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上元节,比往年热闹了十倍。宣德门至朱雀门的十里长街上,挂满了走马灯,有岳飞枪挑金兀术的,有种师道镇守太原的,最显眼的是盏巨大的"燕云归宋"灯,引得百姓们围着叫好,孩童们举着糖葫芦,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赵杰坐在宣德门的观礼台上,看着下面涌动的人潮,手里捧着杯温热的屠苏酒。李纲站在旁边,指着街对面的绸缎铺:"陛下您看,那家'锦绣阁'是燕云来的商户开的,听说上个月刚把家眷都接来了,还捐了五百匹丝绸给军中做帐幔。"
赵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见绸缎铺的门楣上挂着块新匾,写着"汉家衣"三个大字。掌柜的是个中年汉子,正笑着给顾客介绍料子,他的口音里还带着燕云的腔调,却熟练地报着大宋的尺价。
"种老将军有信来吗?"赵杰忽然问道。李纲点头,从袖中取出信笺:"老将军说,太原的城墙己修补完毕,还在雁门关外开垦了万亩良田,让迁过去的百姓耕种。他还说,那里的杏花快开了,比洛阳的艳。"
赵杰想起种师道鬓角的白发,去年北伐时,老将军在燕云的废墟上,亲手栽下了第一棵杏树苗。他忽然笑道:"等麦熟了,朕要去燕云看看,看看那些杏花,看看那些新田。"
观礼台的另一侧,太子赵旉正由乳母抱着,指着街上的舞龙灯咿呀学语。小家伙刚满三岁,穿着件虎头袄,手里攥着个银制的小枪,是赵杰特意让人打的,枪杆上刻着"守土"二字。
"太子殿下越来越壮实了。"李纲看着孩子,眼里满是慈爱。赵杰却轻轻叹了口气,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这孩子自小体弱,去年冬天还染了场风寒,差点没挺过来。
夜深时,庆典渐渐散去。赵杰回到御书房,案上堆着各地送来的贺表,最底下压着封密信,是锦衣卫指挥使送来的,上面只写了一行字:"瑞王在洛阳招纳门客,多为前朝旧臣。"
瑞王赵楷是赵杰的庶出长子,向来以贤名著称,去年汴京保卫战时,还捐了十万两白银助饷。赵杰拿起密信,指尖在"前朝旧臣"西个字上反复,那些人里,有不少是当年被他罢黜的守旧派。
"陛下,该歇息了。"内侍轻声提醒。赵杰却把密信凑近烛火,看着它渐渐燃成灰烬。火星落在地上,像颗颗跳动的眼睛。
他走到窗前,望着皇宫深处的东宫方向,那里的灯火己经熄了。太子赵旉此刻应该睡得正香,梦里或许还在追着街头上的龙灯跑。赵杰忽然想起太祖皇帝传下的祖训:"外患易御,内忧难防。"
夜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上元节残留的烟火气。赵杰握紧拳头,指节在窗棂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像在叩问着什么,又像在提醒着什么。
远处的鼓楼敲了三更,声音穿过寂静的宫城,落在空旷的庭院里。赵杰知道,这太平盛世的表象下,总有暗流在涌动。就像那燕云新栽的杏树,看着枝繁叶茂,根下却可能藏着啃食的虫蚁。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东宫"。墨迹未干时,窗外忽然掠过只夜枭,发出声凄厉的啼叫,惊得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我是宋徽宗(http://www.220book.com/book/6BI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