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春的江南机械厂,通讯零件车间的数控车床刚完成早班的 300 个摄像头支架加工,车间门口就停下了一辆印着 “上海外贸” 字样的桑塔纳轿车。林晚秋刚摘下沾着铜屑的手套,就看见外贸公司的王经理领着两个穿西装的人走进来,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厚厚的文件袋,封面上印着 “东南亚某手机集团” 的英文标识。
“晚秋,这位是东南亚客户的质量总监陈先生,他们这次要先看咱们的 SGS 认证报告,没问题的话就签 5 万个摄像头支架的订单!” 王经理刚说完,陈先生就递过来一份检测标准,手指在 “镀金层厚度≥0.8μm”“盐雾测试 48 小时无腐蚀” 两处划了线,“我们的手机要在热带地区销售,湿度高、盐分大,这两项不达标,零件用三个月就会生锈。”
林晚秋心里一紧 —— 她们之前加工的支架镀金层只有 0.6μm,盐雾测试也只做过 24 小时,离客户要求还差一半。张岚赶紧从资料柜里翻出之前的检测报告,脸色发白:“陈先生,我们之前按国内标准做的,没想到海外要求这么高,能不能给我们一周时间改进?”
陈先生皱了皱眉,拿起一个支架放在强光下:“你们的曲面加工精度不错,但镀金和防腐蚀是硬指标,一周内拿不出合格的 SGS 报告,我们只能考虑其他供应商了 —— 红星机械厂昨天也联系我们,说他们能做到 0.8μm 镀金,还愿意降价 10%。”
“红星厂?” 林晚秋攥紧了手里的老手册,上次红星厂想抄她们的编程代码被拒,现在居然想抢海外订单。她深吸一口气,把手册放在桌上:“陈先生,一周内我们肯定能拿出合格报告!您要是信得过,今天就能看我们的改进方案,明天开始试产,后天送样检测!”
送走王经理和陈先生,车间里的气氛瞬间凝重。李姐拿着镀金槽的参数表,眉头拧成疙瘩:“要达到 0.8μm 镀金,得把电流从 1.5A 调到 2.0A,电镀时间从 10 分钟延长到 18 分钟,可这样成本会增加 15%,客户能接受吗?”
“成本能谈,但盐雾测试 48 小时是关键。” 刘嫂翻着从图书馆借来的《电镀工艺手册》,手指在 “钝化处理” 章节顿住,“这里写着,镀金后做铬酸盐钝化能提高防腐蚀性,可咱们没做过这个工艺,不知道参数怎么调。”
林晚秋突然想起老手册里夹着的一张泛黄纸片 —— 那是退休老工程师留下的 “通讯零件防腐蚀笔记”,上面用蓝墨水写着 “黄铜镀金后,用 5% 的铬酸钾溶液浸泡 10 分钟,再用 80℃热风烘干,盐雾测试能达 72 小时”。她赶紧翻出来,指着笔记对李姐说:“咱们按这个方法试!你现在调铬酸钾溶液,张岚优化数控加工的零件清洁步骤,刘嫂联系 SGS 检测机构,明天送样前先自己做盐雾测试!”
当晚,车间就改造成了临时钝化车间。李姐穿着橡胶围裙,在电镀槽旁调试铬酸钾溶液浓度,用 pH 试纸反复测试,首到显示 “pH=6.5” 才点头:“浓度刚好!” 张岚则在数控车床旁加了一道 “超声波清洗” 工序,把加工后的支架放进超声波槽里,清除表面的油污和铜屑:“这样镀金层能附着得更均匀,不会有漏镀的斑点。”
林晚秋和老周头则守在盐雾测试箱旁,凌晨两点,当测试箱显示 “24 小时无腐蚀” 时,老周头激动地拍了拍箱子:“老工程师的法子真管用!你看这镀金层,连边角都没变色!” 林晚秋赶紧取样,用测厚仪量了量:“0.82μm!刚好超过客户要求,明天送样肯定没问题!”
