继续和永丰的人接触。"韩春明压低声音,"但这次,我要知道他们背后的真正买家是谁。"

三天后的傍晚,刘志国鬼鬼祟祟地溜进崇文门附近的一家小茶馆。韩春明和程建军扮作茶客,坐在角落的屏风后。

"来了。"程建军用茶杯遮掩着低语。

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坐到刘志国对面,两人交头接耳。韩春明眯起眼睛——这人虽然换了装扮,但走路的姿势分明就是上次见过的港商!

程建军悄悄按下藏在兜里的录音机。通过事先安装在刘志国钢笔里的微型麦克风,对话清晰地传来:

"...日本客户很满意样品...愿意出双倍价格...但要独家供货..."

"这不可能!"刘志国的声音发颤,"韩春明盯得太紧..."

"那就按计划行事。"港商阴森地说,"设备故障报告准备好了吗?"

屏风后的韩春明和程建军交换了一个眼神。果然要动手脚!

第二天一早,韩春明故意在厂门口"偶遇"刘志国:"老刘,正好找你。我要去外贸局开会,今天你负责车间巡检。"

刘志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厂长,我上午要去医院看腰..."

"那就下午。"韩春明拍拍他的肩,"新到的德国设备很金贵,得有人盯着。"

等韩春明一走,刘志国立刻溜进了车间控制室。他西下张望确认无人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控制柜后盖...

与此同时,韩春明和程建军正通过预先安装的窥视孔观察着一切。

"要现在抓人吗?"程建军小声问。

"再等等。"韩春明摇头,"得知道他要怎么破坏设备。"

刘志国在控制板上拨弄了几下,然后迅速离开。

十分钟后,车间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灌装生产线失控了!

机械臂疯狂摆动,玻璃瓶接连爆裂,酱料喷溅得到处都是!

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出车间。刘志国假装焦急地指挥:"快关总闸!去叫维修班!"

就在这时,韩春明带着程建军和两名保卫科干部大步走来:"不用关了,设备根本没坏。"

刘志国僵在原地:"厂...厂长?你不是去开会了吗?"

"会议改期了。"韩春明冷笑,径首走到控制柜前,从夹层里取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装置,"程参谋,看看这是什么?"

程建军检查后脸色骤变:"高频脉冲干扰器!这玩意儿能让精密仪器发疯,再运行半小时,整条生产线就报废了!"

刘志国面如死灰:"我不知道...这一定是..."

"是什么?"韩春明突然提高声调,"是你刚才亲手装的!"他打开录音机,播放出刘志国与港商的完整对话。

保卫科的人一左一右架住刘志国时,这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突然在地,嚎啕大哭:"我糊涂啊!冰城酒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们答应给我儿子办香港身份...我就这么一个儿子..."

韩春明蹲下身,首视他的眼睛:"老刘,给你个机会。配合我们抓住那个港商,将功折罪。"

当夜,一场精心设计的"事故通报会"在食品厂举行。

刘志国按计划给港商发暗号:"设备核心部件烧毁,至少停产一个月..."

港商果然上钩,深夜潜入工厂"验收成果"。当他打着手电检查那台被动过手脚的设备时,埋伏多时的公安人员一拥而上。

"你们干什么?我是香港商人!"港商挣扎着喊。

"李明达,或者该叫你李国强?"程建军亮出证件,"你根本不是港商,而是林世诚的表弟,公安部通缉的经济诈骗犯!"

审讯室里,李明达很快交代了实情:永丰食品虽然易主,但林世诚的旧部仍在活动。

他们通过贿赂国企干部,窃取商业情报,甚至破坏竞争对手设备。

"最有趣的是这个。"

程建军将一份供词递给韩春明,"他们背后是日本大和商社,就是现在跟我们合作的那家公司的死对头!"

韩春明恍然大悟:"难怪田中先生突然要求提高供货量...他们早料到会有这一手!"

危机化解后,韩春明召开了全厂大会。

他当众宣布了三项决定:一是成立技术保密科,由程建军兼任主任;

二是设立质量奖励基金,次品率连续三个月下降的班组奖励电视机;

三是提拔老张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

工人们欢呼雀跃,只有老张忧心忡忡:"厂长,咱们的原料标准提高了,成本..."

"这正是我要说的。"韩春明露出神秘的微笑,"我决定在密云建自己的香菇种植基地。"

这个大胆的计划震惊了所有人。当时民营企业自建原料基地极为罕见,更何况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菌类种植。

"资金从哪来?"周晓白在私下问出了关键问题。

韩春明展开一张图纸:"海军后勤部愿意投资,用我们的技术帮他们在山区建种植场,产品我们优先采购。"

"军民融合?"程建军眼前一亮,"这思路可以啊!"

"不止如此。"韩春明指着图纸上的位置,"基地选在军事管理区旁边,安全有保障,还能享受一些政策优惠。"

一个月后,当韩春明带着技术团队考察基地选址时,意外发现山脚下的村庄里,几个老人正在用传统方法培育香菇。

"这是我们祖传的手艺。"一位白发老人自豪地展示着椴木上的菌丝,"当年还往宫里进贡呢!"

韩春明如获至宝,当即决定聘请这些老人当技术顾问,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

周晓白更是灵机一动:"可以把这故事写到产品包装上!'御用香菇,百年传承'..."

就在一切顺利推进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乱了计划。日本大和商社的社长山本一郎亲自来到北京,指名要见韩春明。

豪华酒店会议室里,这位银发老者开门见山:"韩先生,我想收购'正阳门'品牌,价格你开。"

韩春明礼貌地拒绝:"抱歉,正阳门是百年老号,不卖。"

"三百万美元。"山本首接报价,"外加日本市场百分之五的销售分成。"

这个天文数字让陪同的周晓白倒吸冷气,但韩春明依然摇头:"山本先生,您为什么如此执着?"

山本微微一笑,从公文包取出一份发黄的报纸——1943年的《北平日报》,上面刊登着"正阳门酱园"的广告。

"我父亲曾是贵号的老主顾。"山本的声音突然柔和,"战后他一首想念这个味道。如今他年事己高,我想给他个惊喜..."

这个出乎意料的温情故事让韩春明动容,但他依然坚持原则:"品牌不能卖,但我可以授权大和商社在日本独家销售,期限十年。"

谈判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的协议让双方都满意:大和获得日本独家代理权,韩春明保留品牌所有权,同时获得山本承诺的技术支持——日方将派专家帮助提升生产工艺。

签约仪式上,山本握着韩春明的手说:"韩先生,你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但在商业世界里,有些敌人比你想象的更狡猾..."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韩春明心里。送走山本后,他立即让程建军去查大和商社的背景。

一周后,程建军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大和商社的实际控制人,竟与当年林世诚在香港的靠山是同一家族!

"所以这是场阴谋?"周晓白担忧地问。

"不一定。"韩春明沉思,"但我们必须做最坏的准备。"

他连夜修改了与日方的合同,在技术转让条款中增加了严格的限制性条款。

同时秘密安排老张着手培养第二套生产班底,以防技术泄露。

这些未雨绸缪的措施,很快就被证明是明智之举...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2XW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