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中心的玻璃幕墙外,蝉鸣正盛。李照蹲在树荫下整理投壶箭矢,指尖刚触到竹制箭杆,就听见一阵清脆的笑闹声——十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涌了进来,校服上还沾着操场的草屑,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麻雀。
“哇!这个壶是古董吗?”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铜制投壶底座的花纹,眼睛瞪得溜圆。她身后的小男孩己经踮着脚,伸手想去够挂在墙上的李清照词牌书签,被同伴一把拉住:“别乱碰,老师说过这是文化用品!”
李照忍不住笑了,把投壶往孩子们面前推了推:“不是古董,但确实是照着宋代样式做的。想玩吗?宋代的小朋友也爱这么玩。”
孩子们瞬间围了上来,校服衣角扫过地面的落叶,掀起细碎的风。李照刚讲完投壶的规则,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举着箭矢嚷嚷:“我爸说古代人射箭要眯着眼瞄准!”说着眯起一只眼,胳膊肘歪歪扭扭,箭矢“啪”地扎在壶口边缘,弹到了花丛里。
“不对不对,”李照捡起箭矢,示范着挺首脊背,“宋代投壶讲究‘正心’,胳膊要稳,像端着一碗水走路似的。”她手腕轻抖,箭矢稳稳落进壶中,孩子们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
喧闹声里,一个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悄悄退到角落,正盯着墙上李清照的《一剪梅》拓片出神。李照走过去时,听见她小声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亮为什么总在词里出现呀?”
小姑娘仰头时,睫毛上还沾着点蒲公英的绒毛。李照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窗外,午后的阳光穿过梧桐叶,在地上织出晃动的光斑。“因为宋代人觉得,月亮是会‘说话’的呀。”她拉过一把小马扎坐下,指尖在拓片上的“月”字上轻轻点了点,“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正等着丈夫的书信,月亮照满西楼,就像她心里的想念,满满的快装不下了。”
“那月亮会照到古代吗?”另一个短头发的小男孩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绿豆糕,“就像照我们这样照他们?”
“会啊。”李照拿起桌上的团扇,扇面画着宋代的月夜江景,“你看这扇面上的月亮,和千年前照在李清照窗前的,是同一个呢。”她突然想起自己穿越时,行囊里那面刻着“月”字的铜镜,此刻正躺在社团的储藏柜里——镜背的缠枝纹,和刚才投壶底座的花纹竟有几分相似。
正说着,穿蓝裙的小姑娘突然指着活动中心的展示柜:“那里面的小兔子灯,是不是宋代小朋友也会提?”柜子里摆着社团新做的兔子灯,绢面蒙着淡淡的黄,烛火透过纱纸,把兔耳朵的影子投在墙上,晃晃悠悠的。
“当然,不过他们的兔子灯可能更简单些,用竹篾扎架子,糊上桑皮纸。”李照刚说完,就见那小男孩举着箭矢往灯影上戳,“别戳呀!”她伸手去拦,却没注意脚下的电线,差点绊倒——好在一个戴眼镜的小姑娘眼疾手快,拽了她一把。
“姐姐小心!”小姑娘扶着她的胳膊,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我奶奶说,宋代有个叫辛弃疾的,也写月亮。他的‘明月别枝惊鹊’,是不是月亮吓飞了鸟?”
这个问题让李照愣了愣。她想起自己翻《稼轩长短句》时,总觉得辛弃疾的月亮带着股侠气,和李清照的婉约不同。“不是吓飞的,”她捡起掉在地上的箭矢,“是月亮太亮,鸟以为天亮了,就惊得飞起来了。就像你们被老师叫去上课,猛地从操场跑回教室一样。”
孩子们听得咯咯笑,羊角辫小姑娘突然拍手:“我知道!我知道!李白也写月亮!‘床前明月光’!”
“对,但宋代的月亮和唐代的不一样哦。”李照索性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从展示柜里翻出几本画册,“唐代的月亮像宝剑,亮亮的、尖尖的;宋代的月亮像玉佩,圆圆的、温温的。你们看这张《瑞鹤图》,宋徽宗画的月亮就是圆的,像块白玉盘,因为那时候的人觉得,圆月亮代表团圆。”
不知何时,孩子们的书包都堆在了角落,有人掏出作业本,歪歪扭扭地抄“月满西楼”;有人缠着要学投壶,箭矢掉了一地也不气馁;戴眼镜的小姑娘则拉着李照的袖子,要她再讲“辛弃疾的月亮”。阳光慢慢爬到墙上的时钟,把指针镀成金色,投壶的铜铃声、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还有孩子们抢着说“我知道”的嚷嚷声,搅在一起,像锅熬得正好的蜜粥,稠稠的、暖暖的。
“姐姐,”蓝裙小姑娘突然举着张画纸跑过来,上面用蜡笔画了个圆滚滚的月亮,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宋”字,“这个送给你,就当……就当谢你讲月亮的故事。”
李照接过画纸时,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掌心。她突然想起社团之前总为“传承该走高雅路线还是通俗路线”争得面红耳赤,此刻看着孩子们趴在地上,用彩笔把“月”字涂成各种颜色——有像橘子的橙,像天空的蓝,还有像晚霞的粉——突然就懂了。
“想不想学做兔子灯?”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做骨架,比宋代的竹篾还结实呢。”
孩子们的欢呼差点掀翻屋顶。那个总爱提问的蓝裙小姑娘,己经拉着同伴去收集空瓶子了;戴眼镜的小姑娘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矿泉水瓶要剪去上半部分”;连最调皮的小男孩,都在小心翼翼地撕着彩纸,想给兔子灯贴个红鼻子。
李照看着他们踮着脚往瓶身上贴流苏,突然掏出手机给社团群发消息:“改改咱们的‘纯真传承计划’——加一节‘亲子手作课’,教孩子们做宋代玩具,材料就用家里的废品。”
消息刚发出去,就收到一串“收到”的回复。远处,社区的大喇叭开始播放放学铃声,孩子们的笑声混着铃声飘出活动中心,惊飞了檐下的燕子。李照低头看着那张蜡笔画,圆月亮旁边,孩子用拼音写了“团圆”两个字,笔画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工整的书法都让人心里发软。
她把画纸折好放进包里,抬头时,正看见戴眼镜的小姑娘举着做好的兔子灯跑过来,纱纸后面的LED灯闪着暖黄的光,在她脸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姐姐你看!像不像宋代的月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6BF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