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东宫的梨花开了满树,雪白的花瓣落在青砖地上,像铺了层碎雪。赵旉穿着件月白夹袄,正在庭院里练李纲教的五禽戏,一招一式虽稚嫩,却有模有样,额角渗出的细汗映着阳光,闪闪烁烁。
“殿下的熊戏越来越像了。”李纲站在廊下笑道。这几个月,赵旉不仅按时喝药,还跟着他学拳脚、读史书,脸颊渐渐有了血色,咳嗽也轻了许多,再也不是那个一吹就倒的病秧子。
赵旉收了势,接过青禾递来的帕子擦汗:“先生说熊戏能强筋骨,我每天都练半个时辰呢。”他跑回廊下,拿起石桌上的《史记》,“昨日看到‘鸿门宴’,项羽为什么要放刘邦走?他难道看不出来刘邦想夺天下吗?”
李纲抚着胡须:“因为项羽刚愎自用,觉得刘邦不足为惧。殿下记住,做君主最忌自负,哪怕对手看起来再弱小,也得留三分警惕。”
赵旉若有所思:“就像……就像二哥?”他虽足不出东宫,却也听说瑞王赵楷在洛阳整兵备武,还得了不少朝臣的称赞。
李纲的笑容淡了些:“殿下聪慧。瑞王殿下有才干,但若不能安分守己,便是国之隐患。”他不想让孩子过早卷入党争,可有些事,躲不过去。
正说着,李德全提着个食盒来了,脸上堆着笑:“太子殿下,陛下让奴才给您送些点心来。”食盒里是刚出炉的芙蓉糕,还冒着热气。
“父皇今日不忙吗?”赵旉拿起一块芙蓉糕,眼睛亮晶晶的。自从他病好后,父皇来得勤了,有时会陪他下盘棋,有时只是坐着看他读书,虽话不多,眼里的暖意却藏不住。
“陛下刚散了朝,就惦记着殿下呢。”李德全笑道,“还说晚上过来,陪殿下用晚膳。”
送走李德全,赵旉把芙蓉糕递了块给李纲:“先生尝尝,父皇说这是御膳房新做的,加了杏仁粉。”
李纲接过糕,心里却有些沉甸甸的。陛下对太子越是疼爱,瑞王那边的心思就越难按捺。昨日他在朝房,听见范致虚跟几个官员嘀咕,说“太子体弱,恐难承大统”,话里话外,都是替瑞王造势。
“殿下,”李纲忽然开口,“晚上陛下若问起功课,殿下不妨说说《贞观政要》里的‘水能载舟’。”他想让陛下知道,太子虽年幼,却己懂得民心的重要。
赵旉点头记下,又拿起《史记》翻看。阳光穿过梨花,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的读书声清脆响亮,“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惊得枝头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而此刻的瑞王府,赵楷正站在梨花树下,听管家回禀东宫的动静。
“……太子殿下每日卯时起身,先练半个时辰拳脚,再跟李太傅读书,午后还会看些兵法。陛下这几日常去东宫,昨日还赏了柄玉如意。”
赵楷捏着手里的玉佩,指节泛白。他原以为,那场毒计就算没能除掉赵旉,也能让他落下病根,再难翻身,可没想到,这黄口小儿竟像雨后的笋,反倒长得更挺拔了。
“李纲倒是会教。”赵楷冷笑一声,“把个病秧子教得跟模像样,是想早早扶他上龙椅?”
“王爷,要不要……”管家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里闪着狠光。
赵楷却摇了摇头:“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李纲现在盯得紧,东宫的侍卫比从前多了三倍,硬碰硬只会引火烧身。”他抬头望着宫墙的方向,那里隐约能看到东宫的飞檐,“要等,等一个让他万劫不复的机会。”
管家不解:“可太子越来越得陛下欢心,再等下去……”
“放心。”赵楷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这江山,从来不是靠父皇的宠爱就能坐稳的。赵旉太干净,干净得像张白纸,可这朝堂,最容不得白纸。”他转身回书房,“去告诉王显,辽东的战马该换一批了,让他以‘军备废弛’为由,递份奏折上来。”
管家心领神会,躬身退下。梨花落在赵楷的肩头,白得像雪,却沾着他指尖的寒意。
东宫的书声还在继续,清朗如泉;瑞王府的阴影却己悄然蔓延,像藤蔓般缠向那片沐浴在阳光下的梨花。谁也不知道,这场看似平静的较量,会在何时撕开狰狞的口子,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6BI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