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悬案无人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一只不废的天天”推荐阅读《君恩录:熠凰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刘炽回京第二日,宫里便有内侍前来,只道是陛下宣召,入宫觐见回禀。

彼时,残阳似血,余晖透过厚重云层,洒下几缕昏黄,却未能驱散长安城上空那如墨般凝重的阴霾。

刘炽深知此次入宫,必有要事相商,神色凝重,遂急唤连成轩前来,郑重说道:“连郎君,父皇此番宣召,定有深意,你与我一同入宫,多加留意周遭诸事,切莫有丝毫懈怠。”

连成轩微微颔首,眼眸中透着沉稳与坚定,拱手应道:“殿下放心,连成轩定当寸步不离,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

二人并肩入宫,踏入巍峨的皇城。连成轩初次入内,眼前巍峨都被震撼。高大厚重的朱红宫门缓缓敞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而笔直的御道,汉白玉石板铺就,在余晖的映照下泛着清冷的光。

御道两旁,苍松翠柏整齐排列,像是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皇家禁地。

远处,宫殿飞檐斗拱,错落有致,琉璃瓦在残阳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华贵。

沿着蜿蜒曲折的宫道徐行,宫道两旁,宫灯盏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昏黄的光晕似在低语着宫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与沧桑。

踏入巍峨大殿,只见宣帝高坐龙椅之上,身着华服,头戴冕旒,神色威严庄重,目光如炬,冷峻地扫视着殿下众人。

连成轩跟随刘炽跪拜礼罢后,恭敬立于一侧。

宣帝挥手免去二人之礼后,目光在刘炽身上稍作停留,随后转而落在连成轩身上,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好奇与探究,竟是一抹熟悉感悄然浮现。

他微微眯起双眼,仔细端详着那殿下所立之人,半张面具不摘,棱角却是分明,尤其那刀削般下颌角,竟是生出几分硬朗英气。

宣帝萌生出三分没来由的亲切之感,仿佛让他忆起年轻时同徐霍二人在那武元山快意江湖那时光。如今,时过境迁,满朝文武也无人再提宣帝也是出自民间。

这份熟悉感,让宣帝心中对连成轩多了几分好感。

“太子身旁这位,气宇不凡,是何方才俊?”宣帝开口问道,声音虽威严,却隐隐带着一丝温和。

刘炽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父皇,此乃武元山少主连成轩连郎君。连郎君虽出身江湖,却胸怀韬略,才智过人,见识远超常人。”

“武元山……”宣帝呢喃自语一声,眸中似有回忆般,转瞬即逝,化作一抹饶有兴致,微微挑眉道:“哦?江湖之人?朕久居深宫,倒是忘了江湖究竟是哪般,你且说说,那江湖之中,究竟是何番景象?”

连成轩不卑不亢,微微欠身,仪态从容,缓缓说道:“陛下,江湖广袤无垠,犹如浩渺沧海,无奇不有。既有侠义之士,仗剑天涯,劫富济贫,以一腔热血护百姓周全,侠肝义胆,令人敬仰;亦有奸佞之徒,为非作歹,扰乱一方安宁,恶行昭彰,遭人唾弃。江湖之中,门派林立,各据一方,纷争不断,恩怨情仇交织。然其间亦不乏诸多豪杰,心怀天下大义,为了江湖太平,不惜舍生忘死,奔赴危难,尽显英雄本色。”

宣帝听得入神,不禁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嗯,有趣。这江湖之事,果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朕也是想念那江湖众人。”

连成轩从那宣帝言辞中明显捕捉到那一丝丝情绪,他脑海中不断回想曾经摩鸠所言。眼前这位陛下,可是大夏建国以来,第一位民间天子。

且幼时师从武元山,自小便是在那山间奔跑着长大,可自从继位大统后近三十年,除却开创这一番中兴盛世,却是从未听闻他再踏入江湖。

思量之处,连成轩索性多言语一句:“武元山自创山门近百年,师傅箴言:平天下不平事,管世间苦命人。因此,江湖有快意,自然也有恩仇。”

