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采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手里有了硬通货票证,刘光福在上海的腰杆子更硬了。他现在出门,不再是那个看什么都新鲜、走路都怕踩蚂蚁的“乡巴佬”了。

他对家附近这片弄堂,摸得门儿清。

哪家副食品店哪天来新鲜菜,哪个时间段排队人少,哪个售货员好说话能多给搭点零头,他都心里有本账。

一大早,他拎着菜篮子,跟弄堂里那些阿婆阿姨们一起,加入了采购大军。

“小刘,今朝小菜场有黄鱼,蛮新鲜的,侬要去快点!”一个热心的阿婆用上海话提醒他。

刘光福现在也能听懂个七八成了,笑着用夹生上海话回应:“谢谢阿婆!俺晓得了!这就去!”

他腿脚快,抢位子也有一套,总能挤到前面,买到品相最好的菜。有时候看到队伍里有年纪大的或者抱孩子的,他还会顺手帮人带一点,赢得了不少好感。

买完菜,他也不急着回家,开始在弄堂里“溜达”。

谁家要搬个重物,比如买了个新五斗橱抬不进门,他看见了,二话不说就上去搭把手。

“阿叔,俺来!”

“阿姨,您靠边,别碰着!”

他力气大,一个人能顶俩,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办利索了。人家要谢他,给根烟或者抓把瓜子,他摆摆手,憨厚一笑:“顺手的事,没啥!”

次数多了,弄堂里谁都知道苏家这个北方女婿,力气大,心眼好,还勤快。

以前那些背后议论他“成分差”、“配不上苏家小姐”的声音,渐渐变成了:

“苏家女婿人真不错!”

“晚晴囡囡有眼光!”

“沈玉兰苦尽甘来了!”

刘光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仅要在家里站稳,还要在弄堂里立住脚。这样,万一有点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

除了体力活,他还展现出了惊人的“办事”能力。

沈玉兰需要去街道医院复查,开点常吃的药。以前都是苏明哲陪着,排队、挂号、取药,折腾大半天。

这次,刘光福自告奋勇:“阿姨,俺陪您去!”

到了医院,那人山人海的场面,沈玉兰看着就头晕。刘光福却一点不怵。

他让沈玉兰在走廊长椅上坐着休息,自己拿着病历本和钱票,像条泥鳅一样在人群里穿梭。他眼睛尖,耳朵灵,很快就摸清了流程,哪个窗口人少,哪个医生看得快,他都门儿清。

挂号、候诊、缴费、取药,一套流程下来,比苏明哲平时快了一半时间。他还顺便跟药房的一个年轻学徒搭上了话,套近乎问哪种药效果更好,下次来能不能行个方便。

沈玉兰看着女婿忙前忙后、游刃有余的样子,又是惊讶又是欣慰。这孩子,不光有力气,脑子也活络,像个上海老克勒(注:指老练、会办事的人)。

还有一次,家里的煤球票快用完了,按规矩得去煤店登记排队,等下一批。煤店那队伍,排起来没个头。

刘光福拿着煤球票和户口本去了。他没傻乎乎地排队,而是在煤店附近转悠,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跟几个同样等煤球的人抽烟闲聊,很快就跟煤店一个负责登记的老师傅搭上了话。

他也没送东西(怕惹麻烦),就是嘴甜,一口一个“老师傅”,又是帮忙维持秩序,又是递烟点火(虽然他自己不抽),把老师傅哄得挺高兴。

结果,本来要排两三天的队,他当天下午就把煤球拉回来了,品质还挺好,没多少碎渣子。

苏明哲看着那堆得整整齐齐的煤球,忍不住问:“你怎么这么快?”

刘光福嘿嘿一笑:“俺跟那登记的老师傅聊得投机,他看俺顺眼,就给俺先登记了。”

苏明哲将信将疑,但结果摆在眼前,不得不服。自己这个妹夫,社交能力有点惊人。

刘光福心里清楚,在这座大城市里,光靠傻力气不行,得会看人,会来事。他把在西合院和知青点摸爬滚打练就的那点察言观色、见缝插针的本事,全用上了。

他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利用信息差。

比如,他听说隔壁弄堂有户人家急着用全国粮票换上海本地粮票,因为要出远门。而另一条街有家人正好相反,有多余的本地粮票想换全国粮票。

刘光福就当了个中间人,牵线搭桥,促成了交换。双方都满意,还都念他一点好。他虽然没赚差价,但积累了人脉,信息也更灵通了。

这些事,他都做得不显山不露水,表面上还是个憨厚有力的北方汉子形象,但内里的机灵和手段,只有他自己知道。

苏晚晴把丈夫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她发现,刘光福就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很快适应环境,并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她心里既骄傲,又有点隐隐的担忧。上海毕竟不比西北,规矩多,眼线也多,她怕光福太过张扬,惹来麻烦。

晚上,她忍不住提醒:“光福,你帮邻居是好事,但那些换票证、走关系的事……还是小心点好。”

刘光福搂着她,安慰道:“媳妇儿,你放心,俺有分寸。俺不偷不抢,就是帮人行个方便,自己也方便。俺心里有杆秤,啥事能做,啥事不能碰,俺清楚得很。”

他确实清楚。他的目标很明确:让家人过好,让自己和晚晴在上海能多一点根基。所有行动都围绕这个目标,绝不越界。

在他的努力下,苏家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睦。刘光福这个名字,在弄堂里成了一张名片——代表着力气、热心和一点神秘的门路。

这天,他帮三楼王阿婆修好了漏水的龙头,王阿婆硬塞给他两个苹果。

刘光福推辞不过,拿着苹果回家,削了皮,切成小块,插上牙签,给沈玉兰、苏晚晴和苏明哲每人分了一块。

“尝尝,王阿婆给的,甜着呢。”

沈玉兰吃着苹果,看着女婿忙活一天还笑意盈盈的脸,心里感慨万分。这个家,因为他的到来,真的不一样了。

窗外,是上海狭窄却充满烟火气的弄堂;窗内,是渐渐升温的家的暖意。

刘光福穿梭其间,如鱼得水。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座充满挑战的城市里,一点点开辟着属于他和苏晚晴的天地。虽然前路依然未知,但此刻,他信心满满。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成四合院里的街溜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R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