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和娄晓娥通电话,娄晓娥在学校受了委屈,冲着我大喊大叫,抱怨我不能保护她。
高志强送我回家,那一晚,我们在车上坐到天亮。
我们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还说了相当多的狗屁话。
事后我也觉得相当丢人,只是那种无助无奈深深地包围了我,让我无法自拔。
好几天,我都闷闷不乐。
我算明白抑郁症的起因,就是有一个坎怎么也过不去,就会抑郁。
还好,高志强挺仗义,陪了我好几天,开导我,劝慰我。
情路不平,事业也不畅。
不知道是谁投诉我,说我剽窃了王小曼的研究成果。
有投诉,必有调查。
王小曼不在四九城,我要自证清白,必须得去找王小曼的父母,他们应最清楚此中事情。
我提着苹果去王家,门口的警卫员通报后,让我通行。
还算有点情谊在,毕竟,王小曼要出国,所有的资料我都义无反顾地给了她。
王家父母坐在正厅,我将水果交给张妈,王家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王母倒是一脸的笑容,殷勤地给我倒茶。
受宠若惊。
我反复地想,为什么对我这么热情,难道我的成绩惊动了王家父母?
“小曼总是提起你。”王母居然替我削了苹果。
不同的是,王小曼削的苹果像狗啃的。
王母一刀下去不断皮,苹果削得恰恰好。
王小曼已经结婚,我也不可能再来打听机会,趁王母还没有会错意,我赶紧说明来意。
认真计较的话,是王小曼剽窃我的研究,而不是我剽窃王小曼的研究。
这块领域也这么大,真的传出去了,有可能对王小曼不利。
王父缄默不语,王母的表情开始严肃了。
我小心翼翼地说:
“现在做一些补救,也是好的,不要非等到无可救药的时候……”
“小王,你踩过界了。”王母脸色煞白,呵斥着我。
我立刻明白我说得太直白,马上闭上嘴。
茶几上摆着相框,还有一块抹布,应是还没有来得及挂上。
映入我眼帘的又是那张百日照,胖乎乎的小女孩,出生于1937年,王小曼谈虎色变的一张相片。
“这小姑娘真可爱。”我想,这个女孩在这个家庭一定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她是我的女儿,1942年时,在河南中条山一带遭遇日军清剿,她才五岁,和我们逃散了。”王母的眼泪从下巴掉在镜框上:
“16年过去了,要是她还在,都21岁了。”
河南,中条山。
我不知如何宽慰她,却适时地提出建议:
“不如去河南周边走访走访,万一被谁救走了。”
我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那时候,自身难保,还有谁能照顾一个五岁的孤女。
但人要有希望,要有盼,否则怎么活下去。
王母看一眼王父,我趁热打铁:
“我想,你们以前也找过,但是以前兵荒马乱,现在已经太平了,万一找到了。”
“是啊,万一找到了,万一她生活得不好,我们还能弥补一下做父母的责任。”
王母想得周到,如果流落在附近,有可能成为村妇。
王父一直没有说话,都是王母在唠叨。
我离开王家,在院子门外站了许久,看着二楼窗户,那是我丢失童子身份的地方。
虽说我爱上了娄晓娥,但与王小曼的那一段短暂的欢娱还是烙在了心上。
男人,或者都是这般好色无情,有心爱的女人,但不阻挠他回顾往昔的艳遇。
王家客厅的灯迟迟未熄,有可能在考虑我的提议。
我还不知道王家怎么想,但是他是能起作用的人,这件事情想要平息,并不难,他说句公道话就行了。
我缓缓走出院子,骑上自行车。
星空璀璨。
我已经尽力了。
如果事态没有变化,我也没有办法。
商业局来学校借调我,主要是德国考察团到了。
为国争光的事情,学校没理由不放我。
估计要耽搁一段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些书籍,还有娄晓娥托人在英美给我买的有关于钢铁、汽车、设计之类的书籍。
整理行李箱时,高祖母问我要公干多久,我猜至少半个月。
“外国人不会再来抢我们的宝贝吧?”
何不疑还担心八国联军再次进犯,我摸摸他的脑袋:
“不要人云亦去,你都14岁了,要有自已的思想。
抗美援朝是改变中国国际地位的开始,打破了美国不败的神话,从此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带上枪支炮弹登上中国的领土。”
我将书放进书包,拍一下书包:
“所以,你的脑袋瓜子不要再以为,只有拿枪,才能保卫祖国,好好读书,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世界第一,就是用另一种方式保卫了我们的祖国。”
“喂,哪个领域?我当妇科医生,好不好?”何不疑站在门口。
我马上掉转身,郑重地告诉他:
“何不疑,以后都不要和我提妇科医生,我他妈的讨厌死妇科医生了。收起你的念头,谁爱当谁去当。”
何不疑学着我的样子耸耸肩:
“和你亲爷骂粗口,我何不疑也是倒八辈子的霉,有你这种龟孙。”
我正要走,他又问:
“喂,龟孙,那什么领域?”
“等我好好想一想,回来再答复你。”
商业局的司机还在等我,我不能耽搁太久。
刚上车,司机有些疑惑:
“你叫龟孙?”
“噢,不,那是我家人叫我的昵称,外人不能叫,也不是乌龟的龟,是归来的归,我小时候差点死了,所以给我取了一个小名叫归孙,意思是孙子回来了。”
最近,我说谎越来越麻溜。
回来要好好收拾一下何不疑,整天龟孙龟孙的,害得我动不动就撒谎。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的人品全败坏在何不疑身上。
德国考察团住酒店,商业局一干人也陪吃陪住,全天二十四小时陪同。
德国不相信我们的锻造实力,商业局稀罕这一次的合作机会,双方各怀心思。
我不属于商业局的编制,以翻译身份参与。
面对咄咄逼人的考察团团长,第一次会议就险些翻脸。
来的既然是专家,他不服,我不干,互不相让。
质疑我们的数据造假,我就不干了,欺侮我可以,欺侮大国风范绝不可以。
考察团团长以为激将一下,我们就会被迫拿出所有的资料,向他们表明我们的实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314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