一语罢,宣帝似有陷入沉思,刘炽见宣帝似有神色异常,忙借着时机,神色变得更加凝重,小心翼翼地道:“父皇,儿臣此次从邺城归来,有诸多要事向您回禀。”

宣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炽便将在邺城的种种经历,一五一十地详述一番,包括当地的安置情况,以及在过程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父皇,儿臣在邺城期间,发现修筑堤坝之事竟有人偷工减料,致使堤坝隐患重重;赵家二人更是胆大妄为,大肆敛财,中饱私囊;中途赈灾粮草延迟送达,百姓苦不堪言;甚至还有人蓄意挑事,扰乱民心。这些案子皆需深入彻查,以正国法,还百姓公道。”

宣帝听后,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既然这些案子都已结案,便暂且作罢。如今有一件更为重要之事,冬至节将至,届时将举办万国来朝盛会。西边南召国,北边匈奴,另有岛国东瀛,更有渤海湾高丽,还有丝绸之路中诸多国家,远至罗马、天竺,近有奥斯曼、吐蕃等国,皆会遣使前来。此事关乎我朝国威,需妥善安排接见。”

连成轩听闻宣帝所言,暗自诧异。都道是宣帝自登基以来,诛权臣,拓疆土,清吏治,减赋税,最是见不得鱼肉百姓之事。如今除去那藩王割据,拥兵自重难题,却也算是一千古明君。如今刘炽所言之案,牵连满城百姓,可宣帝却是直接皆过不提。他默默立于一侧,也不得多言,只静静观刘炽反应。

刘炽见宣帝无暇顾及翻案之事,略作思忖,便顺水推舟道:“儿臣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定当与鸿胪寺齐心协力,妥善安排。儿臣举荐由鸿胪寺四品典客魏源负责此次宴会的主办事宜,魏源为人稳重,办事得力,定能不负圣望。”

宣帝微微点头,应允道:“既如此,便依你所言,此事就交由魏卿操办,你也要多加督促,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刘炽和连成轩行礼退下,走出宫殿时,夜幕已然深沉,繁星闪烁,洒下清冷的光辉。刘炽低声对连成轩说道:“连郎君,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父皇一心只在万国来朝之事上,翻案之事怕是要暂且搁置了。”

连成轩微微皱眉,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

彼时连成轩终究忍受不住,问出那句疑问:“陛下出自江湖?”

“是的。你师傅,就是父皇师傅。”刘炽淡漠开口道:“不过自本宫出生,只记得幼时随先皇后去过一回武元山,此后先皇后辞世,父皇再也没带本宫去过。”

连成轩有些不解:“先皇后?殿下是想念您母后了。”

“罢了,不提也罢。”刘炽懒得多提,行走几步,又想起那日摩鸠所言,还是忍不住多提一嘴:“先皇后是霍皇后,至于本宫生母,是陛下发妻俪元徐皇后。”

“这卑职听过,霍皇后与徐皇后与陛下同为武元山弟子。徐皇后病逝后,陛下才娶了霍皇后续弦,只是霍皇后也不过几年光景,此后被废。如今这位,是王皇后。”连成轩仿佛对上一辈那前世了如指掌般。

刘炽侧目而视,似有感触,却又不好多言,只呢喃道:“你只管追随本宫,日后定还你一个比眼下更甚的太平盛世。”

“是。卑职相信殿下。”

二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宫外走去,身影在月光下拉得修长,带着几分凝重与思索。

长安 魏府

政君初入长安,便跟随叔母北郑氏与敏君,暂住在魏源府中。

魏源府位于长安城内的一条幽静街巷,府邸大门古朴厚重,朱漆虽有些斑驳,却难掩其曾经的华贵。走进府中,庭院深深,青砖铺地,一尘不染。院中有几株古老的槐树,枝叶繁茂,洒下一片阴凉。正房与厢房错落有致,房檐下挂着几盏精致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那日东宫宴后,政君便跟随着将行囊尽数安顿至魏府。此后几日,她除却与内院女眷度日,都很难见到魏源。

直至这日清晨,晨曦透过雕花窗棂,轻柔地洒在屋内。

政君早早起身,略作梳妆,便主动前往书房拜见魏源。

踏入书房,只见魏源正伏案研读典籍,见政君进来,微微起身,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政丫头,一路舟车劳顿,可还安好?”

