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自打那次撞机事故后,在车间里走路都溜着边儿,总觉得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王技术员更是拿捏上了,动不动就阴阳怪气:“某些人啊,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净添乱!”
老刘虽然扣了他奖金,但也看出他是真想学,就是底子太薄,没人系统教,光靠自个儿瞎琢磨容易出事。这天,老刘把陈建国叫到办公室。
“建国啊,坐。”老刘扔给他一根烟,“上次那事,过去了,别老耷拉着脑袋。想学技术,是好事。”
陈建国闷头抽烟,没吭声。
“这么着,”老刘敲敲桌子,“我给你指条路。市里工人文化宫,好像办了个夜校培训班,有针对咱这种厂里职工的机械基础课,好像还捎带讲点数控入门。晚上上课,不耽误白天干活。你去问问,要是能学,厂里可以给你开个介绍信,学费……厂里出一半!”
陈建国猛地抬起头,眼睛里有光闪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夜校?我……我这初中文化……能听懂吗?再说晚上上课……”
“咋?晚上干啥?回去抱窝啊?”老刘眼睛一瞪,“机会给你了,抓不抓得住看你自己!文化低咋了?文化低就不进步了?人家老师就是从基础教起!比你瞎琢磨强!”
从办公室出来,陈建国心里跟开了锅似的。去?还是不去?去吧,怕听不懂,丢人,还耽误晚上休息。不去吧,这机会太难得了,老刘这是顶着压力给他争取的……
晚上回家,他把这事跟家里人一说。
林小婉第一个反对:“夜校?晚上黑灯瞎火的跑那么远上课?多不安全!再说你都多大岁数了,还跟小年轻一起上学?不嫌丢人啊?好好上你的班得了!”
奶奶也担忧:“晚上冷,路上再摔着。学那玩意有啥用,够吃饭就行了。”
只有陈曦,眼睛亮晶晶地拍手:“爸去上学!爸厉害!学本事!赚大钱!” 小家伙心里门清,这是贵人提携,系统学习的机会来了!必须抓住!
陈建国看着儿子崇拜的眼神,再想想王技术员那嘴脸,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他一拍大腿:“去!必须去!丢人也去!听不懂我就多问!人家厂里出一半学费呢,不能辜负了领导心意!”
OS:老爸威武!这就对了!脸皮厚吃个够!陈曦暗自叫好。
第二天,陈建国真就拿着介绍信跑去工人文化宫报了名。夜校老师一看是个年纪不小的工人,还挺惊讶,但态度很好:“同志,欢迎欢迎!活到老学到老,精神可嘉!咱们这课就是从最基础的机械制图、公差配合讲起,慢慢过渡到数控原理,只要用心,肯定能跟上!”
拿着新发的教材,陈建国感觉像是拿到了武功秘籍,激动得手都抖。虽然晚上上课确实累,下班就得急匆匆往那赶,教室里坐着的多是比他小一轮的年轻人,他刚开始还有点不自在,但听着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以前模糊不清的概念一下子清晰了,他觉得这罪受得值!
家里人也慢慢接受了。林小婉虽然还是叨叨,但晚上会给他留好饭,回来晚了她就坐在灯下边做活边等。奶奶更是把家里的鸡蛋省下来给他补脑子。
陈建国的学习走上了正道,虽然依旧艰难,但方向明确了,心里踏实了。
就在陈建国一头扎进知识海洋的时候,林小婉的“商业版图”遇到了一个小瓶颈。
她的“订单首供”模式很成功,菜不愁卖,收入稳定。但自留地就那么大,产量有限。能换来的,终究是毛票。看着衣柜里那本数额惊人的存折,再摸摸自己每天挣来的这点零碎,她总觉得不得劲。
那笔巨款,像座沉默的大山,压在她心里,既带来安全感,又让她有点无所适从。光存着吧,怕贬值;花了吧,不敢;做买卖吧,没那胆子和本事。
这天,她跟来取菜的李奶奶闲聊。李奶奶儿子在银行上班,她絮絮叨叨地说起儿子单位的事:“……现在国家困难啊,号召咱们老百姓买国库券,支援建设。利息比存银行高呢!我那点养老钱,都让我儿子帮我买了五年期的,利国利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林小婉心里一动。国库券?利息高?利国利民?这词儿她好像在哪听过?对了!收音机里好像提过!丈夫之前也嘀咕过一嘴!
晚上陈建国下课回来,她赶紧问他:“哎,建国,你上次说的那个国库券,到底咋回事?真有利息?比存银行高?靠谱吗?”
陈建国正复习功课呢,头也没抬:“靠谱啊!国家发的,还能骗人?利息肯定比死期存款高!就是时间长了点,得好几年才能取。”
“好几年……”林小婉琢磨着。那笔巨款反正近几年也用不上,放着也是放着……如果利息真高不少……
一个念头在她心里萌生出来。
她没敢立刻跟陈建国说,自己偷偷琢磨了好几天,还趁买菜的时候,特意绕到银行门口,看着橱窗里宣传购买国库券的红纸海报,上面写着“支援国家建设”、“保值增值”的字样。
心里那点念头越来越强烈。
晚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捅了捅旁边的陈建国:“哎,睡着没?”
“嗯……快了……咋了?”陈建国迷迷糊糊。
“你说……咱那钱……要不也买点国库券?”林小婉小声说,“反正一时半会儿用不上,利息还高点……也算是……支援国家了?”
陈建国一下子清醒了不少,扭过头看她:“你真这么想?舍得动那钱了?”
“不是全动……”林小婉心里也没底,“就……就先拿一小部分试试?买一千……不,五百!先买五百的行不?要是真好,以后再买。”
陈建国乐了:“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铁公鸡终于肯拔毛了?行啊!我看行!明天我就去银行问问!”
OS:老妈开窍了!从储蓄思维迈向投资思维了!虽然是风险最低的那种,但也是巨大进步啊!陈曦在隔壁小床上竖着耳朵听,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天,陈建国特意请了会儿假,跑去银行详细咨询了一番。回来兴冲冲地跟林小婉汇报:“问清楚了!三年期的,利息比三年定期高不少呢!五年期的更高!绝对靠谱!”
林小婉一听利息确实高不少,心一横:“那……那就买!先买一千块的三年期!”
一千块!这可是她这辈子做过最大金额的“投资”决策了!心都在滴血,但又有点莫名的兴奋。
陈建国陪着她又去了一趟银行,郑重其事地办好了手续。拿着那张薄薄的、印着国徽的国库券凭证回家,林小婉的手都是抖的。她把它和存折放在一起,藏进饼干盒最底层,感觉心里踏实了不少。
OS:资产配置优化成功!年化收益提升!老妈威武!陈曦觉得家庭财务状况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日子仿佛又进入了新的平稳期。陈建国每天晚上去夜校充电,技术理论水平蹭蹭往上涨。林小婉经营着她的小菜园,心里规划着更大的“投资”蓝图。那笔巨款,终于开始慢慢“活”起来,不再仅仅是压箱底的死钱。
陈曦看着这一切,倍感欣慰。
老爸在技术上有了系统学习路径,老妈在财务上开始了谨慎的尝试。
这个家,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有底气,更有韧性。
他听着收音机里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活跃的报道,知道更大的时代浪潮正在涌来。
而他的家,己经准备好了小船和桨,虽然还不够强大,但至少,不再惧怕风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62U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