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欧洲考察团现场考精度,她凭老手册圈粉,20万大单落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90年代车间:她从流水线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62YW/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00 年 7 月中旬的江南机械厂,通讯零件车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 数控车床的外壳擦得能映出人影,操作台上的 “5S 管理卡”(整理 / 整顿 / 清扫 / 清洁 / 素养)贴得整整齐齐,镀金区的废水处理池旁,摆着近三个月的水质检测报告,连墙角的工具箱都按 “常用工具在上、备用工具在下” 的顺序码放。林晚秋穿着熨烫平整的蓝色工装,手里捧着那本泛黄的《C6140 车床高级操作手册》,封面上 “技术传承” 西个手写大字,在朝阳下泛着暖光。

“来了!” 刘嫂突然指着厂区门口,一辆印着 “德信通讯” 英文标识的商务车缓缓驶来。林晚秋深吸一口气,和张岚、李姐、老周头站成一排 —— 张岚手里攥着 “数控加工参数表”,李姐捧着 “无氰镀金检测档案”,老周头则准备演示车床操作,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又期待的笑容。

车门打开,德信通讯的考察团走下来,为首的是技术总监米勒,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德国人,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身后跟着质量经理和翻译。“林女士,我们这次考察分三个环节:环保核验、精度测试、质量追溯,希望能看到你们的真实生产水平。” 米勒的中文带着轻微的口音,目光却锐利得像卡尺,扫过车间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站是镀金区。李姐领着考察团走到废水处理池旁,打开检测报告:“米勒先生,这是我们每天的水质检测记录,COD(化学需氧量)稳定在 50mg/L 以下,远低于中国一级排放标准(100mg/L),而且我们用的无氰镀金液,通过了 SGS 的 RoHS 认证,您可以看检测报告原件。” 她还特意打开废水处理设备的透明管道,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一点杂质。

米勒弯腰看了看管道,又翻了几页检测报告,点头道:“环保做得不错,但我们更关心零件精度 —— 手机连接器的卡槽宽度 0.3mm,公差 ±0.005mm,你们能现场加工一个,让我们复测吗?”

这话一出,张岚心里一紧 —— 现场加工最怕突发状况,比如刀具磨损、参数偏差。林晚秋却很镇定,对老周头点头:“按咱们的‘精切参数’来,让米勒先生看看咱们的技术。”

老周头立刻启动数控车床,张岚在操作面板上输入代码 —— 这次用的是她新优化的 “三次精切法”:第一次留 0.01mm 余量,第二次修光刃口,第三次用 “恒线速” 保证曲面光滑。钛铜坯料被固定在卡盘上,主轴 “嗡” 地启动,细刀像绣花针似的切入坯料,碎屑细得像金粉,落在接屑盘里。

十分钟后,一个闪着金光的连接器加工完成。米勒的质量经理立刻拿出便携式三坐标测量仪,将零件固定在台上 —— 屏幕上的三维模型缓缓生成,卡槽宽度显示 “0.300mm”,误差 “0.000mm”,曲面粗糙度 “Ra0.2μm”,比德信的要求还高 0.002mm、Ra0.1μm。

“Perfect!” 米勒忍不住鼓起掌,蓝眼睛里满是惊讶,“我在德国见过很多精密加工厂,你们的现场加工精度,不输欧洲同行!”

就在这时,米勒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接起电话后,脸色微微变了 —— 电话里有人匿名说 “江南厂用翻新数控车床,加工精度不稳定”,还发了张模糊的 “车床生锈” 照片。林晚秋心里一沉,不用想,肯定是红星厂搞的鬼 —— 上次造谣环保失败,这次又想毁他们的设备信誉。

“米勒先生,我想您看到的照片是误会。” 林晚秋立刻拿出设备采购合同和老陈的 “设备验收报告”,指着上面的 “全新定制款 CK6136 车床” 字样,“这是我们和上海设备厂的合同,每台车床都有唯一的出厂编号,您可以查上海机床厂的数据库。而且我们的车床每天都做维护,老周师傅能证明。”

老周头立刻掀开车床的后盖,露出里面崭新的主轴和齿轮:“米勒先生,您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90年代车间:她从流水线逆袭 这主轴的轴承还是新的,齿轮上的出厂油迹都没完全磨掉,怎么可能是翻新的?要是不信,咱们可以测主轴跳动,保证在 0.005mm 以内!”

