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暮春的上海,工业展览馆旁的小茶馆里,林晚秋攥着手里的 “15 万海外订单合同”,指尖微微出汗 —— 对面坐着上海设备厂商的老陈,桌上摆着 4 台数控车床的报价单,80 万的数字像块石头压在两人中间。窗外的自行车流 “叮铃” 作响,茶馆里飘着龙井的清香,却冲淡不了谈判的紧张。
“晚秋,不是我不帮你,” 老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头皱着,“订单换设备的风险太大了 —— 你们要是后续订单断了,我这设备款就收不回,厂里的财务肯定不同意。” 他手指敲了敲报价单,“而且 4 台车床是定制款,要改夹具适配钛铜加工,光生产周期就要 2 个月,我得担不小的风险。”
林晚秋没急着反驳,从帆布包里掏出两样东西:一是东南亚客户的 “追加订单意向书”,上面写着 “后续 10 万件芯片支架优先采购”;二是外贸公司王经理签的 “背书函”,承诺若江南厂未能履约,外贸公司将垫付 30% 设备款。“陈师傅,您看,我们有稳定的后续订单,还有外贸公司背书,风险能降到最低。” 她指着订单上的交货周期,“我们可以约定,您分两批交付设备:第一批 2 台,下个月到位,我们用第一个 5 万件订单的回款付 30%;第二批 2 台,三个月后到位,用第二个 5 万件订单的回款付剩下的 70%,相当于用订单利润抵设备款,您没损失。”
老陈拿起意向书和背书函,反复看了几遍,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 —— 他知道江南厂的零件质量,上次帮他们牵线的上海手机厂商,最近还在夸他们的曲面加工精度。“再加个条款:你们得保证每月至少给我介绍 1 个新客户,要是做到了,最后 10% 的设备款我给你们免了。”
“成交!” 林晚秋立刻伸出手,两人握在一起的瞬间,她悬了半个月的心终于放下 ——80 万的资金死局,终于用 “订单换设备” 的法子解开了。老陈笑着说:“我这是赌你们能做成国际生意!以后你们要是做欧洲订单,我还能帮你们找符合 CE 认证的配件供应商。”
“CE 认证?” 林晚秋眼睛一亮,这正是她为欧洲订单准备的关键,“您知道怎么申请吗?我们对认证标准还不太熟。”
“我认识一家认证机构的刘工,明天我带你们见她,她专门做通讯零件的 CE 认证,能省不少弯路。” 老陈的话,让林晚秋更坚定了拓展欧洲市场的决心。
回到厂里,林晚秋刚把 “订单换设备” 的好消息告诉姐妹们,张岚就抱着一摞资料跑进来:“晚秋姐,我查了 CE 认证的要求,要过‘EMC 电磁兼容’和‘RoHS 环保’两项,咱们的镀金工艺得改 —— 现在用的氰化物镀金,不符合环保标准,得换成无氰镀金液!”
李姐一听就急了:“无氰镀金液我只在老电镀师傅的笔记里见过,成本比氰化物高 20%,而且镀速慢,会不会影响订单交付?”
“成本能通过批量采购降下来,镀速可以用‘双槽串联’的法子提上去。” 林晚秋翻开老手册,里面夹着张泛黄的 “无氰镀金工艺图”,“你们看,老工程师用两个镀金槽串联,第一个槽做预镀,第二个槽做精镀,镀速能提 30%,还能保证厚度均匀。刘嫂,你联系老电镀师傅,让他来指导咱们调液;张岚,你编个‘无氰镀金参数表’,标注电流、温度的最佳值;我去跟客户沟通,说明咱们为了符合国际标准改良工艺,他们说不定还能接受适当提价。”
三天后,老电镀师傅带着无氰镀金液来到车间,李姐和新女工们围着槽子学调液 —— 深蓝色的药液在槽里轻轻晃动,师傅用 pH 试纸测了测:“pH 值 8.5,温度 55℃,刚好适合黄铜基体,咱们先试镀一个!”
张岚把清洁好的芯片支架放进第一个槽,电流调到 1.2A,10 分钟后转到第二个槽,精镀 5 分钟。取出来时,支架表面泛着柔和的金光,用测厚仪量了量:“0.81μm!符合客户要求,而且没有氰化物残留,环保检测能过!”
可没等她们高兴多久,车间门口突然围了几个附近的村民,手里拿着张传单,上面写着 “江南厂用有毒镀金液,污染地下水”—— 不用想,肯定是红星厂搞的鬼。小苏气得脸通红:“他们自己做假钝化,还来造谣咱们!”
林晚秋却很冷静,让刘嫂去环保局申请 “现场检测”,又给东南亚客户陈先生打了电话。第二天,环保局的检测人员带着仪器来到车间,当着村民和红星厂眼线的面,抽取了镀金废水样本 —— 检测结果显示 “无氰化物残留,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陈先生也特意赶来,拿着检测报告对村民说:“我们在东南亚的工厂,用的就是江南厂的零件,他们的环保标准比我们还严,大家放心!”
谣言不攻自破,红星厂的厂长听说后,气得把办公室的搪瓷杯都摔了 —— 这是他第三次针对江南厂的计划落空。
六月初,第一批 2 台数控车床如期送到车间。老周头带着工人们连夜安装调试,张岚编的新程序在机床上一试,加工一个芯片支架的时间从 5 分钟缩短到 3 分钟,一天能加工 800 个,比之前快了 60%。车间扩建也同步推进,施工队在原有车间旁加建了 100 平米的 “无氰镀金区”,还装了新的废水处理设备,符合 CE 认证的环保要求。
七月的第一天,外贸公司王经理突然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激动:“晚秋,欧洲的德信通讯公司听说你们过了无氰镀金和 CE 预认证,决定下周派考察团来!他们要订 20 万个手机连接器,要是考察通过,订单马上签!”
林晚秋拿着电话,看着车间里运转的新数控车床,看着姐妹们忙碌却充满笑容的脸,心里满是感慨 —— 从 1998 年重生时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对接国际订单、解决资金设备难题,她和姐妹们走的每一步,都踩着 “技术突破 + 团队协作” 的脚印。
张岚凑过来,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 “欧洲客户考察接待方案”:“我查了德信公司的喜好,他们注重细节,咱们得把车间的 5S 管理再细化,每个工位都贴标准操作卡;李姐准备了无氰镀金的检测报告,刘嫂整理了近半年的质量追溯记录,保证他们问什么都能答上来。”
“还要把老手册带上,” 林晚秋笑着说,“上次上海老陈说,欧洲客户喜欢看技术传承的东西,这本手册里的老方法和新工艺对比,刚好能体现咱们的技术积累。”
夕阳透过扩建中的车间窗户,照在 “CE 认证准备中” 的红色横幅上,也照在林晚秋手里的老手册上。她知道,欧洲考察团的到来,是她们进军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后面还有更严格的质量审核、更复杂的外贸流程,但她不怕 —— 因为她有一群能一起闯、一起拼的姐妹,有一本见证成长的老手册,更有一颗敢把中国女工技术推向世界的心。
当晚,林晚秋在笔记本上写下:“2000 年 7 月,设备到位,CE 预认证通过,欧洲客户即将考察 —— 入世前的最后冲刺,加油!” 窗外的车间里,新安装的数控车床还在进行最后调试,“嗡嗡” 的转动声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歌,预示着她们即将在国际通讯零件市场,闯出一片属于中国女性的天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62Y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