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烦躁地揉着额头,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桌上那几块烧制好的灰泥试块。突然,一个念头如同火花般闪过!
灰泥!灰泥具有水硬性,不怕水泡!而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能不能……用灰泥来制作一种……高效的提水工具?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曾经在博物馆和科技馆见过的古代灌溉器械。翻车(龙骨水车) 效率低……筒车 需要较大水流冲击……虹吸 需要制造真空……
等等!虹吸!
虹吸原理!利用大气压和液面高度差,可以让水自动越过障碍从高处流出!这不需要任何机械动力!
但难点在于,如何制造密封的、能形成真空的管道?在这个世界,用竹筒?连接处无法完全密封。用陶管?烧制困难,连接处同样容易漏气。
灰泥!能不能用灰泥来浇筑管道?或者至少,用灰泥来密封竹管或陶管的连接处?
叶秋猛地站起来,激动地在房间里踱步。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他立刻冲到后院工勤处的“实验室”,找来几节粗细不同的竹筒。他尝试将灰泥调成粘稠的浆状,仔细地涂抹在竹筒的接口处,用力拧紧,然后等待灰泥凝固。
一天后,他迫不及待地进行测试。将连接好的竹管一端插入装满水的木桶,另一端放在低处,用力从出水口吸气……
失败了。接口处有极其细微的漏气,无法形成有效的真空,水无法被吸过来。
叶秋没有气馁。他改进方法,将竹管接口处切成斜口,增加接触面积;灰泥浆调得更细腻,涂抹得更均匀加厚;甚至尝试在灰泥未干时缠绕麻丝增加强度……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改进。
期间,冰儿默默地看着他再次沉迷于这种“奇技淫巧”之中,没有打扰,只是有时会让人给他送去食物和水。
第五天,叶秋拿着新制作的一段“灰泥密封竹管”,再次进行测试。
他深吸一口气,将长管一端深深插入水桶,另一端垂向地面的空盆。他用力一吸!
一股清凉的溪水,竟然真的顺着竹管被吸了上来,越过水桶的边缘,成功地流入了地面的空盆中!
虽然水流很小,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因为竹管本身会渗水),但虹吸现象成功了!
“成功了!哈哈哈!”叶秋再次兴奋地大叫起来,捧着那节竹管如获至宝。
证明原理可行,接下来就是放大和优化!
他立刻找来铁匠刘和几个手巧的木匠、泥瓦匠。
“我们需要制作更大型的、可以拆卸组装的虹吸管!”叶秋在地上画着草图,“主体可以用打通关节的粗大毛竹,关键在所有接口处,要用灰泥混合麻丝彻底密封夯实!我们需要制作一种特殊的灰泥‘接头’!”
工匠们听着叶秋天花乱坠的描述,看着地上那神奇的“自动流水”竹管,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基于对叶秋的盲目信任(以及灰泥带来的震撼),还是投入了尝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科学小县令(http://www.220book.com/book/6B5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