米勒凑近看了看车床内部,又让翻译查了上海机床厂的数据库 —— 出厂编号和合同一致,确实是全新定制款。他挂了电话,对林晚秋歉意地笑了笑:“抱歉,林女士,是我们收到了不实信息。现在我更想看看,你们的技术是怎么积累的,为什么能把精度做得这么稳定?”

林晚秋终于拿出那本老手册,翻开里面的笔记:“米勒先生,这是我们厂老工程师留下的手册,里面记录了从 1980 年代手工加工,到现在数控加工的所有工艺改进 —— 比如这个‘钛铜合金切削’,老工程师写了‘刃口钝化 + 硫化钼涂层’的法子,我们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编程,才达到现在的精度。我们的技术不是突然来的,是一代代积累的结果。”

米勒接过手册,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手写批注、参数修改痕迹,让他想起自己父亲 —— 一位德国老机械师,也有这样一本记满经验的手册。“林女士,你们的技术传承让我感动。德信需要的不仅是合格的零件,更是能长期合作、有技术沉淀的供应商。”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合同,“20 万个手机连接器,单价 15 元,交货期 3 个月,我们现在就能签!”

林晚秋接过合同,看着 “300 万元” 的总金额,手忍不住微微发抖 —— 这是她们接到的第一个超百万的国际订单!张岚激动地抱住李姐,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刘嫂赶紧拿出计算器,算着利润:“扣除成本,净利润能有 80 万,够再引进 2 台数控车床了!”

签完合同,米勒突然说:“林女士,我还有个好消息 —— 我们的母公司在欧洲有 10 家手机组装厂,要是你们这次交货顺利,我可以把你们推荐给其他厂,以后欧洲市场的订单,你们能占 30%!”

这个消息像颗炸弹,让车间里瞬间沸腾起来。老周头拍着车床,笑着说:“咱们女工也能做欧洲生意了!以后外国人用的手机,里面说不定就有咱们加工的零件!”

送走考察团后,林晚秋和姐妹们站在车间中央,看着运转的数控车床,看着墙上的 “入世倒计时” 日历(距离 2001 年 12 月入世还有 17 个月),心里满是感慨 —— 从 1998 年重生时的 “保住工作”,到现在的 “欧洲订单”,她们用技术打破了 “女工做不了精密活” 的偏见,用团结扛过了红星厂的一次次搅局,用传承接住了时代的机遇。

“晚秋姐,咱们接下来要招更多女工,建第二条生产线了!” 张岚兴奋地说,手里己经开始画新车间的布局图。李姐也点头:“我要跟无氰镀金液供应商谈长期合作,把成本再降 5%!” 刘嫂则打开电脑,开始查 “欧盟最新质量标准”:“咱们得提前准备,以后欧洲订单会越来越多!”

林晚秋翻开笔记本,在 “2000 年 7 月,签德信 20 万大单” 下面,写下新的目标:“1. 3 个月内完成订单,零次品;2. 引进 2 台数控车床,扩建生产线;3. 培养 10 名女性数控技工,储备人才。”

夕阳透过车间的窗户,照在合同上 “德信通讯” 的印章上,也照在姐妹们的笑脸上。数控车床的 “嗡嗡” 声、键盘的 “哒哒” 声、计算器的 “嘀嘀” 声,混在一起,成了这个夏天最动听的声音 —— 这声音里,藏着中国女工的韧性,藏着技术传承的温度,更藏着即将在入世浪潮中,冲向世界的野心。

而远方的红星厂,此刻正因为错失订单、被外贸公司彻底拉黑,陷入停产危机 —— 那些靠投机取巧的手段,终究抵不过脚踏实地的技术和团结。林晚秋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她们国际征程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广阔的欧洲市场、更精密的零件需求、更严峻的国际竞争,但只要姐妹们在一起,带着这本老手册里的传承,就没有闯不过的关,没有拿不下的订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2Y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90年代车间:她从流水线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62Y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