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府为林薇安排了西跨院的客房,雅致清净,院里种着几株海棠,窗前还有一架葡萄藤。侍女们送来干净的被褥和衣物,态度恭敬周到。林薇终于有了安稳的落脚处,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大半。
接下来的日子,林薇每日辰时去给苏夫人请脉,酉时再复诊一次。她根据苏夫人的病情变化调整药方,耐心讲解注意事项。苏夫人的咳嗽渐渐减轻,夜里能安睡两个时辰,气色也好了许多,对林薇愈发信赖,常留她在院中用膳,待她如亲女般。
萧玦公务不忙时,总会过来陪母亲说话,顺便和林薇探讨医理。他发现林薇不仅医术独到,见识更是新奇。她教下人们用烈酒浸泡布条消毒伤口,说能防 “伤口长虫”(感染);解释为何饭前要洗手,用 “看不见的虫子”(细菌)来形容致病源;甚至能说出每种花草的药性,连太医院的御医都自愧不如。
一日午后,林薇正在药房捣药,萧玦拿着本泛黄的《黄帝内经》走进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他发间,镀上一层金边。“林姑娘可知,你说的这些‘看不见的虫子’,《黄帝内经》中称为‘戾气’?” 他指着书页,“书中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与姑娘所言的传染之理不谋而合。”
林薇捣药的动作一顿,抬头见他指尖点着书页,目光专注。她心中一动,没想到古代医书竟己有如此见解。“公子说得是,古人的智慧确实令人敬佩。” 她由衷赞叹道,“只是他们虽知传染,却不知如何预防,其实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就能避免很多疫病。”
“哦?愿闻其详。” 萧玦搬了张椅子坐在药房门口,认真听着。
林薇放下铜杵,耐心解释:“手上每天要接触各种东西,难免沾上‘戾气’,饭前洗手就能把它们冲走;房间常通风,新鲜空气进来,污浊之气散去,人就不容易生病;生水里面可能有小虫子,烧开后杀死它们,喝着才安全。” 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现代卫生知识娓娓道来。
萧玦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姑娘所言极是!难怪去年长安大疫,城西贫民窟死者众多,而注重清洁的官宦之家就少有人患病。” 他站起身,拱手道,“林姑娘这些见解,若能推广开来,不知能救多少百姓性命。”
林薇看着他真诚的模样,心中微暖。这个时代的男子,能如此虚心接受新知识,实属难得。阳光洒在两人身上,药房里弥漫着草药的清香,气氛宁静而温馨。
七夕那日,萧玦处理完公务,特意来邀林薇:“今夜曲江池有乞巧会,母亲说让你也出去散散心,我陪你同去。”
林薇换了件水红色襦裙,萧玦早己在府门口等候。夜色中的长安城灯火璀璨,曲江池畔更是热闹非凡。岸边摆满了香案,仕女们用五彩线穿七孔针,祈求心灵手巧;孩童们提着荷叶灯奔跑嬉笑,笑声清脆;远处的画舫上传来琵琶声,与岸边的歌乐交织成一片温柔夜色。
水面倒映着岸边的灯火,波光粼粼,偶尔有游船划过,激起层层涟漪。“你看那盏走马灯。” 萧玦指向不远处的摊位,灯影流转间现出 “牛郎织女” 的剪影,“长安的巧匠能做出十二面的灯,每面都是不同的故事,很是精巧。”
林薇看得入神,忽然感觉手心一暖。萧玦不知何时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掌心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温度却格外灼热。她心头一跳,想抽回手,却被握得更紧。
“林薇。” 他的声音在喧嚣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下月初三是母亲的生辰,我想……”
话未说完,一阵嚣张的笑声打断了他们。几个锦衣恶奴簇拥着个纨绔子弟走来,为首的李公子斜睨着林薇,满脸不屑:“这不是萧洗马吗?怎么跟个乡野丫头混在一起?穿着这般素净也敢来曲江池,不怕污了贵人的眼?”
萧玦将林薇护在身后,面色沉了下来:“李涵,说话放尊重点。”
“尊重?” 李涵嗤笑一声,带着酒气上前,伸手就要去掀林薇的帷帽,“让爷瞧瞧是哪路神仙,能让萧大公子亲自作陪……”
林薇侧身避开,手腕翻转间,顺势扣住了李涵的脉门 —— 这是她在医学院学的防身术,专攻穴位。李涵痛呼出声,脸色瞬间涨红:“你敢动手?给我打!”
恶奴们立刻围了上来。萧玦将林薇拉到身后,腰间玉带一解,竟露出里面藏着的软剑。月光下剑光流转,他平日里温润的眼眸此刻覆着寒霜:“谁敢动她试试?”
“萧玦你敢动我?我爹是……” 李涵色厉内荏地叫嚷。
“滚。” 萧玦只冷冷吐出一个字,软剑在他手中挽了个剑花,剑气凌厉。
李涵见他动了真怒,又忌惮萧家势力,撂下句 “咱们走着瞧” 便带着人狼狈离去。萧玦收剑入鞘,转身检查林薇是否受伤,指尖触到她颤抖的肩膀,声音放柔了许多:“吓到了?”
林薇摇摇头,心脏却跳得飞快。方才他护在她身前的背影,挺拔而坚定,比任何情话都让人心安。夜风吹过,带来荷花的清香,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
(http://www.220book.com/book/65N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