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跨不过的二十年
陈慧敏和林强在一起的消息,在胡同里炸了锅。有人说陈慧敏“不正经”,刚离婚就勾搭上小年轻;也有人说林强“图钱”,看上了陈慧敏的房子。陈慧敏不在乎,林强更不在乎。他把修车铺的工具搬到了院子里,在靠墙的地方搭了个小棚子,依旧每天修自行车、补胎、换零件。
日子像胡同里的老槐树,看似平静,底下却藏着根须。陈慧敏45岁,林强25岁,二十年的差距,像堵看不见的墙,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慢慢显形。
林强喜欢熬夜看球,电视音量开得老大,陈慧敏第二天要早起买菜,总被吵得睡不着。她劝过两次,林强嘴上答应,过两天又忘了。后来陈慧敏索性搬到了次卧,林强没说什么,只是看她的眼神,多了点委屈。
陈慧敏的女儿放暑假来住。女儿22岁,比林强小3岁,见了林强,一口一个“林师傅”,客气得像外人。晚上母女俩睡一张床,女儿小声问:“妈,你真打算跟他过一辈子?他比我还小呢。”
陈慧敏摸着女儿的头发,没说话。她想起林强给她修自行车时的认真,想起他在雨夜里站在门口的样子,心里暖烘烘的。可再暖,也抵不过女儿眼里的疑惑。
林强的朋友来找他,都是些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潮牌,嘴里蹦着网络热词。他们在院子里烧烤,啤酒瓶扔得满地都是,林强跟着他们笑,笑到脸红脖子粗。陈慧敏端着洗好的水果出来,站在门口,像个局外人。有个小伙子喝醉了,拍着林强的肩膀喊:“强子,你可真行,找了个‘老嫂子’,还带房的!”
林强的脸瞬间白了,一拳挥过去:“你他妈胡说八道什么!”
那天晚上,林强蹲在院子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陈慧敏走过去,递给他一件外套:“天凉了,别感冒。”
林强抬头看她,眼里有红血丝:“陈姐,他们不懂……我不是图你的房子。”
“我知道。”陈慧敏叹了口气,“可他们说的,也是别人想说的。”
胡同里的风,好像越来越凉了。林强开始频繁地回老家,每次回去,都要住上十天半个月。陈慧敏问他家里是不是有事,他总说“没事,就是我妈想我了”。可他回来时,身上总带着股陌生的洗发水味,不是陈慧敏用的牌子。
有天,陈慧敏去胡同口的超市买酱油,作者“甜弦诗”推荐阅读《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听见两个大妈在聊天。“你看见没?林强昨天带个小姑娘回来,二十出头,长得可水灵了,跟他站一起,才像一对。”“就是说啊,陈慧敏跟他,终究是差着辈呢……”
陈慧敏拿着酱油瓶,站在原地,手脚冰凉。她想起林强最近总是对着手机笑,想起他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想起他看她时,眼里的光一点点暗下去。
林强回来时,陈慧敏正在收拾他的东西。他的工装裤、修车工具、没看完的足球杂志,被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纸箱里。“你这是……”林强愣住了。
“林强,”陈慧敏的声音很平静,“我们分开吧。”
林强的脸瞬间白了:“陈姐,你是不是听别人说了什么?我跟那个小姑娘就是……”
“跟别人没关系。”陈慧敏打断他,“是我们自己的事。你今年27,该找个跟你年纪相仿的姑娘,生个孩子,过你这个年纪该过的日子。我给不了你这些。”
她想起他们刚在一起时,林强眼里的星星;想起他蹲在地上,给她修自行车的样子。那些画面很暖,可暖过之后,剩下的,是跨不过的二十年。
林强没再说话,只是蹲在地上,抱着头,肩膀一抽一抽的。陈慧敏转过身,没看他。她怕自己一看,就舍不得了。
林强搬走那天,胡同里很安静。他没雇车,自己背着纸箱,一步一步走出胡同口。陈慧敏站在院门口,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小,首到消失在拐角。她手里攥着那个林强送她的自行车铃铛,铃铛冰凉,像她的心。
后来,陈慧敏听说,林强回了河北老家,娶了个邻村的姑娘,生了个儿子。他没再修车,跟着他爸一起开了个小超市。
陈慧敏依旧住在老房子里。她把院子里的修车棚拆了,种上了更多的月季。每到花开的时候,整个胡同都能闻到香味。有时她蹲在门口浇花,会想起林强,想起他额角的汗,想起他眼里的星星。
胡同里的老槐树又落了叶,扫街的张婶依旧把叶子往她家门口堆。“慧敏,”张婶蹲下来,帮她择菜,“听说张建军跟那个刘梅也分了,孩子没留住,服装店也关了。”
陈慧敏笑了笑:“都过去了。”
是啊,都过去了。胡同里的事,就像墙上的爬山虎,密密麻麻地长过,又会在某个秋天,悄无声息地褪去。只是心里的裂痕,不管过多久,摸上去,还是会疼。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