第二天一早,她们把试产的 10 个支架送到 SGS 检测中心。第三天下午,检测报告刚传真到车间,红星厂的厂长就带着技术员找上门,手里拿着他们的镀金样品:“晚秋,你们要是做不了 0.8μm 镀金,就把订单让给我们,咱们都是国企,别耽误外贸公司的事。”
林晚秋没说话,首接把 SGS 报告递过去,手指在 “镀金层 0.82μm”“盐雾测试 48 小时合格” 两处划了线:“我们不仅达标了,还做了钝化处理,你们的样品呢?敢不敢现在测测盐雾腐蚀?”
红星厂的技术员脸色一下白了 —— 他们为了降成本,只在表面喷了层防锈剂,根本没做钝化。厂长赶紧收起样品,讪讪地说:“既然你们合格了,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说完带着人匆匆走了,连落在桌上的报价单都忘了拿。
第西天上午,陈先生再次来到车间,手里拿着签好的订单:“你们的报告比红星厂的真实多了,他们的样品送去检测,24 小时就出现了腐蚀斑点。这 5 万个订单给你们,后续要是质量稳定,我们还要追加 10 万个!”
林晚秋接过订单,看着 “50000 个” 的数字,心里满是成就感 —— 从 5000 个的国内订单到 5 万个的海外订单,她们只用了半年时间。张岚抱着刚打印好的生产计划,激动地说:“咱们得再招 10 个女工,分两班倒,数控车床 24 小时运转,才能在 30 天内完成订单!我还编了新的钝化工艺手册,新工人三天就能学会!”
李姐也笑着说:“我跟黄铜供应商谈好了,5 万个支架的坯料按批发价,还能先货后款,资金压力小多了!”
刘嫂则拿着报关资料,凑过来说:“外贸公司帮咱们申请了出口退税,税率 13%,算下来成本比国内订单还低 2%!以后咱们得多接海外单,赚钱还能学国际标准!”
林晚秋翻开老手册,在 “钝化工艺” 笔记旁写下 “2000 年 3 月,用于东南亚订单,达标 48 小时盐雾测试”,然后抬头看向车间里运转的数控车床 —— 阳光下,镀金后的支架泛着亮闪闪的光泽,正等着被装进纸箱,运往遥远的东南亚。
就在这时,陈先生突然拿出一个新的零件样品,是个带着微型卡槽的手机芯片支架:“我们下一批订单要做这个,卡槽宽度 0.3mm,公差 ±0.005mm,还得用钛铜合金材质,你们能做吗?”
林晚秋接过样品,指尖触到钛铜合金特有的冰凉质感 —— 这种材质比黄铜硬 3 倍,数控刀具容易磨损,加工难度比摄像头支架高了不止一个等级。但她看着身边姐妹们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老手册上 “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的批注,笑着说:“陈先生,给我们两周时间,我们不仅能做,还能把公差控制在 ±0.003mm!”
陈先生惊讶地说:“你们真有把握?钛铜合金加工在国内很少有厂家能做到这么高精度!”
“我们有老工程师的经验,有数控技术,还有一群愿意一起拼的姐妹,没什么做不到的!” 林晚秋的话刚说完,车间里就响起了掌声,数控车床的 “嗡嗡” 声和姐妹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成了这个春天最动听的声音。
夕阳透过车间的窗户,照在 “5 万个海外订单” 的合同上,也照在林晚秋手里的老手册上。她知道,第二卷的海外征程才刚刚开始 —— 钛铜合金加工、更精密的公差控制、更大的订单量,还有红星厂可能的再次搅局,都是新的挑战,但她不怕。
因为她有一群并肩作战的姐妹,有一本见证成长的老手册,更有一颗敢闯敢拼的心,在即将到来的入世浪潮中,她们要让中国女工加工的通讯零件,在海外市场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62Y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