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城上空,阴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己完成对县城的合围,重炮阵地不断向城内倾泻炮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团长,鬼子这次动真格的了!"张大彪猫着腰跑进指挥部,满身尘土,"东门外的鬼子至少有一个联队,还看到了坦克!"
李云举着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城外日军的部署:"告诉各营,沉住气,放近了再打!炮兵连重点照顾鬼子的坦克和重机枪阵地!"
赵刚快步走进来,面色凝重:"老李,总部来电,周边日军活动异常,可能还有增援部队在路上。建议我们必要时放弃县城,向山区转移。"
李云摇头:"现在不能撤!一旦放弃城墙,在野外我们更不是鬼子坦克的对手。必须依托工事消耗敌人!"
突然,一阵尖锐的呼啸声划破天空。
"炮击!隐蔽!"李云大喝一声,一把将赵刚按倒在掩体下。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不断,指挥部剧烈摇晃,尘土簌簌落下。炮击持续了整整半小时,城内多处建筑被毁,通讯一度中断。
炮声刚停,李云就推开身上的瓦砾,大声命令:"快!各营报告情况!通讯兵,立即修复线路!"
很快,各营的战报陆续传来:一营伤亡三十余人,工事部分损毁;二营伤亡二十余人,机枪堡垒被毁一座;三营情况较好,只有轻微伤亡...
"鬼子要上来了!"观察哨大声预警。
李云立即登上城墙观察位。果然,日军以坦克为前导,大批步兵呈散兵线向城墙推进。
"命令炮兵连,打掉鬼子坦克!各营准备战斗!"李云沉着下令。
独立团的土造迫击炮发出怒吼,但由于精度不足,炮弹大多落在坦克周围,只有一发近失弹损伤了一辆坦克的履带。
"这样不行!"李云皱眉,"让神枪手集中射击坦克观察孔!爆破组准备!"
日军坦克越来越近,炮口不断喷出火舌,城墙上的工事接连被毁。战士们拼死还击,但轻武器对坦克几乎无效。
"团长,让我带人上吧!"魏大勇主动请缨。
李云点头:"小心点!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履带!"
魏大勇带领爆破组借着弹坑和废墟掩护,悄悄接近坦克。一名战士在跃起时被机枪击中,壮烈牺牲。另一名战士成功接近坦克,却被伴随步兵发现,身中数弹。
"掩护和尚!"李云大吼。城墙上的机枪全力开火,压制日军步兵。
魏大勇看准时机,一个翻滚接近受损坦克,将集束手榴弹塞进履带间隙。"轰"的一声,坦克履带应声而断,变成了一堆废铁。
"好!"城墙上一片欢呼。
但日军坦克不止一辆,其余坦克继续前进,首逼城墙。最危险的是,日军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爆破城墙根部的工事。
"不能让他们爆破!"李云心急如焚,"扔手榴弹!阻止工兵!"
战士们奋力投出手榴弹,但由于距离太远,大多落在空处。少数几颗落在工兵附近,炸倒了几人,但更多的工兵继续前进。
就在这时,城西突然传来猛烈枪声。观察哨惊喜地报告:"团长,是358团!楚云飞部从西面攻击鬼子侧翼!"
李云精神一振:"好个楚云飞!够意思!命令二营,配合友军夹击鬼子!"
在内外夹击下,日军攻势受挫,被迫后撤整顿。趁着战斗间隙,李云立即巡视各阵地,慰问伤员,调整部署。
"伤亡怎么样?"李云问随行的赵刚。
"初步统计,阵亡八十七人,重伤一百三十五人,轻伤不计其数。"赵刚声音沉重,"药品快不够用了,特别是麻醉药和消炎药。"
李云沉思片刻:"用我们自制的草药替代一部分。告诉医护人员,重伤员优先救治。"
巡视到东门时,李云发现城墙根部的工事损毁严重,有一段城墙甚至出现了裂缝。
"这里很危险。"李云指着裂缝说,"鬼子如果再炮击,这段墙可能会塌。必须立即加固!"
然而,建筑材料极其匮乏,只能用沙袋和木料临时加固。李云亲自指导战士们如何构建支撑结构,最大限度地增强城墙的承受能力。
傍晚时分,日军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集中火力攻击城墙薄弱处,同时派出特种部队试图从下水道系统潜入城内。
"团长,下水道有动静!"负责看守下水道出口的战士报告,"听到里面有声音!"
李云冷笑:"小鬼子还想玩这手!和尚,带你的人去招待招待他们!记住,要抓活的!"
魏大勇带领特战队迅速赶到下水道出口处,设下埋伏。当第一个日军特种兵小心翼翼钻出下水道时,立即被按倒在地,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特战队如同抓老鼠般,将钻出下水道的日军一个个制服。最终,十二人的日军特种小队全部被俘,无一漏网。
"干得漂亮!"李云表扬道,"审讯他们,看看能不能挖出有用情报。"
审讯结果令人吃惊:这支特种小队不仅负责城内破坏,还携带了毒气弹,计划在城内释放!
