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汇聚翎华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东平王 王府

魏郡的夜,仿若玄墨织就的锦缎,沉甸甸地倾覆于城池之上,万籁俱寂中,唯王府烛火灼灼,恰似星芒倔强地穿透夜幕,与周遭黑暗奋力抗衡。王府内雕梁画栋,在这明暗交织的光影下,更添几分神秘肃穆之气。

东平王刘桓一袭金绣黑袍加身,玉带束腰,玉冠束发,端的是尊贵非凡。此刻却满面怒容,在书房内疾行踱步,袍角烈烈生风,吹得烛火明灭不定。书房四壁悬挂着的名人墨宝,此刻也似在这汹涌的怒气中瑟瑟发抖。

“砰!” 他骤然挥拳砸向桌案,茶盏应声而落,碎瓷飞溅,茶水四溢,洇湿桌上宣纸,墨渍仿若蛟龙蜿蜒,恰如其心境般紊乱。

“荀大仁那蠢材,导致苦心经营多年的教坊司产业,竟然被查封,着实可憎至极!” 刘桓怒声咆哮,声震屋宇,令烛火簌簌颤抖。

桌上摆放的文房四宝,凌乱散落,恰似他此刻纷杂的思绪。

怜昕夫人恰似一朵幽莲,款步而来,淡紫罗裙轻拂,外罩薄纱如烟,妆容精巧,眉眼含情,透着几分灵动狡黠。见刘桓盛怒,她朱唇轻勾,轻声软语道:“王爷且息雷霆之怒,此事看似困厄,实则暗藏转机,容妾身细细道来。”

刘桓侧目凝视,目光如炬:“哦?速讲。”

怜昕夫人袅袅走近,素手拈起一盏茶,递与刘桓,轻言慢语:“王爷明鉴,如今荀氏颓势尽显,与魏氏对峙,局势分明。魏氏家主魏瑾此番仅发落荀大仁,未穷究根底,恐有深意。依妾身之见,此举仿若向王爷投诚。王爷于魏郡威望赫赫,他魏瑾欲求家族安稳,怎敢轻易忤逆王爷?”

刘桓接过茶盏,却未饮,眉峰紧蹙,似在斟酌真伪。怜昕夫人见状,趁热打铁:“王爷,当下宜顺水推舟。将荀氏在绮梦轩之股份剥离,对外宣称整饬绮梦轩,再邀魏氏入股。如此,既全魏瑾颜面,又可不动声色拉拢魏氏,重启咱们的女子情报网大业,此计岂不妙哉?”

刘桓目光一闪,心动之余,却又生疑:“哼,你这般殷勤献策,莫不是心怀叵测?”

怜昕夫人盈盈下拜,柔声道:“王爷说笑了,妾身一心只为王爷宏图大业,身处魏郡这暗流涌动之地,妾身日夜忧心,唯盼能为王爷排忧解难。此计于王爷百利无害,望王爷斟酌。”

刘桓冷哼一声,唤来侍从:“去,传郡尉赵忠。”

少顷,赵忠匆匆而至,他身形魁梧壮硕,身着玄色官服,腰佩长刀,神色间透着几分精明干练与阿谀之态。

行礼毕,刘桓简述怜昕夫人之言,目光如刀紧盯着他:“赵郡尉,你素与魏瑾往来,依你看,此事可行否?”

赵忠微微躬身,略作思忖后道:“王爷,依卑职之见,这魏瑾一门心思只为光大门楣。如今其二弟魏源即将赴京上任,正值用人之际,自赵魏二门结亲以来,他待我阿妹静如尚且和睦,王爷若许以保魏氏荣光,他定会心动。趁机结交,实乃良策。”

刘桓微微颔首,面色稍缓:“嗯,你所言有理。”

待赵忠退下,刘桓于室内徘徊良久,终提笔蘸墨,在信笺上笔走龙蛇,详述计划,封好交予亲信:“速送往京城三皇子刘轼处,不得有误。”

亲信领命,转瞬没入夜色。

京城长安

京城长安,仿若一座巍峨的天宫降临凡尘,繁华似锦,车水马龙之声昼夜不绝,三皇子刘轼自开府以来,府邸犹如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静静散发着奢华之光。朱门高阔,铜钉闪耀,门庭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府内庭院深深,回廊曲折,雕梁画栋之上龙凤呈祥、花鸟鱼虫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更显金碧辉煌,仿若白昼一般明亮。

三皇子刘轼倚靠在雕花梨木椅上,审阅着各地呈来的文书,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眉沉思,仿若一位掌控全局的智者,于字里行间洞察着天下大势。

当侍从恭敬地呈上东平王刘桓的来信时,刘轼原本闲适的目光陡然一凝,仿若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展开信笺,目光迅速扫过,那信中所言,详述拉拢魏氏之策,丝丝入扣,仿若一张精心织就的大网;亦将魏政君为母复仇、大破荀大仁掳掠良家女子逼良为娼诸事公之于众,桩桩件件,读来令人心惊。

