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于谦问计,君臣相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二月初一的夜,风比前几日更烈些,东宫暖阁的窗棂被吹得呜呜响。朱见济揉着发涩的眼窝,将各地灾情密报推到一边——密报上的墨迹还泛着潮,是午后刚从驿站送来的,甘肃那边雪灾压垮了二十多间民房,字里行间都透着急。

“殿下,该歇了,您这都看了两个时辰了。”小禄子端着碗热姜汤进来,瓷碗底在桌上磕出轻响,“灶上还温着您爱吃的栗子糕,要不要垫垫?”

朱见济刚要摇头,就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着亲兵压低的问话声。他抬眼看向门口,就见小禄子也侧着耳朵听,随即脸色一正:“是于大人的声音,说有要事,拦都拦不住。”

“快请。”朱见济起身时,椅腿在青砖地上刮出细响。他刚理好衣襟,就见于谦掀帘进来,身上的石青官袍沾着雪沫,进门时带起的寒风让烛火晃了晃。于谦手里攥着个紫檀木匣,指节因为用力泛白,连行礼都顾不上周全:“殿下,边关急报,瓦剌人在大同城外扎了营,怕是要动真格的。”

朱见济连忙拉他到火盆边,炭火噼啪作响,映得于谦眼底的红血丝更明显。“于大人先暖暖手,急什么。”他接过木匣,指尖触到匣面的凉意,“小禄子,再添盆炭火,把那碗姜汤给于大人端来。”

于谦接过姜汤,却没喝,只是捧着碗暖手,目光落在火盆里跳动的火苗上:“殿下,大同守军送来的信,说瓦剌这次带了不少攻城器械,还抓了附近的牧民当向导。前儿兵部递的军饷册子您也看了,边军欠饷快三个月了,将士们怨气大得很。”

“欠饷的事我记得。”朱见济从密报堆里翻出一本册子,纸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我让人查了,去年的军饷有三成被转运使扣了,说是要‘填补驿站亏空’,实则进了他自己的腰包。这事儿得查,而且得快。”

于谦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锐光,又很快沉下去:“查自然要查,可眼下最急的是边防。臣这几日翻了前朝的军制,想推行‘将兵法’——让将领长期带一支兵,不用再频繁调换。这样将士们熟,指挥也顺,训练起来也有章法。只是……”他顿了顿,手指在碗沿上轻轻划着,“英国公那边怕是会反对,他手里握着京营的兵权,最忌讳军制变动。”

朱见济挑了挑眉,拿起火钳拨了拨炭火,火星子溅起来,落在青砖上很快灭了。“英国公那边我去说。”他声音顿了顿,“上次粮案,他儿子也掺了一脚,虽没查他,但他心里有数。再者,京营如今是什么样,他比谁都清楚——上个月操练,有个百户带着兵丁去酒楼喝酒,把练兵场都给忘了。”

于谦忍不住笑了,端起姜汤喝了一口,烫得他眉头皱了皱,却又舒展开:“殿下这话在理。京营是该整顿了,臣看可以设个‘月考’,骑射、阵法都得考,考得好的赏军饷,考得差的就降职,再不行就打发回原籍。”

“不光是京营。”朱见济从桌角摸出一本册子,封面是粗布缝的,上面用墨笔写着“考成法”三个字,“我这几日拟的,你看看。如今朝堂上,官员推诿扯皮的太多,上个月应天府递的赈灾奏折,在户部压了半个月才送上来,等批下去,百姓都快饿死了。”

于谦接过册子,手指抚过粗糙的布面,一页页仔细看。暖阁里静下来,只有烛火燃烧的“滋滋”声和于谦翻动纸页的轻响。他看到“凡官员任满,需将任期内的钱粮、刑狱、民生诸事一一列明,由吏部核查,合格者升,不合格者降”那一段时,指尖顿了顿,抬头看向朱见济:“殿下,这法子好是好,可会得罪不少人。吏部尚书王首那人,最是护短,怕是不会肯。”

“他不肯也得肯。”朱见济拿起个栗子糕,咬了一口,甜香混着栗子的粉感在嘴里散开,“父皇上周跟我说,想让我协管吏部的事。王首要是拦着,我就把他手下那些‘三年不办实事,只知捞钱’的官员名单递上去,看他还护不护得住。”

于谦看着朱见济嘴角沾着的糕屑,忽然觉得这位太子比自己想的更硬气,也更细致。他刚要说话,就见朱见济盯着自己的脸,眉头皱了起来:“于大人,您这脸色怎么这么差?眼白都黄了,是不是最近没睡好?”

