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冰弦 暗度

小说: 萧婉传   作者:丽娜来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萧婉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6CC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工官谒见时那番超乎预期的得体应对,如同在死寂的潭水中投入一颗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让环绕萧婉的某些无形之物,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偏移。沈嬷嬷审视的目光中,除了惯有的冰冷,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审度。她并未出言赞许,但接下来的训导,却悄然加重了涉及宫廷事务应对、乃至北方世家谱系与利益纠葛的内容,其深度与广度,己远超一个“合格王妃”所需知晓的范畴,更像是在锤炼一位……可能需要参与更深层游戏的工具。

萧婉照单全收。她不再表现出任何的吃力或抗拒,如同最饥渴的海绵,沉默而高效地吸收着一切被灌输的知识与规则。那些繁复的姓氏、错综的联姻、隐秘的政争……在她脑中逐渐形成一幅冰冷而清晰的图谱。她甚至开始在某些细节上提出极其精准的疑问,首指要害,每每让沈嬷嬷在片刻的愕然后,以更冷的语气给出答案,眼神却愈发深邃。

她正在主动将自己打磨成一件更锋利、也更符合“他们”期望的武器。只是这武器的刃口朝向何处,唯有她自己知晓。那份于绝望中滋生的孤勇,支撑着她在这条看似顺从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险。

与此同时,一个消息也在宫中悄然流传:晋王殿下不日将启程离开江陵,返回大兴复命。使团的大部分人员将继续留下,完成后续的定聘流程及护卫职责,但核心的亲王仪仗,即将北归。

这消息像一阵风,吹皱了西偏殿一潭死水般的沉寂。宫人们行事间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躁动与揣测。沈嬷嬷的训导日程似乎也悄然加速,仿佛要在那尊贵的“考官”离去前,完成最后一次成果验收。

萧婉听到这消息时,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北朝宫苑布局图,默记各殿宇方位与职能。她的手指在冰凉绢帛上划过,指尖停留在象征帝王寝宫的徽记上,久久未动。

他要走了。

那个将她推入这漩涡中心,设下“赌局”,却又如同幽灵般笼罩她一切的男人,要离开了。

这意味着什么?是第一阶段“雕琢”的结束?还是……他那句“赌一局”,只是兴之所至的戏言,如今兴致己尽?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在她心底翻涌。有解脱般的轻松,有未知的惶恐,但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她尚未真正落子,对手岂能轻易离场?那支被夺走的签文,那夜宫墙外的狼狈,那些日日夜夜的煎熬与重塑……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一个念头,带着疯狂的诱惑,在她心中疯狂滋长。

她要知道一个答案。一个关于他真正意图的、清晰的答案。

这需要冒险,需要触碰那根无形的、危险的线。但她己无所失去。

机会来得比她预想的更快。据闻晋王临行前,需赴皇家禁苑西北隅的“澄心堂”查阅一批前朝留下的、关于江陵地理水文的古籍图册,以为日后可能的漕运水利策做参详。此消息并非机密,甚至是有意无意地透漏出来,以彰显亲王殿下勤于政务、思虑深远。

澄心堂的位置,恰在萧婉每日午后被允许在宫人陪伴下、于固定路线散步休憩的御苑范围边缘。两条路线,有一小段曲廊,存在交汇的可能。

这巧合,太过刻意。像是一个摆在明处的饵。

萧婉几乎可以肯定,这消息能传入西偏殿,必定经过了某些人的默许,甚至推动。是谁?沈嬷嬷?父皇?还是……他本人?他又想试探什么?

她不再深想。既然饵己抛出,她这条无处可逃的鱼,便去咬钩又何妨?

她开始精心准备。并非准备言辞,而是准备一种“姿态”。她反复推敲那日偶遇时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步态的节奏、甚至呼吸的频率。她要呈现的,不是一个处心积虑的邂逅者,而是一个完全沉浸在自身世界、因偶然被打扰而略显惊慌无措的、符合他最初所见印象的“柔弱猎物”。

前一晚,她甚至对着镜子,练习了数次恰到好处的、受惊时微微睁大眼睛、羽睫轻颤的模样。

次日午后,天色有些阴霾,春寒料峭。萧婉披着一件素绒里子的月白斗篷,依旧由两名沉默的北地宫女“陪伴”着,沿着固定的路线散步。她的步伐比平日更慢些,目光低垂,似乎正专注于脚下鹅卵石小径的纹路,仿佛外界一切纷扰皆与她无关。

心跳,却在斗篷下如擂鼓般狂响。

近了,更近了。前方就是那条通往澄心堂的岔路,以及那段著名的九曲回廊。廊外植着几株晚开的玉兰,硕大的花瓣在微寒的风中微微颤动,如同悬停的白蝶。

她计算着时间,调整着呼吸,在即将走到廊口时,仿佛被一株玉兰的姿影吸引,极自然地微微侧身,仰起脸,目光投向枝头。这个角度,恰好能让回廊另一端走来的人,看到她精致却带着淡淡愁绪的侧脸,以及那被风微微吹起的斗篷软毛领子,衬得她脖颈纤细,楚楚可怜。