刘轼仿若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剑眉微蹙,星眸闪烁,似在权衡这其中的利弊得失。

少顷,他似有所悟,猛地起身,疾步走向案几,案几之上堆满了古籍珍本,其中一本《君恩录》尤为显眼。

他急切地翻开那本古籍,书页翻动之声沙沙作响,仿若在诉说着古老的预言。书中所言,魏氏政君入主中宫,权倾朝野,寥寥数字,仿若一道惊雷划过他的心头。

刘轼眼中顿起兴味,仿若猎人发现了稀世珍宝,那光芒在眸中闪烁,熠熠生辉。

他当即转身,走到书桌前,铺纸研墨,笔走龙蛇,修书一封。

信中的言辞恳切而又暗藏玄机,字字句句皆围绕着如何利诱拉拢魏政君展开,仿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谋略与智慧在笔墨间交锋。

写罢,他将信仔细封好,唤来亲信侍从,神色郑重地吩咐道:“快马加鞭,送回魏郡,交予东平王刘桓,务必让他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侍从领命而去,身影迅速没入夜色之中,仿若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只留下刘轼一人站在书房之中,望着窗外的夜空,仿若在谋划着一场更为宏大的棋局,而魏政君,已然成为了这棋局之中最为关键的一枚棋子。

魏郡元城 魏府

再说魏郡,魏瑾那续弦正室赵静如归省闻此事,觉是家族良机,回府即入书房劝魏瑾:“老爷,今有契机,若能入股绮梦轩,与东平王修好,于咱们魏氏发展大有裨益。”

魏瑾搁下毛笔,揉按太阳穴:“此事需斟酌。”

言罢起身,匆匆往那政君的厢房而去。空留赵静如一人,她眼神含着恨意,掌家权被魏政君夺去,如今又有赵敬修和惜君一事受她桎梏,思来想去修书一封,使人传于赵忠,信中将那赵敬修与惜君一事尽数告知,又有计策云云。

魏瑾将那为难困境和盘托出,想要寻得政君见解。

魏政君裙袂飘飘,眉眼间平添了三分沉稳睿智。闻之,柳眉微蹙:“父亲,绮梦轩背后势力繁杂,女儿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况且,那日女儿在牢中还发现一具女尸,狱卒赵四还说是畏罪自杀,也不知是何罪。莫不是,又是什么冤假错案。这魏郡的网,父亲若入,也得看入成哪一方。”

魏瑾长叹:“为父知晓,然东平王有意拉拢,拒之恐惹麻烦。”

魏政君咬唇思忖,道:“父亲,咱们实力尚弱,不妨虚与委蛇,将此事拖延下去,待得二叔在京中站稳脚跟,再行他法。”

魏瑾点头:“嗯,还是政君聪慧,为父依你。”

此后几旬,魏政君与母亲李亲不辞辛劳,将在荀宅案中那密室所救女子尽数聚拢。诸女或面容憔悴、惊恐万状,或衣衫褴褛、瑟瑟发抖,皆对荀大仁恨入骨髓。

政君看着这些女子,心中满是怜悯,对荀大仁的恶行更是义愤填膺。她暗自思忖,女子生于世间,不应被命运随意摆弄,即便出身低微,亦当有自立自强之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已的天地。李亲亦是心有戚戚焉,她拉着女儿的手,目光坚定地说道:“政君,咱们定要帮这些姑娘寻条出路,莫让她们再受这世间苦难。”

政君颔首应道:“母亲放心,女儿已有计较。”

未几,在魏政君和连成轩众人的努力下,“翎华阁” 于魏郡繁华街巷筹备开业。筹备期间,魏政君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她亲自挑选楼阁的每一处装饰,从雕花窗棂到精美挂饰,务求尽善尽美,彰显女子的细腻与品味。又精心筛选售卖的女子美容物什,皆为上乘品质,或为养颜膏脂,或为芬芳香料,旨在助女子展现自身之美。

阁内兼设餐饮、娱乐、表演之处。餐饮区菜品精致,兼顾各方口味,既有爽口小菜,又有珍馐佳肴;娱乐区摆放着各类新奇玩意儿,可供宾客消遣解闷;

表演区更是广纳才艺出众之人,歌姬舞姿曼妙,琴师弹奏悠扬,唯立一明规:翎华阁之人不做卖身,宾客入场不得强夺。

政君欲借此助众女习得一技,自力更生,打破高门深宅对女子的束缚,让她们知晓,即便不靠父兄庇佑,凭借自身本事,亦能在这世间立足。

开业当日,热闹非凡。彩绸飘舞如彩云,锣鼓喧天震九霄,百姓纷纷围观。

政君身着盛装,一袭绯红罗裙,金钗步摇,熠熠生辉,仿若降临人间的仙女,亲自站在店门口迎接宾客。她笑容满面,眼中却透着几分坚定,仿若在向世人宣告她的决心。

连成轩和媗君都有出席,自李亲大破荀氏一案后,魏府二郎的大娘子郑谨言和魏家二姑娘,魏敏君反倒是和政君来往密切。 连带着此次开张,郑二娘子和魏敏君亦有出席。就连平日里跋扈的惜君,自经历那日风波后,也有出席,只是性子反而变得有些怯生生。

