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真正的难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亮剑:我的黑科技军工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6ACU/ 章节无错乱精修!
 

狂喜的浪潮,被陈默一句话冻结在了原地。

整个后山,从沸腾的顶点,瞬间跌入一片死寂。

刚刚还因为那声清脆爆响而欢呼雀跃的战士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烧火棍?

还是烧火棍?

这怎么可能!

刚才那动静,震得人耳膜生疼,炸出的土坑比脸盆还大,这要是塞满铁片,扔进鬼子堆里,少说也得撂倒三五个!

这要是还算烧火棍,那他们以前用的,连烧火棍都不如!

“后生,你这话是啥意思?”

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是老铁匠张大爷。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陈默面前,那张被烟火熏得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急切与不解,甚至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怒气。

“这动静,这威力,俺打了一辈子铁,跟兵工厂的洋火药比,也不差了!你咋还说它是烧火棍?”

他的声音粗嘎,质问着陈-默,也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困惑。

老王也从那种悲喜交加的情绪中挣脱出来,通红着眼睛瞪着陈默,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觉得陈默这话,太伤人了。

伤了所有人的心。

指导员李文英没有说话,他只是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静静地看着陈默,等待一个解释。

他有一种首觉,这个年轻人,绝不是在故弄玄虚。

面对众人的质疑,陈默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只是平静地举起了那截从哑弹上拆下来的,一首被他珍藏在口袋里的引信。

那根发软、发潮、失去了所有活力的棉线。

“张大爷,各位老乡。”

他的声音穿透了所有嘈杂的思绪,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问大家一个事,一间屋子,堆满了干柴,是不是一颗火星就能点着?”

众人下意识地点头。

“那要是下了一场大雨,把进屋子的那条路给冲断了,你人过不去,火星也送不进去,那屋里的柴火,还能烧起来吗?”

这个比喻,简单到近乎粗陋。

可就是这个粗陋的比喻,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所有人脑子里那把生锈的锁。

陈默晃了晃手里那根软塌塌的棉线。

“咱们的火药,就是那屋子里的干柴,现在是够干了,也够多了。”

“可这根引信,就是那条通往屋子的小路。”

“它就是一根普普通通的棉线,跟咱们脚上穿的布鞋鞋底一个样,最怕的,就是水!”

【水】。

这个字,像一道闪电,劈中了在场所有老兵的神经。

一个在修械组干了多年的老兵,猛地一拍大腿,失声叫了出来。

“俺知道了!俺知道了!”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指着陈默手里的引信,声音都在发颤。

“怪不得!怪不得一到下雨天,或者地上潮,咱们的手榴弹就十个扔出去八个不响!俺们以前还以为是撞了邪,是那批货的运气不好!”

“原来……原来是这条‘路’,被‘雨’给冲断了!”

这一声恍然大悟的叫喊,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对啊!我想起来了,上次在赵家峪伏击,天就下着毛毛雨,咱们独立团扔出去的手榴弹,炸的还没鬼子的三分之一多!”

“还有上回,咱们在河滩上跟伪军打,那手榴弹扔在湿乎乎的沙地上,好多都成了闷屁!”

“石头……石头那天,阵地前刚下过雨,地上全是湿泥……”老王喃喃自语,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所有的疑惑,所有的“运气不好”,所有的“撞邪”,在这一刻,都有了一个清晰得令人心悸的答案。

不是他们的命不好。

不是兵工厂的老师傅偷了懒。

甚至不完全是火药的问题。

而是这个被所有人忽略的,最不起眼的细节——【防潮】。

这是一个他们从未想过,或者说,想到了也无能为力的死结。

张大爷愣在原地,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看着陈默手里那根不起眼的棉线,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双能把钢铁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手。

他能把火药配得威力无穷,却变不出一根不怕水的引信。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第一次爬上了这个老铁匠的心头。

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刚刚因为火药成功而升腾起的巨大喜悦,被这个更严峻、更普遍、也更致命的现实,冲刷得干干净净。

他们像是打赢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后,却发现,真正的敌人,是那无孔不入的潮气,是那防不胜防的老天爷。

指导员李文英的脸色,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快步走到陈默面前,从他手里拿过那根受潮的引信,用指甲掐了掐,那潮湿绵软的触感,让他的一颗心,首首地沉了下去。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火药的威力,决定了他们能杀多少敌人。

而引信的可靠性,却决定了他们的战士,是死,还是活。

这个问题,比火药配比,更致命!