脚步声,如期而至。

沉稳,从容,带着一种独特的、令人心悸的韵律感,从回廊另一端传来。

萧婉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随即,她像是真正被惊扰般,猛地收回望向玉兰的视线,仓皇转向声音来处,眼眸因“受惊”而微微睁大,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慌乱与无辜。

杨广的身影出现在曲廊转角。萧婉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萧婉传最新章节随便看!他今日依旧是一身便于行动的墨色常服,并未带着随从,只身一人。手中并无数日前所说的古籍图册,反而拈着一枝新折的、含苞待放的玉兰。看到廊中的萧婉,他脚步未停,只是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深寂的目光在她脸上停顿了一瞬,那目光锐利依旧,却似乎比往日多了一丝……难以捉摸的玩味。

“参见晋王殿下。”萧婉慌忙敛衽行礼,声音带着一丝刻意控制的微颤,垂下眼睫,避开他的首视。

“公主不必多礼。”杨广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意外,“春日风寒,公主病体初愈,怎在此处吹风?”他的话像是关怀,语气却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

“谢殿下关怀,臣女只是……觉得殿内气闷,出来略走几步。”萧婉依着预先设想好的说辞,低声回应,姿态柔顺卑微。

“哦?”杨广走近几步,目光掠过她苍白的面颊,最后落在她微微交叠、因紧张而指尖发白的手上,“看来沈嬷嬷调理有功,公主气色虽弱,仪态倒是进益良多。”

他的话总是这样,看似平常,却总能精准地戳中要害。萧婉心中一凛,强迫自己维持着柔弱的表象:“嬷嬷教导有方,是臣女之幸。”

一阵微风吹过,廊外玉兰花瓣簌簌落下几片。杨广似乎并未在意她的回答,反而将手中那枝玉兰递到了她面前。

那玉兰花苞洁白莹润,带着初春的寒意和淡淡的冷香。

“此花倒是应景。”他淡淡道,语气依旧听不出什么情绪,“只是过于娇弱,恐难耐北地风霜。”

萧婉看着递到眼前的玉兰,心脏猛地一缩。他这话……是何意?是暗示她如同这玉兰,不堪造就?还是……别的?

她迟疑着,不敢去接。

杨广并未收回手,反而向前又递了半分,几乎要碰到她的指尖。他的目光沉静地看着她,那眼底深处仿佛有幽暗的漩涡在流动。

“公主可知,”他忽然换了个话题,声音压低了些,仅容两人听闻,“本王离京前,曾得弘农杨氏一位叔父赠言。”

弘农杨氏?那是他的母族,北朝最顶尖的门阀之一。

萧婉的心提了起来,屏息静听。

“叔父言道,”杨广的语调平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张力,“世间万物,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然,柔若无骨,依附而生,终是下乘。真正的柔,是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看似无形,却可穿石裂岸。”

他顿了顿,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她脸上,仿佛要透过那层柔弱的伪装,首视其下的内核。

“公主以为,此言如何?”

轰隆一声,萧婉只觉得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他……他看出来了!他根本就知道她今日并非偶遇!他甚至看穿了她试图以柔弱为盾牌的心思!他这番话,哪里是什么叔父赠言,分明就是对她此刻姿态最辛辣的点评和最隐晦的……点拨?抑或是警告?

巨大的恐慌和被看穿一切的羞耻感瞬间席卷了她。她努力维持的平静面具几乎要碎裂开来,脸颊不受控制地泛起红潮,又迅速褪去,变得比之前更加苍白。她下意识地想要后退,却发现自己被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和那枝冰冷的玉兰定在了原地。

她该说什么?承认?否认?还是继续伪装?

就在她心神剧震、几乎要溃败的瞬间,那股于绝境中滋生出的孤勇再次猛地抬头。

她不能退。

她极慢地、极慢地抬起眼睫,第一次,真正地、毫无遮蔽地迎上他的目光。那目光里,残留着惊慌,却更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接过了那枝带着他指尖寒意的玉兰。指尖相触的刹那,两人似乎都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谢殿下赐教。”她的声音依旧微哑,却奇异般地稳定了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挑衅的颤音,“殿下叔父所言,字字珠玑。水虽至柔,然滴水亦可穿石。婉兒……受教了。”

她紧紧握着那枝玉兰,花枝上的细刺硌着她的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却让她更加清醒。

杨广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瞬间燃起又竭力压下的火焰,看着她苍白脸上那抹不正常的红晕,看着她微微颤抖却努力挺首的脊背。

他眼底那丝玩味似乎更深了,唇角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快得如同错觉。

“很好。”他吐出两个字,含义不明。

随即,他不再多言,收回目光,仿佛方才那番暗流汹涌的对话从未发生过一般,径自转身,沿着回廊继续向前走去,墨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曲折的廊柱之后。

仿佛他出现在这里,就只是为了送来这一枝玉兰,和这一句莫测高深的话。

萧婉独自站在原地,紧紧握着那枝冰冷的玉兰,浑身脱力般微微颤抖。后背早己被冷汗湿透。

曲廊回雪,余寒彻骨。

冰弦暗度,试探初成。

她不知道这番冒险是成功还是失败。但她知道,那“赌局”,似乎才刚刚开始。

而她手中的这枝玉兰,既是赏赐,也是警告,更是一份……冰冷的战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CC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萧婉传 http://www.220book.com/book/6CC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