政君微微欠身,行了一礼,神色凝重,语气恳切道:“多谢叔父挂念。政君此番前来,实有一事相求,还望叔父能念在同宗之情,助政君一臂之力。”

魏源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关切,示意她坐下,说道:“但说无妨,只要是叔父力所能及之事,必不会推辞。”

政君深吸一口气,将自已母亲李亲被东平王刘桓迫害致死的悲惨遭遇,以及自已欲告状复仇的坚定决心,毫无保留地详述出来。

末了,她眼中含泪,恳切道:“叔父,政君恳请您能相助,为母亲讨回公道,让那恶贼得到应有的惩罚。”

魏源听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沉默良久,缓缓说道:“政君,此事非同小可。刘桓身为藩王,势力庞大,背后牵扯错综复杂,绝非轻易能够撼动。”

政君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仍不死心,急切道:“叔父,难道就任由那恶贼逍遥法外吗?母亲含冤而死,政君怎能咽下这口气。此仇不报,政君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魏源叹了口气,神色中满是无奈与怜惜,说道:“我并非不想帮你,只是你也知叔父所供职乃鸿胪寺,这可主管四方外邦,至于安内这事,叔父目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事你可先往三司全部走一遭,无论廷尉司、监察院或是御史台,均以呈递状纸,看看三司反映,此后我们再做他法。”

政君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也明白魏源所言不无道理。她点头道:“多谢叔父指点,政君这就去试试。无论结果如何,政君都不会放弃。”

当日未至午时,政君带着子衿,先是来到廷尉司。

廷尉司内,气氛庄严肃穆,官员们神色冷漠,面容冷峻。政君双手呈上状纸,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已的冤情。

那官员接过状纸,随意翻了翻,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说道:“此乃郡县小案,当由当地直属分管。你未先行上报,我等按规矩无法立案。你且回去,待按规矩上报后再来。”言罢,便将状纸随手递了回来。

政君心中一沉,却仍不死心,急切道:“大人,这绝非普通郡县小案,其中牵扯到藩王刘桓,他权势滔天,草菅人命,还望大人明察秋毫,为小民做主。”

那官员却只是摇头,神色冷淡,语气生硬:“规矩便是规矩,不可随意更改。你且回去,莫要在此纠缠。”

政君无奈,只得带着子衿离开廷尉司,又急忙前往监察院。

监察院内,同样是一番推诿。官员看了状纸后,也是以同样的理由拒绝立案,对政君的苦苦哀求充耳不闻。

政君心中的希望渐渐黯淡,但她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御史台。

然而,御史台的官员亦是如此,将她的状纸无情驳回,理由依旧是郡县小案未上报,不予立案。

政君走出御史台,望着那阴沉压抑的天空,心中满是失落与绝望。她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难道这世间,真的没有公道可言了吗?”她在心中绝望地呐喊。

子衿在一旁,看着政君失落的模样,心中不忍,轻声安慰道:“姑娘,莫要灰心,我们再想想办法。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为夫人讨回公道的。”

政君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咬牙道:“不,我不会放弃的。母亲的仇,我一定要报。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

此时,夜幕悄然降临,长安城中灯火渐次亮起,热闹非凡。然而,政君的心中却如这夜色一般,沉重而压抑。她知道,自已的复仇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着她。

魏郡 东平王府

刘桓将那手中信笺扔入烛火之中,眼睛闪过一丝狠戾。未料想,这魏氏竟然将状纸递到长安。他独坐案几,呢喃低语几句:“刘炽那小子,竟然如此大胆,敢与我们作对。还有政君和连成轩,这两人留着,终究是个祸患。”

怜昕夫人立于背后按摩,微微皱眉,却依然是一副娇柔模样:“殿下,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他们如今在京城中,有刘炽的庇护,我们不能轻举妄动。我们要从长计议,如今三司皆拒状纸,陛下那也忙于外国来朝一事,这案子再等几月就该不了了之了。。”

刘桓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是啊,冬至万国来朝,届时本王也需奉召入京,到时自由法子对付。”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