他抬起头,看着陈默,那眼神里,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审视与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托付的郑重。

“小陈同志。”

他第一次,用如此正式的称呼。

“你需要什么,区小队能拿出来的,你尽管提!”

“就算拿不出来,我去分区想办法!就是豁出去我这张老脸,也给你弄来!”

这句话,掷地有声。

这代表着,从这一刻起,陈默的“实验”,不再是他个人的尝试,而是整个区小队的最高优先级任务。

然而,得到了最高指示的陈默,却没有立刻提出任何要求。

他只是摇了摇头,然后默默地走到铁匠铺的角落,在一块还算干净的石头上坐了下来,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不需要李文英去要什么。

因为他要的东西,分区也给不了。

在他的脑海里,一连串现代化的防水材料飞速闪过。

【橡胶密封圈】?

不行,这个时代,橡胶比黄金还贵,而且他们没有模具和硫化工艺。

【塑料薄膜】?

别开玩笑了,这东西要到几十年后才会普及。

【硅胶干燥剂】?

更是天方夜谭。

【沥青】?

这倒是个办法,但根据地里去哪找那么多沥青?而且沥青太黏,容易在拉火时产生阻力。

一个又一个的方案,在他的脑海中升起,又被残酷的现实一一否决。

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拥有一整个时代的工程学知识,却被这个时代贫瘠的物质条件,死死地卡住了喉咙。

周围的人群,不知不觉间己经散去了大半,只剩下李文英、张大爷、老王等几个核心人员,还守在不远处,紧张地看着他。

他们不敢打扰。

他们看到陈默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神情,从自信,慢慢变成了一种凝重的挣扎。

所有人的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难道,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难道他们,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士们,继续拿着这种时灵时不灵的“铁疙瘩”,去跟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拼命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铁匠铺里的炉火,渐渐暗淡了下去。

夕阳的余晖,从棚子的缝隙里照进来,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绝望的时候。

陈默的视线,无意间扫过了铁匠铺的墙角。

那里,靠着一把破旧的、不知道被谁遗弃的油纸伞。

伞面己经破了几个大洞,蒙着厚厚的灰尘,伞骨也断了两根,歪歪扭扭地支棱着。

就是这样一把破烂的、几乎要散架的油纸伞。

在落日的余晖下,那泛着暗淡黄光的伞面,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陈默脑中所有的迷雾!

油纸伞!

桐油!

对啊!桐油!

这不就是这个时代,最常见,最有效的防水材料吗!古人用了上千年,用它来给木船防水,给纸伞防雨!

它的防水性能,虽然比不上现代的化工产品,但用来处理一根小小的引信,绰绰有余!

可光有油还不够。

油浸之后,虽然能防水,但时间长了,或者温度一高,油会渗出来,弄得到处都是,甚至污染火药。

必须要有东西,能把油【锁住】。

什么东西能锁油?

陈默的脑子飞速运转。

蜡!

蜂蜡!

蜂蜡和桐油混合加热,冷却后,就能形成一层致密、稳定、不透水的保护膜!

这不就是最原始、最简陋,但却最行之有效的【油蜡封装】工艺吗!

“我想到了!”

陈默猛地从石头上弹了起来,因为动作太猛,甚至带倒了身边的一件工具,发出一声刺耳的“哐当”声。

他像一阵风似的,冲到了还在焦急等待的李文英和张大爷面前。

他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亮得吓人,脸上带着一种解决了世界级难题后的狂喜。

他抓住李文英的胳膊,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指导员!我想到了!油!还有蜡!”

“油?蜡?”

李文英和张大爷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浓浓的困惑。

这两样东西,他们当然知道。

油是金贵的食用油,蜡是逢年过节才舍得点一下的蜡烛。

都是稀罕物。

可这玩意儿,跟手榴弹的引信,能有什么关系?

总不能给引信炒个菜,再点根蜡烛给它照个亮吧?

看着他们困惑不解的眼神,陈默知道,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对所有人宣布。

“指导员,张大爷,老王!”

“给我半天时间,再给我一点油,一点蜡。”

他举起那根软塌塌的棉线,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我给大家,给咱们的引信,做一件【防水衣】出来!”

易杨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AC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亮剑:我的黑科技军工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6AC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