“嗨,别提了。”于谦揉了揉眉心,眼底的疲惫藏都藏不住,“这几日忙着边防的事,又得处理部里的烂摊子,每晚也就睡两个时辰。有时候坐着看公文,都能打盹。”

朱见济放下栗子糕,伸手就去拉于谦的手腕:“我给您号号脉,前几日跟孙老学了两招,说不定能看出点门道。”

于谦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往后缩,手腕却被朱见济攥住了。他的手指温热,隔着薄薄的衣袖,能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于谦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却见朱见济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专注得很,倒像是真懂医术的样子。

“您这是忧劳过度,肝郁化火。”朱见济松开手,拿起纸笔,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很轻,“孙老说,这种症候得用柴胡、当归、白芍这些药材,再加上点薄荷,疏肝解郁。您按方抓药,每天熬一副,喝半个月试试。”

于谦接过药方,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忽然想起坊间说的“太子得仙人授业”的传闻。以前他只当是百姓瞎传,可现在看,太子不仅懂军政,连医术都通,倒真像是有高人指点。“殿下,您这医术……”

“跟孙老学的。”朱见济笑了笑,把笔搁在笔山上,“孙老那人,肚子里全是宝贝,前几日还教我认草药呢。对了,于大人,我听闻令郎身体不好,是不是得了喘疾?”

于谦的身子猛地一僵,手里的药方差点掉在地上。他抬头看向朱见济,眼里满是惊讶:“殿下怎么知道?犬子这喘疾,从五岁就有,一到冬天就犯,咳得整晚睡不着,遍寻名医都没用。”

朱见济看着于谦眼底的红血丝,忽然想起前世史书里说,于谦后来就是因为儿子的病,才被曹吉祥抓住了把柄——曹吉祥让人给于谦儿子送了“特效药”,结果药里掺了东西,不仅没治好病,还让孩子的病情加重了。

“于大人别着急。”朱见济的声音放轻了些,“孙老以前治过类似的病。”他起身走到书架边,从最上层翻出一本泛黄的医书,“这里面记载了一个方子,用麻黄、杏仁、甘草熬汤,再加上川贝,对喘疾很有效。只是川贝难得,得用西川产的才管用。”

于谦连忙凑过去,看着医书上的方子,手指轻轻抚过字迹:“殿下,这方子……真的管用?”

“孙老说,他以前治过一个孩子,比令郎的病还重,喝了一个月的药就好了。”朱见济把医书递给于谦,“我让孙老明天跟您去府上看看令郎,再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药方,说不定能治好。”

于谦接过医书,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看着朱见济,忽然觉得鼻子发酸,喉结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他这辈子,为了大明鞠躬尽瘁,什么都不怕,就怕儿子的病治不好。现在太子不仅帮他推行改革,还惦记着他儿子的病,这份恩情,他这辈子都报不完。

“殿下……”于谦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猛地站起身,朝朱见济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臣,愿为殿下驱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见济连忙扶起他,手指触到于谦冰凉的官袍袖口,心里忽然一暖。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于谦才是真的跟自己站在了一起。“于大人,快起来。”他拍了拍于谦的肩膀,“大明的未来,还得靠您我一起扛。”

于谦首起身,眼眶还是红的,却笑了。他把医书和药方小心地放进木匣,又拿起那本“考成法”册子:“殿下,这考成法,臣明天就去跟王首谈。他要是不肯,臣就跟他耗到底!”

“好。”朱见济笑着点头,拿起一块栗子糕递给于谦,“尝尝,灶上刚做的,还热着呢。”

于谦接过栗子糕,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却比平时吃的任何东西都要甜。他看着朱见济,忽然觉得,有这样的太子,大明的未来,或许真的有希望。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大同的边防部署,到京营的整顿计划,再到开海禁的具体步骤,越聊越投机。窗外的风渐渐小了,烛火也稳了下来,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暖阁时,于谦才惊觉天己经亮了。

“殿下,不知不觉竟聊到了天明。”于谦起身时,腰板比来时挺首了不少,“臣得赶紧回部里,把边防的事安排下去。”

朱见济送他到门口,看着于谦的身影消失在晨光里,才转身回了暖阁。小禄子正收拾桌上的碗筷,见他进来,笑着说:“殿下,您跟于大人聊得这么投机,往后朝堂上,您又多了个得力的帮手。”

朱见济没说话,只是拿起那本记载着喘疾药方的医书,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他知道,收服于谦的最后一块拼图,己经拼上了。但他也清楚,曹吉祥和石亨的余党还在暗处盯着,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