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急,绣娘们的病是砷中毒!”包国维抓起手册,翻到“砷中毒解毒法”页,“得用‘鸡骨草+还魂草根+枫香汁’煮水排毒,再配合针灸‘曲池’‘血海’穴缓解红疹,晚了手就真的废了!”
苏曼卿立刻整理医疗箱:“我带了鸡骨草和还魂草根的干品,还有消毒用的艾草和银针,就是枫香瑶寨在诗溪江峡谷里,雨季路滑,得准备登山绳和防水的油布。”
老林补充道:“岭南的雨季多山洪,我们得避开峡谷的险段,从侧面的山道绕进去。我还知道一种‘岭南解毒草’,长在诗溪江岸边,和鸡骨草配着用,排毒更快。”
陈大哥皱着眉:“那个黄老板在当地有势力,染料坊还雇了黑褂子看守,我们首接过去,怕是会被他们拦下来,还可能打草惊蛇,让他们销毁证据。”
“分两路行动。”包国维指着手册里夹的“枫香瑶寨染料坊地图”——这是他根据档案和蓝秀的描述画的,标注着瑶寨、染料坊、诗溪江险段的位置,“你带五个兄弟,伪装成收购瑶锦的商人,去染料坊打探消息,引开黑褂子;我和曼卿、老林、蓝秀,从侧面山道进寨,先给绣娘们治病,再找染料里的砷证据。”
出发前,包国维让蓝秀回忆染料坊的细节:“他们往染料里掺的东西是什么颜色?有没有特殊的气味?”
蓝秀想了想:“是银白色的粉末,闻着像烧过的煤渣味。”
“那是砒霜的副产品,含砷量极高!”包国维脸色凝重,“我们必须尽快毁掉那些有毒染料,不然不仅绣娘们,连买瑶锦的人都可能中毒。”
蓝秀重重地点头:“包大夫,你们放心,就算拼了命,我也会把你们带进寨里!”
诗溪江峡谷的雨,比想象中更急。包国维跟着蓝秀,踩着湿滑的山道往瑶寨走,身边是湍急的江水,脚下是松动的碎石,每一步都得扶着旁边的树干——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江里。
走了三个时辰,终于看到山顶的枫香瑶寨。几十座吊脚楼沿着峡谷修建,青瓦上挂着雨滴,绣娘们的绣架摆在吊脚楼的走廊上,却没一个人刺绣,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叹息声。蓝秀带着他们走进阿巧家的吊脚楼,阿巧正坐在床边哭,她的手背上的红疹己经溃烂,渗着黄水,连筷子都拿不住。
“快,煮解毒汤!”包国维立刻拿出鸡骨草、还魂草根和枫香汁,递给苏曼卿,“用诗溪江的井水,别用江水,大火煮半个时辰,煮好后先给阿巧喂一碗,再给她洗手。”
老林则从背篓里掏出“岭南解毒草”,揉碎了敷在阿巧的手背上:“这草能止痒,先让她别抓,不然溃烂更严重。”
柳爷爷(此次随行,负责针灸)拿出银针,在火上烤了烤消毒,对准阿巧的“曲池”穴扎下去——这是缓解皮肤瘙痒的关键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毒素排出。蓝秀也没闲着,从绣篮里掏出晒干的枫香叶,煮了碗黄绿色的水,等解毒汤喂完,就用棉签蘸着水,轻轻擦拭阿巧的手背。
过了一个时辰,阿巧突然说:“不那么痒了!”她试着动了动手指,虽然还有点疼,却能握住拳头了。阿巧的娘激动得哭起来:“太好了!终于不痒了!蓝秀,包大夫,你们真是救了阿巧的手啊!”
消息很快传遍了瑶寨,绣娘们都扶着彼此,来到阿巧家。有的手背红肿,有的指尖脱皮,还有的己经溃烂,看着让人心疼。包国维让苏曼卿和老林负责分药、煮药,柳爷爷负责针灸,蓝秀则教大家用枫香叶水擦拭手背,自己则给没生病的绣娘讲预防知识:“大家别再用福顺染料坊的染料,先用天然枫香汁和蓼蓝染线,等病好了,我教大家做安全的染料。”
寨老拄着拐杖赶来时,看到绣娘们的红疹渐渐消退,脸色很复杂。他之前收了黄老板的二十块大洋,答应不让外人进寨,可现在看着绣娘们的手慢慢好转,心里满是愧疚。“包大夫,是我老糊涂了,不该收黄老板的钱。”寨老叹了口气,“以后瑶寨的事,你说了算,只要能治好绣娘们的手,让她们重新刺绣,我什么都听你的。”
包国维笑着说:“寨老客气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找到福顺染料坊的有毒染料,把它们销毁,不然以后还会有绣娘生病。”
蓝秀点点头:“我知道染料坊的仓库在哪,就在诗溪江的下游,黄老板每天都会让黑褂子把新掺好的染料运到寨里。我们可以趁晚上,偷偷去仓库取样,拿到砷的证据。”
包国维对陈大哥说:“你今晚带兄弟,跟着蓝秀去染料坊仓库,取样后赶紧回来,别被黑褂子发现。我和曼卿、老林、柳爷爷留在寨里,继续给绣娘们治病,等拿到证据,就去查封染料坊。”
(http://www.220book.com/book/66S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