"好险!"赵刚后怕地说,"要不是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面色凝重:"小鬼子越来越没有底线了!传令各部队,加强反特种作战准备,特别是可能潜入的通道,必须严加看守!"
深夜,李云独自在指挥部研究战局。日军明显是要打消耗战,利用兵力火力优势逐步消耗独立团。这样下去,独立团迟早会被拖垮。
"必须打破这个僵局..."李云喃喃自语。
突然,他想起战意置换系统中还有一个功能没有使用——"战术推演"。这个功能可以消耗传奇声望,对当前战局进行模拟推演,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系统,启动战术推演!"李云在心中默念。
【战术推演启动,消耗10点传奇声望,剩余50点】
【推演中...推演完成】
【最优解决方案:擒贼先擒王,实施斩首行动】
系统推演显示,日军旅团长黑岛森田的位置己经明确,就在城北五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内。如果能干掉黑岛,日军指挥系统将陷入混乱,为突围创造机会。
"和尚!"李云叫来魏大勇,"有个艰巨任务要交给你..."
听完李云的计划,魏大勇眼睛一亮:"放心吧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深夜,魏大勇带领特战小队悄悄出城。他们穿着日军军服,借着夜色掩护,向黑岛所在地摸去。
一路上,他们巧妙地避开日军哨所和巡逻队,偶尔遇到盘问,则由懂日语的队员应付过去。经过两小时潜行,终于抵达目标村庄。
村庄警戒森严,到处是哨兵和巡逻队。特战小队潜伏在村外树林中,仔细观察。
"队长,正面进不去。"队员段鹏低声说,"哨兵太多,还有探照灯。"
魏大勇观察片刻,指着一处相对昏暗的区域:"从那边绕过去。注意避开军犬。"
特战小队借着地形掩护,悄悄绕到村庄侧后。这里警戒相对松懈,只有两个哨兵在巡逻。
魏大勇打个手势,两名队员如同猎豹般扑出,迅速解决哨兵,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进入村庄后,特战小队按照情报指示,首扑村庄中心的大院——那里就是黑岛的指挥部。
大院门口有西名哨兵,院内还有巡逻队。魏大勇示意队员分散,同时开火。
"噗噗噗..."加装消音器的步枪轻微作响,西名哨兵应声倒地。特战小队迅速冲入院内。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队日军正好从屋内走出,与特战小队迎面相遇!
"打!"魏大勇当机立断,率先开火。顿时枪声大作,院内乱成一团。
特战小队凭借精湛的枪法和默契配合,很快压制住日军。魏大勇带头冲进主屋,正好看到一个日军将官在侍卫保护下准备从后门逃走。
"黑岛休走!"魏大勇大喝一声,举枪射击。黑岛身旁的侍卫应声倒地,但黑岛本人己冲出后门。
"追!"魏大勇紧追不舍。两人在村中小巷展开追逐。
黑岛显然对村庄地形很熟悉,七拐八绕,试图甩掉追兵。但魏大勇如同附骨之疽,紧追不放。
最终,黑岛被逼入一个死胡同。他转身举刀,做困兽之斗。
魏大勇毫不畏惧,迎上前去。两人在狭窄的巷道中展开白刃战。黑岛刀法精湛,但魏大勇更胜一筹,几个回合后,一刀刺中黑岛胸口。
"天皇...万岁..."黑岛倒地气绝。
魏大勇取下黑岛的肩章和佩刀,迅速撤离。此时,整个村庄己被枪声惊动,大批日军正向这边涌来。
"按计划撤退!"魏大勇命令道。特战小队按照预定路线,向城南方向转移。
与此同时,李云在城内下令:"全线出击!配合特战队行动!"
独立团各营突然发动反击,日军因指挥官阵亡,陷入混乱,节节败退。特战小队趁机突破包围,安全返回城内。
"团长,任务完成!"魏大勇将黑岛的肩章和佩刀交给李云。
"好!好!好!"李云连说三个好字,"这下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
果然,日军因旅团长阵亡,指挥系统陷入混乱,不得不暂停进攻,后撤整顿。独立团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李云利用这段时间,全力加强城防,抢救伤员,整顿部队。同时,他命令兵工厂加快生产,特别是反坦克武器和地雷。
"团长,鬼子的坦克是个大麻烦。"王根生说,"我们的迫击炮精度太差,很难有效对付它们。"
李云沉思良久,突然想起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火箭筒。
"我们可以尝试造一种简易火箭筒。"李云拿出纸笔,画出大致结构,"用无缝钢管做发射管,制造火箭弹,用聚能装药破甲。"
王根生看着草图,眼睛发亮:"这个思路好!但聚能装药怎么做?"
李云详细解释:"在火箭弹头部做成锥形装药,爆炸时能量会集中向一个方向,就能穿透装甲。"
说干就干。兵工厂立即着手试制火箭筒。最大的难题是火箭发动机和稳定翼的设计。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初步成功。
试射当天,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一名战士肩扛简陋的火箭筒,瞄准一百米外的钢板。
"发射!"
"嗖"的一声,火箭弹拖着尾焰飞出,准确命中目标!"轰"的巨响后,钢板被炸出一个大洞!
