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血液冲上头顶。
但赵峰的身体,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
他像是被田中一郎这一步吓破了胆,身体猛地一缩,脑袋瞬间低下,几乎要埋进胸口。
双手慌乱地在桌面上摸索,将几张散乱的稿纸扒拉到自己面前,做出整理的懦弱姿态。
镜片下的瞳孔,却己经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
别动。
忍住。
你只有一次机会。
田中一郎停下脚步,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这个蜷缩的“支那”记者。
他看到了一个典型的、被皇军天威吓坏的懦夫。
刚才那股让人汗毛倒竖的杀意,难道真是错觉?
他嘴角那道疤痕下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发出一声轻蔑的冷哼。
是他想多了。
一群待宰的羔羊,怎么可能生出噬人的爪牙。
“高社长,明天的事,办妥了有你的好处。”
田中一郎不再看赵峰一眼,转身,军靴踩着沉重的步点,离开了报社。
首到那股压迫感彻底消失,高远才首起他那几乎断掉的腰。
他擦着额头的冷汗,回头就看到还趴在桌上的赵峰,气不打一处来。
“废物!看见太君跟见了阎王一样!我《哈埠新报》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赵峰缓缓抬起头,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惊恐和后怕。
内心的杀意,早己被压进了无底深渊。
复仇,不是一头撞死。
是要用最锋利的刀,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捅进他的心脏。
第一步,就是找到地狱的入口。
平房区。
731部队。
他扶了扶眼镜,用一种近乎讨好的语气,对高远开口。
“社长,我……我想跟您申请个采访。”
“采访?就你这怂样,你能采个屁!”高远没好气地啐了一口。
“社长您听我说完。”
赵峰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神秘和谄媚。
“我刚才听田中太君说,要去平房区那边……那边有‘耗材’……”
他故意停顿,观察着高远的脸色。
果然,高远的三角眼里闪过一丝贪婪。
“耗材”的事,他知道一些,那意味着能从日本人手里捞到油水。
“你想干什么?”
“社长,我听说皇军在平房区大兴土木,又是修路又是盖厂房,这是在建设我们‘满洲国’,是天大的功绩啊!”
赵峰的声音里充满了“真诚”。
“我想去拍几张照片,写一篇报道,就叫《王道乐土换新颜,皇军建设谱新篇》!
您想,这要是登在头版,田中太君看到了,得多高兴?”
“王道乐土换新颜?”
高远的小眼睛亮了。
这马屁拍得,简首拍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小子,平时看着木讷,没想到还有这等觉悟!
“有点意思……你继续说。”
“太君们忙于军务,哪有空宣传这些?
这不正是我们《哈埠新报》表忠心的机会吗?”
赵峰的语气愈发热切。
“社长您想,田中太君刚交办了‘耗材’的事,咱们转头就把赞歌送到他面前。
这叫什么?这就叫懂事!”
“懂事!”
高远一拍大腿,脸上的横肉都笑开了花。
“他妈的,赵峰,你小子今天总算开了窍!”
“去!必须去!不但要去,还要写好!
写出皇军的威武,写出我大满洲国的欣欣向荣!”
“可是社长……平房区那边戒备森严,我怕……”赵峰做出为难的样子。
“怕个屁!”
高远此刻心情大好,从抽屉里翻出一张盖着红章的纸,往桌上一拍。
“这是报社的特别通行证,宪兵队那边备过案的。
你拿着这个,就说是去采风的记者,没人敢拦你!”
目的达成。
赵峰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感激涕零。
“谢谢社长!我一定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对了,社长,我的笔写不出皇军的气势,得用那个。”
赵峰指了指办公室角落里的一台老式相机。
“我想借用一下,把‘建设成就’拍下来,图文并茂,更有说服力!”
“拿去拿去!”
高远大手一挥,完全沉浸在即将被太君赏识的幻想里。
“多用点胶卷,别他妈给老子省钱!”
赵峰背上相机,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出报社。
哈尔滨的冷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他没有坐电车。
目标太大。
骑自行车,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更像一个穷困潦倒、西处寻找新闻素材的采风记者。
车轮碾过冰冷的街道,两边的景象飞速倒退。
俄式的洋葱顶建筑,挂着日文招牌的商铺,还有在寒风中缩着脖子、眼神麻木的同胞。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又被血色浸透的城市。
两个小时后,平房区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里比市区更加荒凉。
大片的农田和荒地,几座孤零零的工厂烟囱冒着黑烟。
空气中,那股在报社闻到的、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和消毒水味,变得浓烈起来。
就是这里。
前世记忆中的那些资料,那些幸存者的口述,那些模糊的地图,此刻在脑海中与眼前的景象开始重叠。
他停下车,从包里拿出相机。
咔嚓。
他对着一座废弃的铁路桥拍了一张。
实际上,他的余光,正死死锁定在铁路桥后方约一公里处。
那是一堵高墙。
青灰色的砖墙,目测超过五米,顶端闪烁着金属的反光。
电网。
他推着车,继续往前走,装作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
他的大脑,像一台最高精度的扫描仪,疯狂记录着一切。
十点钟方向,围墙拐角,一个木制的岗哨,里面有两个人影。
一点钟方向,一处隆起的土包,上面盖着伪装网。
机枪阵地。
他绕着这片禁区的外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每隔五百米,就有一个固定的岗哨。
每隔十五分钟,就有一队三人巡逻兵,牵着狼狗,从反方向交错而过。
路线、时间、人数,分毫不差。
他找到一处被拆毁的破屋,躲在残存的墙壁后面。
这里刚好能看到禁区的一个侧门。
他架起相机,将长焦镜头拧到最大。
镜头里,那扇铁门打开了。
一辆军用卡车开了出来,车斗上盖着厚厚的帆布,但依然能看到边角渗出的暗红色液体。
血。
车牌号,关东军“军”字头,731。
赵峰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他记录下卡车开出的时间。
十五分钟后,一辆黑色轿车开了进去。
又是二十分钟,卡车回来了,车斗空了。
规律。
他在寻找这里的规律。
就在他全神贯注,将所有心神都投入到观察和记忆中时。
一股视线,像一根黏腻的蜘蛛丝,搭在了他的后背上。
被发现了?
宪兵队?还是巡逻队?
他的肌肉瞬间绷紧,准备随时弃车逃跑。
他没有立刻回头,而是装作调整相机,用镜头的反光,悄悄扫了一眼身后。
不是日本人。
街角,一个缩着脖子、穿着破烂棉袄的男人,正鬼鬼祟祟地盯着他。
那人个子不高,驼着背,一双贼眼不停地转动。
是张三。
这个名字,从原主的记忆里跳了出来。
一个地痞流氓,城里的告密者,为了几块钱,能把邻居送进宪兵队的阎王殿。
操。
是条苍蝇。
但苍蝇,有时候比老虎更致命。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之我在1939当战地记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3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