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风,带着铁锈味。
王显站在镇虏堡的箭楼上,手按在冰冷的垛口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远处的呼伦贝尔草原像一块被揉皱的灰布,天际线处,黑压压的营帐正一点点漫过来,像涨潮的黑水。
“总兵,斥候回报,金军昨夜又增了三个旗的兵力,还来了二十架投石机。”副将周武喘着气跑上来,甲胄上结着白霜,“他们的游骑都快摸到城下了,箭镞上还刻着‘得胜’二字,是故意挑衅!”
王显没回头,目光死死盯着那片营帐:“多久了?”
“三天了。”周武的声音发沉,“自打上个月我们截了他们的马队,就没消停过。”
上个月,金军以“巡边”为名,潜入大宋境内劫掠,被王显率军打了个伏击,缴获了三百匹战马。当时他就知道,这梁子结下了——金国的狼崽子们,从不是肯吃亏的主。
风卷着沙砾打在脸上,生疼。王显摸了摸腰间的虎头令牌,那是当年瑞王赵楷亲授的,说“边关有事,可凭此令牌调动洛阳驻军”。那时赵楷刚在汴京保卫战中立功,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拍着他的肩膀说“王大哥守好辽东,我在朝中为你撑腰”。
如今……王显叹了口气。瑞王被削权的事,边关也听说了。可眼下这局势,除了瑞王,他实在想不出能指望谁。李纲那帮文臣,只会对着地图说“安抚”,可金人的刀都快架到脖子上了,安的哪门子抚?
“周武,”王显忽然开口,“你带一队亲兵,连夜把这封信送出去。”他从怀里掏出个蜡封的信封,上面没有字,“记住,亲手交到瑞王手里,路上不许跟任何人搭话。”
周武接过信封,入手沉甸甸的:“总兵,这……”
“别问。”王显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咱们是大宋的兵,守土有责。可朝廷的粮草拖了半个月还没到,将士们的冬衣都还没备齐。再不做点什么,不等金人打过来,弟兄们就得冻毙在这城楼上!”
周武咬了咬牙,单膝跪地:“末将遵命!”
看着周武的身影消失在暮色里,王显重新望向草原。金军的营帐己经亮起了火把,像一串狰狞的鬼火。他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刀,刀身在残阳下闪着寒光。
“弟兄们,”他扬声喊道,声音在风里回荡,“把弓箭备好,滚石搬上城!今晚谁也别睡,咱们让金狗看看,大宋的城墙,不是那么好啃的!”
城楼下传来震天的回应,甲胄碰撞声、兵器出鞘声混在一起,压过了呼啸的风声。王显知道,这一夜,注定无眠。而他寄往洛阳的那封信,像一粒投入湖面的石子,将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激起更大的波澜。
赵杰的御案上,摊着辽东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信纸边缘被驿站的兵卒攥得发皱,墨迹里似乎都渗着血味。
“陛下,金军己在镇虏堡外集结五万兵力,王显请求朝廷速发粮草和援军!”内侍尖利的声音划破了大殿的寂静。
殿内鸦雀无声,文武百官低着头,谁也不敢先开口。上个月淑妃被打入冷宫的余波还未平息,谁都知道,此刻说错一个字,都可能引火烧身。
“怎么?都哑巴了?”赵杰的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平日里一个个吵着要‘恢复中原’,如今金狗都打到家门口了,倒没人说话了?”
户部尚书孙傅硬着头皮出列:“陛下息怒。国库……实在空虚。去年汴京保卫战耗了太多钱粮,江南的税银还没运到,若是再调兵遣将,恐怕……”
“恐怕什么?”殿前司都指挥使杨沂中猛地出列,铁甲相撞发出巨响,“孙大人是想说,让弟兄们饿着肚子去打仗?末将请命,愿率禁军三万,驰援辽东!”
“杨将军少安毋躁。”礼部尚书范致虚慢悠悠地出列,拂了拂官服上的褶皱,“金军势大,我军新败,不宜硬碰。依臣之见,不如派使者去金国议和,许以岁币,稳住他们再说。”
“放屁!”杨沂中怒目圆睁,“当年澶渊之盟,岁币送了百年,换来了什么?换来了金狗的铁蹄踏到汴京!范大人是想让陛下做第二个真宗吗?”
“你……你血口喷人!”范致虚气得发抖,“老夫是为了大宋的百姓!打仗受苦的是谁?是黎民百姓!”
“够了!”赵杰猛地一拍御案,咳嗽起来。李德全连忙上前替他顺气,却被他挥手推开。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李纲身上:“李先生,你怎么看?”
李纲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战与和,皆不可偏废。”他顿了顿,声音沉稳,“金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利在速战。我们可令王显坚守不出,耗其锐气。同时,派使者去金国,名为议和,实为探其虚实。至于粮草,必须立刻调拨,否则军心必乱。”
赵杰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说得有理。谁可出使金国?”
“臣推荐吏部员外郎秦桧。”李纲道,“秦桧曾在金国做过质子,熟悉其风土人情,口才也佳。”
“准。”赵杰又看向杨沂中,“杨将军,你调一万精兵,驻守山海关,随时准备驰援辽东,但没有朕的旨意,不得擅自出兵。”
“末将领命!”
最后,赵杰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的范致虚身上,沉吟片刻:“瑞王赵楷,素知钱粮调度。着他即刻起身,前往河北诸州,督办粮草转运,务必保证辽东供应。”
范致虚心里一动,连忙出列:“陛下英明!瑞王殿下才干出众,定能不负圣托!”
李纲眉头微蹙,却没有反对。他知道,陛下这是想借此机会,让瑞王远离京城,同时也是对他的一次试探。只是……瑞王那个人,真的会甘心只做个粮草官吗?
散朝后,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大殿,议论纷纷。杨沂中气呼呼地对李纲道:“李先生,让瑞王去管粮草,怕是……”
“陛下自有圣断。”李纲望着远处的宫墙,忧心忡忡,“我们眼下能做的,是看好东宫,守好京城。辽东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风穿过朱红的宫墙,带着寒意。李纲知道,这场看似平静的朝议,不过是更大风暴的前奏。而被推到风口浪尖的瑞王赵楷,将会在这盘棋局里,落下怎样的一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BI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