李亲自化名李玲后,自不像从前那般羸弱,反而日日与政君亲近。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她深知,女儿此举不仅是为了救助那些可怜女子,更是在向这世间陈旧的规矩挑战,为女子争得一份尊严与自由。她默默祈祷,愿女儿此番事业顺遂,不受小人侵扰。

“这翎华阁好气派,听闻物什甚好。”

“正是,还能吃饭看表演,妙处多多。” 百姓议论传入耳,魏政君心中稍慰。

可谁都知道,这魏郡表面平静,底下早就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你争我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就要开场了,每个人都得在这漩涡里挣扎求生,谁也跑不了。

且说那东平王刘桓,自送出信件后,便在王府中静候佳音,可心中却始终难安。他深知,这一步棋虽看似精妙,但若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那魏氏究竟是否真心投诚?魏政君又能否被顺利拉拢?诸多疑问,如阴霾笼罩心头。

怜昕夫人见刘桓愁眉不展,轻声劝慰道:“王爷不必过于忧心,一切皆在咱们掌控之中。魏氏既有求于您,料想不会轻易生变。至于魏政君,她既有为母复仇之勇,想必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只要利诱得当,不愁她不就范。”

刘桓微微点头,却未言语。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心中暗自思忖沉思。

自翎华阁开张后,连成轩就被摩鸠传信回了武元山,政君和媗君二人,又有李亲一同负责翎华阁管理。而魏氏二爷魏源自赴京上任后,魏家二娘子郑谨言愈发同李亲亲近,敏君也时不时前来相助,魏府中唯独留下赵大娘子整日烦闷气愤,索性将那徐眉的几个孩子,惜君还有几个小的当做出气筒。

再说政君,虽翎华阁开业顺遂,可她心中亦明白,这只是开端。往后的日子,既要提防东平王等人的算计,又要将这阁中生意打理得蒸蒸日上,但她毫不退缩,每遇困难,便想起那些被荀大仁迫害的女子,想起自已要为女子闯出一片天的初心,便又充满了斗志。

东平王刘桓为拉拢魏氏一门,多次将魏瑾邀约至绮梦轩,期间不乏利诱游说,又提曾经那刘宇与政君议亲之事,魏瑾欲直接推辞,却又顾忌刘桓权势,自是陷入一方纠结之中。

冬去春来,转眼已至暮春,魏政君正在阁中清点账目,忽见一神秘人送来一封书信。

信上未署名,只写着 “欲破局,需入局,三日后城外十里亭相见”。魏政君心中一惊,暗自揣测这信究竟何人所送,又有何目的。她本欲置之不理,可又怕错过关乎阁中姐妹安危的重要信息,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赴约。

三日后,政君乔装打扮,带着一名亲信魏潇,悄悄出城赶往十里亭。城外潇潇细雨,草长莺飞,一片春意盎然。可十里亭却孤立于荒野之中,显得格外孤寂。魏政君赶到时,亭中已有一人等候,那人一袭黑袍,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

“你究竟何人?为何约我至此?” 魏政君警惕地问道。

黑袍人缓缓抬起头,摘下斗笠,露出一张冷峻的面容,竟是郑九郎。他目光深邃地看着魏政君,说道:“魏姑娘,别来无恙。我知你近日深陷困境,特来助你一臂之力。”

政君心中疑惑更甚:“你为何要帮我?你又怎知我困境?”

郑九郎微微一笑:“魏姑娘为女子谋出路,此等大义,令人钦佩。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主动拿出一枚令箭,“我乃监察院四品监察刺史麾下,郑清则,奉令助你攻破迷局。”

政君听后,心中稍安。她凝视郑清则片刻,见其目光真诚,不似有假,便点头应道:“既如此,多谢郑九郎相助。但往后之事,还望郑九郎坦诚相待,莫要欺瞒于我。”

郑清则拱手道:“姑娘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回府后,政君思虑再三,终是如下定决心般走向魏瑾书房。

室内檀香袅袅,魏瑾正伏在案几苦恼,今日去府衙又被那赵忠游说一番,刘桓更是将那流水的请帖都送至魏府,他闭目养神中,皆是声声叹息。政君入内,煮茶后递上,下定了决心:“父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入绮梦轩吧。”

魏瑾诧异抬眸,只觉眼前女子,恰似迎战女诸葛般,仿佛执子天下人,入定天下棋局,当真是如摩鸠所言,天人之相,魏府一门荣耀,皆系于她一人之身。只待前路崎岖,她自无所畏惧。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