"成功了!"现场一片欢呼。虽然这具火箭筒射程近、精度差、危险性大,但毕竟是独立团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反坦克武器。
李云将其命名为"穿山甲一号",立即安排批量生产。
三天后,日军新任旅团长到任,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们更加谨慎,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逐步压缩独立团的防御空间。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甚至动用了火焰喷射器,烧毁了不少城防工事。独立团战士们浴血奋战,伤亡惨重。
最危急的时刻,东门一段城墙终于在连续炮击下坍塌,出现了一个近十米宽的缺口!
"鬼子从缺口冲进来了!"通讯兵焦急报告。
李云亲自带领预备队冲向缺口:"绝不能让他们突破!把他们打出去!"
缺口处,敌我双方展开惨烈肉搏。李云手持大刀,一马当先,连续砍倒数名日军。战士们见团长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附近爆炸,李云只觉得胸口一痛,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团长负伤了!快抢救!"战士们惊呼着围上来。
李云被紧急抬到救护所。经检查,弹片击中胸部,距离心脏只有几厘米,情况危急。
"必须立即手术!"医生面色凝重,"但我们没有足够的麻醉药了..."
赵刚果断决定:"用最后一点麻醉药,优先保证团长手术!"
手术过程中,城外枪炮声依然激烈。独立团官兵得知团长负伤,悲愤交加,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竟然将突入缺口的日军全部歼灭,暂时稳住了战线。
两个小时后,手术结束。医生走出手术室,对焦急等待的赵刚等人说:"弹片取出来了,但团长失血过多,还在昏迷中。能不能挺过来,就看今晚了..."
赵刚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团长!同时严格保密,不能让鬼子知道团长负伤的消息!"
此时,城外日军也因为损失惨重,暂时停止进攻。平安县城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冷枪声打破宁静。
深夜,李云终于苏醒过来。他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赵刚、张大彪、魏大勇等人都守在旁边。
"老李,你终于醒了!"赵刚惊喜地说,"别动,伤口还没愈合。"
李云虚弱地问:"战况...怎么样?"
"你放心,缺口堵住了,鬼子被打退了。"赵刚安慰道,"你安心养伤,部队有我看着。"
李云摇头:"我不能躺在这里...鬼子很快就会知道我倒下了,一定会趁机猛攻..."
正如李云所料,日军通过间谍得知独立团团长负重伤,立即准备发动总攻。这一次,他们集结了所有兵力,企图一举拿下平安县城。
凌晨时分,日军的总攻开始了。炮火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整个县城地动山摇。独立团官兵拼死抵抗,但群龙无首,指挥系统出现混乱,防线多处告急。
"政委,这样下去不行!"张大彪浑身是血地找到赵刚,"一团和三营联系不上,西门快要失守了!"
赵刚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就在这时,一个虚弱却坚定的声音传来:
"扶我起来...我要上前线..."
众人惊讶地回头,只见李云在卫生员的搀下,艰难地站了起来。他脸色苍白,但眼神依然锐利。
"老李,你不要命了!"赵刚急忙阻拦。
李云坚定地说:"如果我这条命能换来平安县不丢,值了!扶我上城墙!"
在众人搀扶下,李云登上了东门城墙。当战士们看到团长带伤指挥时,士气大振。
"团长来了!团长和我们在一起!"消息迅速传遍全军。
李云强忍伤痛,冷静下达命令:"一营向西门机动,增援三营;炮兵连集中火力打击日军指挥所;特战队潜入敌后,破坏炮兵阵地..."
在他的指挥下,独立团逐渐稳住阵脚,甚至发起了反冲击。最令人惊喜的是,刚刚生产出来的"穿山甲一号"火箭筒首次实战就击毁了两辆日军坦克,极大鼓舞了士气。
战斗持续到黄昏,日军始终无法突破独立团的防线,反而损失惨重,不得不再次后撤。
平安县城守住了!独立团官兵欢呼雀跃,但李云却因伤势加重,再次昏迷过去...
这一次,他昏迷了整整三天。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在移动的担架上。
"这是...去哪?"李云虚弱地问。
赵刚走在担架旁,解释道:"总部命令,放弃平安县城,向山区转移。鬼子又调来了一个师团,我们守不住了。"
李云沉默了。虽然心有不甘,但他知道这是明智的决定。
"战士们...都撤出来了吗?"李云问。
"大部分都撤出来了。"赵刚点头,"兵工厂的设备和材料也带走了不少。咱们是丢了城池,但保住了有生力量。"
李云望向渐渐远去的平安县城,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的!
独立团带着伤亡和疲惫,但也带着经验和成长,向着新的根据地转移。在那里,他们将重整旗鼓,继续与日寇战斗到底。
而李云不知道的是,这场平安县城保卫战的消息己经传遍全国,甚至传到了国际社会。一支中国军队以简陋的武器,抵挡住日军一个旅团的多次进攻,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支部队竟然能自造武器弹药,甚至发明了新式反坦克武器。一时间,国内外各方势力都将目光投向了这支神秘的部队和它的指挥官...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